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識點一:文言實詞梳理比①等到比至陳。(《陳涉世家》)②類比每自比于管仲。(《隆中對》)③靠近其兩膝相比者。(《核舟記》)鄙①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zhàn)》)②見識短淺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兵①兵士行收兵。(《陳涉世家》)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出師表》)并①一起骨已盡矣
2025-06-29 00:43
【摘要】中小學課件課內重要文言文閱讀中小學課件【命題規(guī)律】1.順暢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的句讀,主要考查學生閱讀的能力。2.理解常用的實詞和虛詞。重點考查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等。3.翻譯句子。重點考查對文言句式的掌握情況。4.了解課文所蘊含的觀點和思想感情。
2024-11-19 11:59
【摘要】高考文言文實詞虛詞總結(共10篇):實詞虛詞高考文言文高考文言文實詞120個高中語文虛詞實詞整理高中文言300實詞虛詞篇一:高中語文文言實詞與虛詞總結文言實詞1-愛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3齊國
2024-11-05 16:35
【摘要】初中重點150個文言實詞序號例詞詞義例句出處1比①并列,靠近②比較,相比③及,等到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核舟記(七上)捕蛇者說(九下)王顧左右而言他(七下)陳涉世家(九下)2鄙①邊疆,邊遠的地方②淺陋,無知,見識短淺蜀之鄙有二僧
2025-08-03 00:58
【摘要】中考14個文言虛詞歸納一、之1、代詞。相當于“他(她、它)們”、“它”、“這”等。問所從來,具答之?!?,指桃花源中的人,相當于“他們”?!短一ㄔ从洝凡偕咧衤勚!拢赣薰粕?,可譯作“這件事”。《愚公移山》婦拍而嗚之?!?,他?!犊诩肌穼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代詞,指學過的知識)(《論語.》)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代人。他,指曹劌。)(《曹劌論戰(zhàn)
2025-05-11 22:54
【摘要】中考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匯總 初中階段常見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種:判斷句、倒裝句、省略句、被動句。 一、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系的句子,叫判斷句。 ...
2025-04-02 02:15
【摘要】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舉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1.【而】(一)用作連詞。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
2025-08-04 00:33
【摘要】第一篇:文言文虛詞復習教案及18個虛詞逐一精析 文言文虛詞復習及18個虛詞逐一精析 文言虛詞在高考語文測試中的能力層級為B,《考試說明》對其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18個)。...
2024-11-09 05:55
【摘要】高中文言文160個常見文言實詞用法示例序號例詞詞義例句出處1哀①悲傷,悲痛②聲音凄清尖銳③傷悼,為...哀傷④同情,憐憫⑤哀嘆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君將哀而生之乎。杜鵑啼血猿哀鳴。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阿房宮賦秦晉殽
2025-08-05 18:05
【摘要】 2019年初中文言文實詞虛詞積累 一、那些年,我們與文言文一起走過的彎路 ,有的學生因為學習思路、方法等方面的問題,付出了太多的精力,花費了過多的學習時間。 ,產生...
2024-12-05 22:10
【摘要】《惠州一絕》《論語》六則《出師表》1《陳涉世家》《岳陽樓記》《鳥鳴澗》《曾子之妻》《扁鵲見秦武王》《出師表》2《捕蛇者說》《誡子書》《孔子過泰山側》丁蜀二中語文組許曙峰惠惠州一絕羅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
2024-11-06 21:37
【摘要】中考文言文120實詞整理實詞例句詞義出處徹日光下徹,影布石上穿透《小石潭記》道伐竹取道,下見小潭路,途《小石潭記》伐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2025-06-07 14:06
【摘要】中考常用文言文虛詞整理一、之(一)代詞(1)作人稱代詞,可以代人,代人多為第三人稱,譯作“他(她)(他們)”。如:①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②陳勝佐之,并殺兩尉。(《陳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十則》)(2)指示代詞,指代事物,可譯作“它(它們)”?;蛑弊g事物名稱。①學而時之,不亦說乎?(《論語>
2025-08-05 00:03
【摘要】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1.【而】(一)用作連詞。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2.表示遞進關系??勺g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3.表示承
2025-08-04 00:32
【摘要】第1頁共19頁-1-中考文言文120實詞整理實詞例句詞義出處徹日光下徹,影布石上穿透《小石潭記》道伐竹取道,下見小潭路
2025-02-03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