【摘要】第四課水往高處“走”【教學目標】知識:通過觀察、實驗,探究毛細現(xiàn)象及其特點,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毛細現(xiàn)象。技能:1、通過討論分析,能解釋生活中的毛細現(xiàn)象。2、能運用毛細現(xiàn)象的原理,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活動。情感:通過小組活動和交流,進一步培養(yǎng)合作、分享的意識【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提出價值問題1、
2024-12-05 02:04
【摘要】第18課我的風向儀教學目的要求:1、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創(chuàng)造性的制作簡易的風向儀。2、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和創(chuàng)造能力。3、使用自己的風向儀觀測風向。教學重點難點:在教師的指導下創(chuàng)造性的制作風向儀。課前準備:細木條兩根,卡紙一張,剪刀,小木塊,釘子一枚教學過程:1、
2024-12-05 07:24
【摘要】【教學內(nèi)容】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教學目標】,提出問題;會用感官對物體進行觀察,培養(yǎng)觀察能力;通過觀察初步體驗探究活動的過程。;意識到科學技術(shù)可以改進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認識各種感官的作用?!窘虒W重難點】教學重點:認識各種感官的作用,初步掌握辨別物體的方法。教學難點:觀察比較物體的相同和不同。
【摘要】8哪杯水多教材分析:《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怎么知道”是本冊教材集中體現(xiàn)“科學探究”方法理念的單元。其中“哪杯水多”一課排在本單元的第8課。編排意圖是:要求學生嘗試著把前面所學到的多種科學探究方法在本課中綜合運用,并通過多種方法的比較,進一步認識到運用工具測量比運用感官觀察更準確。學情分析學生在本單元的前四課已學習了感官
2024-11-19 23:41
【摘要】課時教學設計教學內(nèi)容太陽和影子1授課時間教學目標1、知道一天中陽光下影子變化的規(guī)律。2、懂得一天中氣溫和影子與太陽的運動有關。3、認識影子的形成及變化規(guī)律。課前分析及準備教師——課間帶領班級幾個學生給影子的位置、長短做記號分組——記錄紙,粉筆,橡皮泥。鉛筆,溫度計,白紙,尺子,指南
【摘要】主備人張澤林備課時間第5周共2次第2次課題哪杯水多課時次序【教學目標】:1、會進行假設和猜想;學會正確使用量筒;會用量筒對水及其它液體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shù)據(jù)并作簡單記錄。2、知道怎樣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使用測量工具觀察比感官更準確、更有效。3、通過測
【摘要】5給文具分類教學目標:1、使學生學會根據(jù)一定的標準給文具分類。2、了解分類在生活中的應用,知道給事物分類要依據(jù)一定的標準。3、運用學到的分類方法,選擇生活中的物體,進行分類。重點難點:學會用不同標準分類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1、課前我們對學校周圍的文具店進行了調(diào)查,通過
2024-11-19 23:40
【摘要】“3+3”課堂教學模式備課2021-2021學年度第二學期三年級科學教案備課人:劉春雨備課時間:3、7、上課時間:3、9、課題7、認識太陽課型“3+3”自主互動三維目標1、知道太陽是一個溫度很高的大火球,了解太陽的基
【摘要】課題7水溫的變化課型科學總課時2教材簡析這一課,以水溫的變化作為研究對象,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的方法收集數(shù)據(jù),整理后繪制折線圖,發(fā)現(xiàn)水溫的變化規(guī)律,體會觀察與記錄是探究事物變化規(guī)律的基本手段,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維、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并為下一階段教學中的長期觀察做好鋪墊。教學目標重點:Δ難
2024-11-19 20:45
【摘要】一、說教材。(一)教學內(nèi)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64頁第六單元《認識物體》中的《物體分類》一課。(二)教材分析本課是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初步認識,這是學生學習幾何圖形的開始。傳統(tǒng)的教學是讓學生先認識平面圖形,再認識立體圖形。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接觸物體更早、更多,他們在生活中已經(jīng)積累了許多關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感性經(jīng)驗
【摘要】《認識太陽》說課稿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大象版四年級下冊《太陽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單元的《認識太陽》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設計與策略”、“教后反思”這六方面進行說課。一、教材分析1、單元分析:《太陽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是四年級下冊的第四單元,屬于綜合探究單元。這個單元的二級目標是
2024-11-19 23:39
【摘要】第21課空氣的成分教材分析:本課是在學生認識到空氣是氣體、占據(jù)空間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認識空氣的組成,知道空氣不是一種單純的氣體,它是由不同氣體混合而成的。本課繼“空氣在哪里”之后,再次讓學生經(jīng)歷和體驗較為完整的探究空氣的過程,引導學生用觀察、實驗、思考的方法分析空氣的成分,使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愉快。教學目標:1、參利用利用簡單器
2024-12-08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