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節(jié)繁簡不一,但目的都一樣—幫助作者更為成功地投稿,使論文發(fā)表過程更為簡捷而有效。如果被拒絕的論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錯誤,而是重要性或創(chuàng)新性不夠,作者在仔細考慮了審稿人的意見,認真修改文稿后,是可以寄給影響因子較低的學術刊物的。對自己認為是不正確的意見,要極其慎重和認真地回答,有理有據(jù)地與審稿人探討。我認為創(chuàng)新可以這么劃分吧,革命性創(chuàng)新、革新性創(chuàng)新、理論性創(chuàng)新或技術性創(chuàng)新、實驗上創(chuàng)新。介詞比如in和on的混用,還有of和with的混用,對比語句主要是將A和B兩事物,比如實驗結果做對比、比較或并列,但出現(xiàn)了語法錯誤,長句雜糅主要體現(xiàn)在一些從句中,比如定語從句、非限制定語從句等缺少必要的主語、謂語或者其它句子成分。我就覺得這個作者文獻還是看少了,特別是理論性的東西,所以他下錯誤結論。接著應該討論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釋自己的研究發(fā)現(xiàn),以及本研究有什么意義?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結果證明不了什么,防止讀者得出過度、不實的結論。創(chuàng)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審稿人抓住把柄。一些顯而易見的知識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敘述性的語言來描述。科技期刊涉及專業(yè)多,英文更是不易掌握,各行各業(yè)甚至表達方式、遣詞造句都有區(qū)別。主要是定冠詞the易被漏用。一篇摘要很短,盡量不要隨便混用,更不要在一個句子里混用。涉及到公認事實、自然規(guī)律、永恒真理等,當然也要用一般現(xiàn)在時。(2)摘要:與結論不重復,體現(xiàn)整個文章的結論和思想,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和應用等。例如: The fabrication of …。它可以包括三個組成部分①點明主題,解析文章或書籍的目的或意圖;②介紹主要內容,使讀者迅速了解文章或書籍的概貌;③提出結論或建議,以供讀者參考。摘要通常多采用第三人稱撰寫。通常國際刊物要求所要刊登的文章字數(shù),包括摘要部分不超過1萬字。論文摘要的重點應放在所研究的成果和結論上。摘要應做到簡明扼要,切題,能獨立成文,使讀者能準確地了解書籍的要義。陳述型論文摘要(Descriptive Abstract)一般只說明論文的主題是什么,多半不介紹內容。題目一般不應是陳述句,因為題目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目具有判斷式的語義;況且陳述句不夠精練和醒目,重點也不易突出。具體地講,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結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過去時描述的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往往是尚不能確認為自然規(guī)律、永恒真理的,而只是當時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過程也明顯帶有過去時間的痕跡。事實上,在指示性摘要中,為強調動作承受者,還是采用被動語態(tài)為好。例如:The authorfabricated a new...The machine is operated with solar ,要注意區(qū)分a和an,如an X 。參考文獻選取要有代表性,除非那種特殊專業(yè),我覺得參考文獻不要參考會議的文章,尤其那些不知名的會議文章引用。一方面要把該領域內的過去和現(xiàn)在的狀況全面的概括總結出來,不能有絲毫的遺漏,特別是最新的進展和過去經典文獻的引用。(4)討論:這部分主要描述研究課題的具體內容、方法,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設備、儀器、條件,并如實公布有關數(shù)據(jù)和研究結果等。合理解釋每一個參數(shù),合理說明每一個步驟。比方說,1,2,3,4條曲線不同尺寸(1mm,2mm,3mm,4mm)出現(xiàn)軌跡差不多,但是第5條曲線(5mm)在x軸前半部分和其它四條軌跡差不多,但x軸后半部分曲線確異常,作者只是給出結果,但沒解釋,我審稿時就提出,怎么解釋5mm的曲線后半部分與其它四條曲線不同,那6mm的曲線又會是什么樣子?5mm是一個關鍵尺寸么?所以在畫實驗數(shù)據(jù)圖時,特別注意異常點和異常曲線,要解釋異常的原因,如果涉及到尺寸的曲線,還要考慮關鍵尺寸或者臨界尺寸。所以為了那種感覺,多多努力:)。,總結審稿意見,找出自己工作不足,再補充數(shù)據(jù)、理論、提高寫作等。第一類拒絕是一種“完全的拒絕”,主編通常會表達個意見,對這類文章永遠不愿再看到,再寄送這類文章是沒有意義的。,比如畫圖軟件,模擬軟件、計算仿真軟件等。(2)加快審稿過程??萍颊撐耐话愕目萍嘉恼掠泄餐?,具有準確、鮮明、生動的特點,但作為科技論文,它又有自身的特殊屬性。8,按研究的方式和論述的內容可對科技論文分六類。創(chuàng)造性主要體現(xiàn)在:別人未研究過或很少涉足—題目要新穎。序或前言(必要時)。必要時需在括號中注明全稱,也盡量少用特殊字母和希臘字母。第四章摘要部分1,摘要的結構要素主題闡述(topic Specification)、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目的陳述(Purpose Statement)方法論和語料(Methodology and Date)、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Results/Findings)和研究所帶來的啟示/結論(Implication/Conclusions)2,有關摘要的問題分析(1)這篇論文研究的主題/范圍是什么?(2)作者提供了哪些背景信息?(3)本研究的目的是什么?(4)研究是怎樣進行的?(5)有哪些主要研究發(fā)現(xiàn)?(6)研究所帶來的啟示包括哪些?3,摘要主要有以下四種:。3)概述實驗程序、方法和主要結果時,通常用現(xiàn)在式。第五章引言部分1,引言的主要任務是向讀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內容和輪廓。2)如實評述,防止吹噓自己和貶低別人3)尊重科學,不落俗套當然,必要時引言中可以交待方法和結果等可以供哪些人、干什么作參考。(2)動詞時態(tài),原則1:當作者引用某人過去某個時間所做過的某一項具體的研究時,:在概括或總結某一研究領域里所做過的一些研究時,用現(xiàn)在完成時。思維形式是演繹推理;反證從反面來證明論點,如數(shù)學上的反證法。第七章結論部分1,結論與引言相呼應,同摘要一樣,其作用是便于讀者閱讀和為二次文獻作者提供依據(jù)一般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歸納性說明研究結果或發(fā)現(xiàn)結論性說明結果的可能原因、機理或意義前瞻性說明未解決的問題有總結和小結之分2,內容要點如下:1)本研究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得出了什么規(guī)律性的東西,解決了什么理論或實際問題;2)對前人有關本問題的看法作了哪些檢驗,哪些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做了哪些修正、補充、發(fā)展或否定;3)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或遺留問題 3,結論部分常用句型1.結果提示…: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2.結果支持或反對某種觀點: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idea that…;These results fail to support the idea that…3.表示觀點的確定或不確定性: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It is likely/unlikely that …4.具有…意義:Be of great(some/little/no)clinical significance in…to …5.前瞻性說明:…remain to be further studied;It is remains to be proved that …6.插入語:This is the first case of pancreas ,在“結論”中作者應清楚、簡潔地敘述自己研究的主要認識或論點,其中包括最重要的結果、結果的重要蘊含、對結果的說明或認識等。3。(二)對于常寫英文文章的朋友來說,當然應當先寫前言部分,甚至在動手做實驗之前把這部分寫好,這部分其實就是一個小綜述加上自己的實驗計劃綜合而成。前言要反映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而discussion中則要提高到一定理論高度(是否也可以提出一些在實驗中不足之處,比較困惑的問題?)經歷了最初的“超級模仿秀”以后,終于找到了一點寫E文的感覺。因而開展對X的應用研究極為必要。A發(fā)現(xiàn);B發(fā)現(xiàn)。即使按最小的量來算,差不多就是一篇摘要濃縮成一句話或一個分句,這應該是可以辦得到的。in addition, whether can be pleted on schedule, submittal is smooth, is conducive to the respondent, these are to consider and these studies, there is a great help for my thesis talked about the usual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 and improvement of artistic acplishment, not only to write and develop the good habit of making notes, also to expand knowledge, a large number of areas of writing there is no shortcut, only step by step to recognize conscientiously to plete, the lines of the condensation between tutor and the author39。通過對研究生階段的這門科技英語論文寫作課程的學習,讓我認識到雖然自己已經經歷過從中學到大學的十多年的英文學習,對英文這門語言來說也算是有課一定的掌握,但面對科技論文的寫作時發(fā)現(xiàn)其有著自己的一套詳細而又獨特的寫作方法,面對這種新穎的寫作特點,既覺得新奇有感覺到了有點難受,特別是當面對最后的大作業(yè)中文文獻翻譯成英文時候,深深的感受到其翻譯中給我?guī)淼钠D難。在課堂的結束階段,老師又對以往大家在英文科技論文寫作中經常遇到的各種問 題與錯誤進行了總結和指導,讓我對今后使用英文對科研類文章的撰寫有了更大的信心。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都主動和大家交流互動,引導大家的思維開放,用自己積累的方式與單詞將一句話表達清楚,整個過成讓人心情愉悅,輕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