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問銀河》教學設計一年級李娟一、課文簡介本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十二單元星空中的一課,內(nèi)容由一首兒童詩歌、一幅插圖、認字表、寫字表和思考題五部分組成,課文共六小節(jié),分別從名字、小動物、天氣、是否肯接納小朋友去做客四個方面提出問題,表現(xiàn)兒童天真、善良,親近大自然的天性。二、設計理念通過誦讀詩歌,展開想象,獲得
2024-11-28 17:47
【摘要】《丁丁寫字》教學設計教學內(nèi)容:禾木旁、米字旁及相關(guān)生字教學目標::理解禾木旁、米字旁表示的意思,認讀10個生字,掌握8個生字的書寫。: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和能力。:使學生體會學習生字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教學重難點:認讀生字10個,理
2024-11-28 10:27
【摘要】②水鄉(xiāng)歌一、認一認,連一連。二、我會寫。qīnghuóhéxiāngpiàn()水生()小()()村卡()三、填上合適
2024-11-28 04:03
【摘要】小學一年級語文《一粒種子》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一粒種子》原文 一粒種子睡在泥土里。它醒過來,覺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它有點渴,喝了一口水,覺得很舒服,...
2024-12-07 03:03
【摘要】教室教學目標:1、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通過充分利用自己教室的真實情境,讓學生敘述教室里物體的位置,引導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和有條理地表達。2、通過學生參與數(shù)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通過想一想、說一說,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培養(yǎng)探索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
2024-11-19 08:31
【摘要】乘車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2、通過模擬上下車的情景,使學生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含義。3、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邊擺、邊說、邊算獲得兩步式題運算順序的體驗。教學重點:使學生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含義。教學難點:通過學生親身參與活動,邊觀察、邊說、邊算,感知兩步式題的運算順
2024-12-09 08:34
【摘要】輕重教學目標:1.通過比較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2.經(jīng)歷比較的活動,增強輕重的生活體驗。3.通過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學重點:能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用不同的方法得到輕重的體驗。教學難點:探究方法的討論和歸納。教學準備:葡萄、
【摘要】高矮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16、17、18、19頁。教學目的1、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2、使學生體會到高和矮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在比較的過程中,差別比較明顯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結(jié)論;差別不明顯的,就要利用數(shù)量進行刻畫,再比較。3、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的解題策略中,選擇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方法
【摘要】前、后教學目的:1.使學生認識“前、后”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2.使學生會用“前、后”描繪物體的相對位置。3.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4.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使學生建立前、后的空間觀念。教學過程:一、情境引
【摘要】第一篇:一粒種子-《一粒種子》教學設計 一粒種子-《一粒種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讀好課文的8、9小節(jié)。 2、認...
2024-10-14 02:58
【摘要】第一篇:2015春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計劃2北師大版 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有學生69人,女生36人。在經(jīng)過了一個學期的數(shù)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jīng)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shù)學...
2024-10-24 04:25
【摘要】天上有座彩橋,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好走,太陽公公把它造.(猜一猜)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二冊??????雨過天晴,一道彩虹高高掛在天空。丁丁說,彩虹是一座神奇的橋,我想從這座橋上走過,去看看遙遠的銀河。冬冬說,
2024-12-11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