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時跟蹤檢測(十九)東海之大樂一、基礎(chǔ)知識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B.而受氣..于陰陽C.不足以極其..深D.東面..而視解析:選AA項,認為。與現(xiàn)代漢語同。B項,“受氣”,稟受自然之氣,現(xiàn)指遭受欺侮。C
2024-11-16 02:53
【摘要】第二單元檢測(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一、基礎(chǔ)知識(16分)1下列每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相同的一項是()(3分).足/笑靨.庠.序/佯.裝養(yǎng)生喪.死/喪.家之犬.出/謚.號期.年/假期.千乘.之國/乘.人之危覲./謹.慎
2024-11-16 03:12
【摘要】課時跟蹤檢測(十六)有無相生一、基礎(chǔ)知識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長短相形.形:形狀B.自伐.者無功伐:討伐C.其脆易泮.泮:岸,水邊D.柔弱者生之徒.徒:同類解析:選DA項,“形”,比較;B項,“伐”,夸耀;
【摘要】2020/12/2412020/12/2422020/12/243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是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亞圣”。孟子生于戰(zhàn)國諸侯混戰(zhàn)最激烈的時期,他提出“民貴君輕”、反對“霸道”,提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繼承和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夠在諸
2024-11-17 18:29
【摘要】整體感知“四心”“四端”“四德”?思考一:在孟子看來,作為“人”,我們每個人都已經(jīng)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fā)端,那么,我們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fā)端,是不是就已經(jīng)具備了“仁義禮智”這四種品德了?縱觀全文,孟子認為,怎樣才能達到“仁義禮智”的境界??——不是?!啊柿x禮智’四種發(fā)端”并不等于
2024-11-19 18:25
【摘要】課時跟蹤檢測(二)當仁,不讓于師一、基礎(chǔ)知識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仲尼豈賢于子乎B.道之斯行C.小人學道則易使也D.亡之,命矣夫解析:選BB項中的“道”通“導”。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夫子哂.之(微笑)比.及三
【摘要】課時跟蹤檢測(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基礎(chǔ)知識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問知。子曰:“知人?!盉.舉直錯諸枉C.鄉(xiāng)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D.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解析:選DA項,“問知”的“知”,通“智”;B項,“錯”通“措”;C項“鄉(xiāng)”通
【摘要】課時跟蹤檢測(九)王何必曰利一、基礎(chǔ)知識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注音與釋義,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說.(shuō,勸說)之將何如B.利與善之間.(jiàn,距離、差別)也C.孳孳為.(wèi,為了)利者D.愿聞其指.(zhǐ,指導)解析:選BA項,“說”
【摘要】一、教學要求1.引導學生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哲學思想。2.引導學生掌握本文藝術(shù)特色,進而了解孟子散文的風格和特點。二、學習要點掌握關(guān)于作者的基本文學常識。掌握古文中部分詞語及的用法。詞語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斷句、疑問句等。體會孟子的譬喻論證。成語“揠苗助長”在本文中的作用。了解本文時代背景,并體會孟子的思想
2024-11-19 17:29
【摘要】第六、七單元檢測(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一、基礎(chǔ)知識(12分,每小題3分)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篡.(cuàn)不憚.(dàn)所恃.(zhì)黧.黑(lí).外(rǎng)譬.若(pì)決
【摘要】一、兼愛一、語基落實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篡.(cuàn)不憚.(dàn)慈.孝(chí).弱(zhí)侮.貧(wǔ)敖.賤(ào).起(wù)焚.舟(fén)牂
2024-11-15 11:12
【摘要】《論語》選讀八周而不比字詞檢查:一、重要字詞: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朋友數(shù),斯辱矣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二、一詞多義群而不黨忠告而善道之各于其黨道之以政
2025-07-17 22:29
【摘要】第一篇:語文:《鄭人有且買履者》教案(人教選修之《先秦諸子選讀》) 《鄭人有且買履者》教案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濫竽充數(shù)》、《老馬識途》、《買櫝還珠》、《鄭人買履》、《扁鵲治病》、《宋人...
2024-10-28 18:34
【摘要】先秦諸子選讀:《論語》選讀第一單元第一課: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關(guān)于《論語》《論語》,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guān)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內(nèi)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談論,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資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墩撜Z》共20篇,每篇
【摘要】論語全文注釋、翻譯【本篇引語】《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墩撜Z》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秾W而》一篇包括16章,內(nèi)容涉及諸多方面。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疇?!驹摹?·1子曰①:“學②而時習③之,不亦說④乎?有朋⑤自遠方來,不亦樂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慍⑧,不亦
2025-08-02 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