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認識礦物的性質》教案教學內容: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二課《認識礦物的性質》教學目標:1、過程與方法●會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常見的礦物,并能在觀察實驗中發(fā)現礦物的一些性質;●能夠按一定的分類標準給礦物分類;●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述礦物的性質。2、知識與技能●知道一些常見礦物在顏色、透明度、光澤、硬度、形狀等方
2024-12-05 09:53
【摘要】(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三單元它們是怎么延續(xù)后代的課題我是怎樣出生的授課日期教學內容。。,并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簡單情況。教學目標運用交流的方式獲取需要的信息。整理信息,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收集到的信息。知道人類也是通過兩性結合繁殖自己的后代。了解一些
2024-11-19 19:56
【摘要】(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四單元巖石與礦物教學資源開發(fā)工業(yè)革命推動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隨著人類的不斷開采開發(fā),一些礦產資源已面臨著枯竭。本課是在了解巖石、礦物的性質和用途的基礎上,從資源枯竭的角度來認識巖石、礦物與我們的關系,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在不斷發(fā)展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雙刃劍
2024-12-05 00:24
【摘要】A擰螺絲釘的學問和平樓小學印存平課前分析:擰螺絲釘的學問這課時是在杠桿原理,斜坡的啟示的基礎上來學習了解這一簡單機械—輪軸的。輪軸是同學們身邊常見的一種簡單機械,但同學們不知道它就是輪軸。如:門把手等。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和探究,使學生認識輪軸這個簡單機械及作用。教學從實際入手,說明簡單機
2024-11-19 21:36
【摘要】《了解土壤》教學設計及反思江蘇省如皋市磨頭小學包逢祺教學目標1、知道土壤是巖石微粒、空氣、水和腐殖質的混合物。2、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顆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和壤土三類。3、能用實驗證明不同種類的土壤滲水性和含水性不同。4、能用多種方法研究沙土和黏土的不同。5、知道不同的土壤適合種植不同的農作物。
2024-11-20 00:52
【摘要】《折形狀》說課稿一、關于教材本課是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的起始課。要求學生達到五個預期學習結果:認識常見的四種形狀;能夠識別一些物體的主要形狀;能通過實驗探究物體形狀和承受力大小的關系;知道改變物體的形狀,承受力的大小也會改變;知道改變形狀增大承受力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重點是探究物體形狀和承受力大小的關系。主體活動就是預測實驗四種紙筒的承受力。
2024-12-05 03:14
【摘要】全國中小學“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優(yōu)秀教學案例評選《國旗怎樣升上去》教案設計教案背景1、面向學生:小學2、學科:科學3、課時:14、課前準備:(1)自制課件(2)實驗材料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1、能夠通過觀察,描述滑輪構造上的特點;2、能組裝滑輪裝置進行實驗,并
2024-12-05 03:15
【摘要】課題2、怎樣移動重物備課教師任立冬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知道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利用杠桿可以省力。2、懂得杠桿的特點,了解杠桿省力的原理。過程與方法:知道杠桿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為人類祖先知道和使用機械的歷史感到自豪。勇于探索和
2024-11-20 00:49
【摘要】課題1.《什么叫機械》備課教師任立冬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知道什么是機械和機械的作用。知道簡單機械與復雜機械的區(qū)分。知道復雜機械是由簡單機械組成的,復雜機械又叫做機器。知道人類很早就開始制造和使用機械。過程與方法:*能夠通過分析,區(qū)分簡單機械和復雜機械。能夠通過對比,
2024-11-20 00:50
【摘要】2、動物怎樣繁殖后代一、預期教學結果1、指導在自然條件下,大多數動物的繁殖方式是進行有性繁殖,即經過雌雄兩性的結合生殖。2、知道動物的兩種基本繁殖方式:即卵生和胎生。3、了解一些動物的特殊繁殖方式,知道動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樣性特色。二、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了解動物的兩種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難點:收集、分析、整理
2024-11-19 19:57
【摘要】1、認識常見巖石A案教學資源開發(fā)本課是“巖石與礦物”單元的第1課。本課旨在通過運用多種方法認識一些常見的巖石,能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對巖石進行分類,初步了解巖石的形成,建立巖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學會記錄和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由此達到《科學課程標準》中制定的,讓學生意識到巖石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愿意保護巖石的目標。在本課學習
【摘要】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二次備課第1課抵抗彎曲教學目標:1、房屋、橋梁結構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彎曲。增加梁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彎曲能力。2、識別和控制變量,記錄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