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2 頁 共 19 頁 布耶鹽湖首次發(fā)現(xiàn)了富含胡蘿卜素且嗜寒性優(yōu)良的扎布耶鹽藻 ,但因研究力量薄弱 ,未能進一步引種推廣。且在醫(yī)學上的其他方面也 有重要應(yīng)用 。但是化學合成的 β胡蘿卜素不可避免地帶有副產(chǎn)物。有性生殖為同配結(jié)合。Mo 80μg/L、 B 4mg/L。 所以 在 鹽藻的培養(yǎng)過程中 ,不僅應(yīng)注意單一元素的濃度,而且要考慮元素之間的平衡,同時還需注意它們之間的互作效應(yīng),以便收到最佳的效果。Mo 60μ g/L、 B 2mg/L。Mo 60μ g/L、 B 4mg/L。 關(guān)鍵詞: 鹽藻 硼 鉬 物質(zhì)積累 畢業(yè)設(shè)計(論文)外文摘要 Regulation of B and Mo on Growth and Material Accumulation of Dunaliella salina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B and Mo on growth and material accumulation of Dunaliella salina at 9 different groups(Mo 40μg/L、 B 2mg/L。Mo 80μg/L、 B 6mg/L).The results showed B and Mo are the necessary elements to the growth and Material Accumulation of Dunaliella Salina. In the given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two binations, only this bination (B: 6mg/g, Mo: 60ug/L) is the optimum condition to the growth of Dunaliella salina and material accumulation of βcarrot and protein in the culture medium. The contain of βcarrot and protein of the solo cell in this condition(Mo 60μg/L、 B 6mg/L) is the lowest of all, and in that condition(Mo 40μg/L、 B 6mg/L), the contain of βcarrot and protein of the solo cell is the relativ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during the cultivation of Dunaliella Salina,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solo element but also to the balance of every element and their influence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chieve the perfect result. Keywords: Dunaliella salin。生長于海水及咸水湖、鹽湖等高鹽環(huán)境下 ,是耐鹽性強的單細胞藻類。其中有些甚至對人體有害,遠不能滿足人類的要求。 因此 , 鹽藻被認為是一種大有發(fā)展前途的經(jīng)濟作物 。 1986 年天津輕工部制鹽所在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援助下引入藻種 ,成功的實現(xiàn)了 β 胡蘿卜素的工廠化生產(chǎn)。缺硼還可增強核酸酶、蛋白酶和果膠酶等酶的活性,導(dǎo)致核酸、蛋白質(zhì)、果膠等分解加快,從而加速植物細胞的衰老和死亡。硼的間接作用可能與花蜜中糖量增高 及其組成的變化有關(guān),使蟲媒植物的花對昆蟲更有吸引力。吲哚乙酸只在維管植物中形成,它參與木質(zhì)部導(dǎo)管的分化。硼能促進葡萄糖 1磷酸的循環(huán)和糖的轉(zhuǎn)化。 硼在綠色植物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它 也應(yīng)該對 綠色藻類鹽藻 的生長及代謝產(chǎn)物的積累有相當重要的影響。硝酸還原酶是誘導(dǎo)酶,硝酸鹽濃度高誘導(dǎo)硝酸還原酶活性提高。傳遞 1個電子給氮分子可使其還原為氨分子,同時鎂 ATP還原生成鎂 ADP和無機磷酸鹽。葉肉脫落殘缺或發(fā)育不全。 4H2O 天津市化學試劑三廠 硫酸鎂 MgSO4 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 硫酸銅 CuSO4 上海化學設(shè)備采購供應(yīng)站 硫酸鐵 FeSO4 7H2O mg, CuSO4 mg, NaCl 216g,NaHCO3 g,均加入混合液中加水至 1500 ml,調(diào) PH 至 ~ 。 F瓶 Mo 60μ g/L、 B 6mg/L。先作出吸光度與細胞密度的關(guān)系曲線,然后測定培養(yǎng)液在 450nm 處的吸光度,以此確定培養(yǎng)液中鹽藻細胞密度。根據(jù)下列公式計算藻液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并根據(jù)藻液中的細胞密度計算出單個細胞內(nèi)蛋白質(zhì)含量: 蛋白質(zhì)含量 ( mg 這因為 硼 與 核酸酶、蛋白酶和果膠酶等酶的活性 以及糖的運輸有關(guān) , 所以缺硼 鹽藻中 可導(dǎo)致核酸、蛋白質(zhì)、果膠等分解加快和糖的運輸受阻從而加速細胞的衰老和死亡,但是過多的硼會影響 細胞 對鈣、鐵等元素的吸收,所以多硼反而會抑制鹽藻的生長 ;當鉬濃度為 60μ g/L 時,硼元素的濃度 在 6mg/L 時鹽藻的細胞密度 明顯大于 硼 2mg/L 和4mg/L 時的鹽藻細胞密度 , 且 硼 在 2mg/L 和 4mg/L 時兩組 的 差異不 大 , 原因可能是在鉬濃度為 60μ g/L 時, 2mg/L 和 4mg/L 的硼濃度過低造成的不利于細胞生長 。 當鉬的濃度為 40μ g/L 時 , 培養(yǎng)液中 β 胡蘿卜素 含量 硼元素密度 在 2mg/L 和 4mg/L時明顯高于 6mg/L, 但是 前 兩組 的差異不大。 硼和鉬對 細胞 中 β 胡蘿卜素 積累的調(diào)控 計算出培養(yǎng)液中 β 胡蘿卜素 含量后 , 通過公式可得到單個 細胞 中 β 胡蘿卜素 含量 ,從而可以看出 不同濃度的硼和鉬對 鹽藻細胞 中 β 胡蘿卜素積累 的 調(diào)控 作用,結(jié)果見圖 3。原因是 鉬的濃度為 60μ g/L 時, 2mg/L 和 4mg/L 的硼濃度過低不利于培養(yǎng)液中蛋白質(zhì) 的積累 ; 當 鉬的濃度為 80μ g/L 時,隨硼元素密度由 2mg/L 升到 8mg/L 時, 三組數(shù)據(jù)差異不大,這可能是實驗的誤差造成的。 505560657075808540 60 80Mo濃度:μg/L細胞中蛋白質(zhì)含量(pg/cell)B 2mg/LB 4mg/LB 6mg/L 圖 5 硼和鉬對鹽藻 單個細胞中蛋白質(zhì) 積累的影響 各組藻液培養(yǎng)液中蛋白質(zhì)含量的數(shù)據(jù)經(jīng) SPSS 軟件單因素處理得 F= (8,18)=,說明實驗結(jié)果差異 不 顯著。 本試驗中 在硼濃度為 6mg/L 、鉬濃度為 60μ g /L 的組合最適合鹽藻 細胞生長、培養(yǎng)液中 β 胡蘿卜素的積累和培養(yǎng)液中蛋白質(zhì)的積累 , 而硼濃度為 6mg/L 、鉬濃度為 40μ g /L 的組合最不適合鹽藻細胞生長以及培養(yǎng)液中代謝物質(zhì)的積累。 淮海工學院二○○七屆畢業(yè)設(shè)計(論文) 第 14 頁 共 19 頁 致 謝 本次實驗中 首先感謝 郭金耀 老師 給予我的支持和鼓勵, 只有在 郭 老師的正確指導(dǎo)我 才會順利的完成實驗。 10(1): 86~90. [20] 蔡曉布,張格杰.雙低油萊的磷鉬營養(yǎng)效應(yīng)研究 [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2(1):65~68. [21] 郝建欣,孫鈺,叢威,蔡昭鈴.鹽藻生長過程中氮磷利用與色素積累 [J]. 海洋科學,2020, 27(2): 41~44 [22] 陳晗華,錢凱先.氮、磷對鹽藻生長及其 β 胡蘿 卜 素積累的影 響 [J] . 浙江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 1997, 31(6): 731~736 [23] 郭金耀 ,楊曉玲 .鉬對鹽藻生長與物質(zhì)積累的調(diào)控作用 .鹽業(yè)與化工 . 2020,36(1):27~30. [24] 韋劍鋒 ,韋冬萍 ,何燕文 . 噴施鈣硼對龍眼葉片和果實礦質(zhì)營養(yǎng)狀況的影響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 .2020,20(1):77~80. 淮海工學院二○○七屆畢業(yè)設(shè)計(論文) 第 17 頁 共 19 頁 附錄 A 實驗原始數(shù)據(jù): 表 a 鹽藻培養(yǎng)液細胞密度測定記錄( A450) 表 b 鹽藻培養(yǎng)液 β胡蘿卜素含量測定記錄( A450) 編號 A B C D E F G H I 鉬酸銨 μg/L 40 40 40 60 60 60 80 80 80 硼酸 mg/L 2 4 6 2 4 6 2 4 6 重復(fù) 1 重復(fù) 2 重復(fù) 3 平均 β胡蘿 卜素含量 表 c 鹽藻培養(yǎng)液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記錄 編號 A B C D E F G H I 鉬酸銨 μg/L 40 40 40 60 60 60 80 80 80 硼酸 mg/L 2 4 6 2 4 6 2 4 6 重復(fù) 1 (280nm) 重復(fù) 2 (280nm) 重復(fù) 3 (280nm) 平均 重復(fù) 1 (260nm) 重復(fù) 2 (260nm) 重復(fù) 3 (260nm) 平均 蛋白質(zhì)含量 編號 A B C D E F G H I 鉬酸銨 μg/L 40 40 40 60 60 60 80 80 80 硼酸 mg/L 2 4 6 2 4 6 2 4 6 重復(fù) 1 重復(fù) 2 重復(fù) 3 平均 密度 淮海工學院二○○七屆畢業(yè)設(shè)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