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餾 B、質(zhì)量分數(shù)為3%C A、1 Kg A、正比 D、波美表1(大氣壓)、[Cl]=( D、酸度計1用凱氏定氮法測定食品中的蛋白質(zhì),為了提高溶液的沸點而加快有機物的分解,可以加入( C、硫酸銅 ?。?、雙縮脲法 ?。?、染料結(jié)合法 ?。?、酚試劑法 ?。摹P氏定氮法多項選擇食品添加劑的作用[ ABCDE ];A.防止食品腐敗變質(zhì);B.維持并提高食品的營養(yǎng)價值;C.改善食品感官性質(zhì);D.便于食品加工;E.滿足特殊需要干式灰化的缺點[AC];A.容易造成被測成分的揮發(fā)損失;B.空白值較低;C.容易造成被測成分的揮發(fā)損失;D.處理樣品較少;E.適用范圍窄單糖的物理性質(zhì)在食品工業(yè)中有重要應用,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CDE];A.蔗糖比葡萄糖甜味感覺反應慢,甜度低;B.室溫下可利用50%濃度的葡萄糖液的滲透壓抑制微生物的生長;C.生產(chǎn)硬糖時不能完全使用蔗糖,否則不能得到堅硬、透明的產(chǎn)品;D.生產(chǎn)冰淇淋時為避免生成水晶體可加淀粉糖漿代替一部分蔗糖;E.生產(chǎn)面包、糕點時用轉(zhuǎn)化糖和果葡糖漿以保持產(chǎn)品松軟影響淀粉糊化的因素主要有[BCDE];A.結(jié)合水含量;B.淀粉顆粒;C.淀粉種類;D.pH值;E.乳化劑塑性油脂具有以下特性[ABC];A.涂抹性;B.酪化性;C.起酥性;D.吸濕性;E.保濕性火腿腸生產(chǎn)中亞硝酸鹽的用途是[BC];A.作為著色劑;B.作為發(fā)色劑;C.作為防腐劑;D.作為抗氧化劑;E.作為增香劑食品中汞的常用測定方法有[ACD];A.冷原子吸收光譜法;B.高效液相色譜法;C.原子熒光法;D.雙硫腙比色法;E.薄層層析法下列哪幾種方法適用于食品中淀粉的測定[BCE];A.堿水解法;B.酸水解法;C.酶水解法;D.比色法;E.旋光法下列維生素中屬于水溶性維生素的是[BCD];A.維生素K ;B.維生素B1;C.維生素B6;D.維生素C;E.維生素E關于食品樣品的采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DE];A.樣品應具有代表性;B.樣品應具有典型性;C.樣品應具有適時性;D.應滿足分析的精度要求;E.填寫采樣記錄1對于食品中風味物質(zhì)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DE];A.種類繁多,相互影響;B.含量甚微,效果顯著;C.風味物質(zhì)的組分大多是結(jié)構(gòu)復雜的有機物;D.多數(shù)風味物質(zhì)易變質(zhì)、易揮發(fā)或不穩(wěn)定;E.風味與風味物質(zhì)的分子結(jié)構(gòu)缺乏普遍規(guī)律。 B. 紙層析 C. 薄層層析 ( ABC )。 2. 有效碳水化合物有( ACE )。 2. 有效碳水化合物有( .ACE )。 A、辛醇B D、聽覺1測定糖液濃度應選用( B、酒精計 C、%應該逸出 C、 176。 C、加熱煮沸C D、容量法用普通比重計測出的是( B、折光法 ( D )。 ( C )。A )A、差別檢驗 B、三點檢驗C、二一三檢驗 D、五中取二檢驗最容易產(chǎn)生感覺疲勞的是( D )。A、丙酮 B、苯酚硫酸 C、硝酸硫酸 D、乙醇下列對糖果中還原糖測定說法不正確的是 DA :滴定時保持沸騰是防止次甲基蘭隱色體被空氣氧化 B :滴定終點顯示粗鮮紅色是Cu2O的顏色 C :可用澄清劑除去蛋白質(zhì)和有機酸的干擾 D :用中性乙酸鉛作澄清劑時可讓過量鉛留在溶液中(八)維生素測飲料中L抗壞血酸含量時,加草酸容液的作用是 ( B )A、調(diào)節(jié)溶液pH值 B、防止Vc氧化損失 C、吸收樣品中的Vc D、參與反應 若要檢測食品中的胡蘿卜素,樣品保存時必須在( C)使有機物分解。 )。 C、177。 ( C )A、s=n/2 B、s=/2 C、s= D、s=n/1對一試樣進行四次平行測定,得到其中某物質(zhì)的含量的平均值為20.35%,而其中第二次的測定值為20.28%,那么│ 20.28%20.35%│為( BA.四位有效數(shù)字,四位小數(shù) C.0.1%~l% ——埃農(nóng)法測糖指示劑應選用( D )。(1)使用滴定管。(2)蒸餾水(3)石油醚2脂肪測定的主要設備是(1)。(1)無色(2)黃色(3)紅色2面包食品中酸度突然增高,往往預示食品(1 )。(2)硼酸。(1)總酸度,(2)有機酸,( 3)無機酸1( 2)是測定酸度的標準溶液。(1)樣品中灰分重100/樣品重,(2)樣品重100/樣品中灰分重(3)樣品中灰分重/樣品重1001灰分按其溶解性可分為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和(1 )。(1)、水浴鍋, (2)、茂福爐, (3)、恒溫烘箱( 1 )是灰分測定的溫度指標:。A. 糖 B. 蛋白質(zhì) C. 氨基酸 D. 脂肪恒溫烘箱是( 3 )的主要設備?! 、萃取 B、沉淀 C、色譜 D、交換2蛋白質(zhì)的測定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D ?。?,它是將蛋白質(zhì)消化,測定其總含氮量,再換算為蛋白質(zhì)的含量。B D、聽覺1測定糖液濃度應選用( B、金屬電極 D、有關系,但不是簡單的正比或反比關系1要測定牛乳產(chǎn)品的相對密度,可以選用(A ) D萬有引力23℃時測量食品的含糖量, D、質(zhì)量發(fā)酵酒指含糖或淀粉原料經(jīng)過糖化后( ) A、體積 B、相對密度為20% B、質(zhì)量分數(shù)A ) A、比重計法 C、糖液濃度 ) A、相對密度為20 ) A、光在各種介質(zhì)中行進方式不同造成的 B、光是直線傳播的 C、兩種介質(zhì)不同造成的 D、光在各種介質(zhì)中行進的速度不同造成的3186。 A、%應該逸出C(其中半反應式為Cl2+2e=2Cl,EΘCl2/Cl=) A、 C、標準氫電極 )檢驗 B、味覺 C、酒精計 A、辛醇 A、經(jīng)驗 B、專家規(guī)定的時間 C、樣品是否已達到恒重 D、烘干后樣品的顏色 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測定的食品的酸度,稱為_A___。(1)將鋁合的蓋完全打開,便于水分的蒸發(fā),(2)將鋁合的蓋打開少許,以防雜物落入其中,(3)將鋁合的蓋蓋好,便于水分的蒸發(fā),某樣品水分測定時,因此樣品的水分含量是(3),(1)90%,(2)過程錯了(3)10%。(1)黃色(2)純白色(3)黑色1(1)是灰分測定樣品碳化時的步驟。(1)99%,(2)95%以上,(3) (1)和(2)都不對1優(yōu)質(zhì)的啤酒其灰分含量高于(3 )。(3)硫酸(1 )是測定酸度的指示劑。(2)無機酸。2脂肪屬(2)。(3)茂福爐2樣品包的高度應(3)是脂肪測定的技術(shù)要求。 ( B )。 10.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的硫酸液處理后的殘渣稱之( B )。 D. 大于5%下列玻璃儀器使用方法不正確的是 ( D )A、燒杯放在石棉網(wǎng)上加熱 B、離心試管放在水浴中加熱C、坩堝直接放在電爐上加熱 D、蒸發(fā)皿直接放在電爐上加熱在滴定分析中出現(xiàn)的下列哪種情況能夠?qū)е孪到y(tǒng)誤差( C B.。A、隨機性 B、典型性 C、代表性 D、適時性 %,%﹑%%﹔%﹑%%,則甲的相對誤差和平均偏差為( B ) A、%% B、%%C、%% D、%%,分別為 ( A )A、。A.絕對偏差 A. SB/T B. QB C. GB D. DB1下面對GB/T 1366292代號解釋不正確的是(B )。 A :校正儀器 B :對照試驗 C :空白試驗 D :回收率試驗2精密度與準確度的關系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A :精密度與準確度都是表示測定結(jié)果的可靠程度 B :精密度是保證準確度的先決條件 C :精密度高的測定結(jié)果不一定是準確的 D :消除了系統(tǒng)誤差以后,精密度高的分析結(jié)果才是既準確又精密的 2下列分析方法中屬于重量分析的是 CA :食品中蛋白質(zhì)的測定 B :埃農(nóng)法則測定食品中還原糖 C :萃取法則食品中柤脂肪 D :比色法測食品中Pb含量下列關于偶然誤差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CA :偶然誤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 B :偶然誤差中大小相近的正負誤差出現(xiàn)的概率相等(當測定次數(shù)足夠多時) C :偶然誤差只要認真執(zhí)行標準方法和測定條件是可以避免的 D :偶然誤差中小誤差出現(xiàn)的頻率高(二)水分測定水分時,稱取的樣品平鋪稱量瓶底部的厚度不得超過( C )A、3mm B、6mm C、5mm D、10mm食品分析中干燥至恒重,是指前后兩次質(zhì)量差不超過 ( A )A、2毫克 B、 C、 D、糖果水份測定選用減壓干燥法是因為糖果 ( C )A、容易揮發(fā) B、水分含量較低 C、易熔化碳化 D、以上都是 常壓干燥法測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時,選用干燥溫度為 ( A )A、100~105℃ B、105~120℃ C、120~140℃ D、>140℃可直接將樣品放入烘箱中進行常壓干燥的樣品是(B )A、果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