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譚嗣同一、教學目標(一)學習譚嗣同熱愛祖國敢于為革命舍身取義的崇高品質(zhì),認識這一人物思想上的局限性。(二)學習課文運用多種手法刻畫人物和記敘、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二、難點、重點分析(一)本文的結(jié)構(gòu)層次是怎樣的?分析:全文共有四段,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譚嗣同奉召入京,參預新政,未滿十日,便發(fā)生政變。
2024-12-04 17:45
【摘要】六一居士傳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常用“謫”“更”“置”“疾”“走”“勝”等常用實詞和虛詞“以”“之”的用法,理解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2、了解賦的文體特點,情感表達的方式以及文章結(jié)構(gòu)安排方面的縱深和開闊。3、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2025-11-11 01:33
【摘要】《方山子傳》學案一、蘇軾生平及成就(第二教材P31、P59)1、生平:思想雜儒釋道;新舊黨爭;全才文學家;蘇軾,唐宋八大家之一。父、弟三人合稱“三蘇”。字,一字,號,追謚,著有《》。2、
2024-12-09 05:19
【摘要】馬鈞傳一、教學要求:1.掌握文言知識。2.從馬鈞革新和發(fā)明的事例中,理解馬鈞身上刻苦鉆研的實踐精神。二、教學重點:1.文言字詞的正確運用。2.正確認識傳主身上美好的精神品質(zhì)。三、教學難點:聯(lián)系當今社會,深刻地理解馬鈞的實踐精神。三、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學生置疑,掌握文言知識,疏通課文內(nèi)容。一、圖片導入
【摘要】認識磁場【問題】萬有引力、庫侖力和磁力都不是通過直接接觸(如推或拉)而引起的。那么,這些物體之間是怎樣進行相互作用的呢?電荷q1電荷q2電場物體m地球M引力場磁體1磁體2磁場一、磁場初探:——電流能夠產(chǎn)生磁場。①磁場對處于場中的磁體有力的作用。
2025-11-09 00:14
【摘要】1了解靜電現(xiàn)象及其應(yīng)用學習目標2設(shè)計實驗探究起電的方法及特點3知道電荷量及其單位4理解電荷守恒定律重點重點靜電根據(jù)廣東省防雷辦不完全統(tǒng)計,從1995年至2020年,廣東一共有雷災實例近。雷擊傷亡人數(shù)1500人,經(jīng)濟損失12億多元,事故包括了雷擊導至信息系統(tǒng)癱瘓,證券
2025-11-10 16:27
【摘要】14蘇武傳(節(jié)選)走近作品基礎(chǔ)練習班固班固(32—92),字孟堅,東漢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人,史學家、文學家。少年時就能作文誦詩賦,長大后博覽群書。歷時21年,撰寫《漢書》,詳盡記載了西漢一朝的史事。班固擅長作賦,撰有《兩都賦》《幽通賦》等。走近作品基礎(chǔ)練習
2025-11-08 14:36
【摘要】披文握武,建中興宙宇,載青史圖書。功成卻被權(quán)臣妒,正落奸謀。閃殺人望旌節(jié)中原士夫,誤殺人棄丘陵南渡鑾輿。錢塘路,愁風怨雨,長是灑西湖。“閃殺人”句:言中原淪陷區(qū)的人民日夜盼望宋師北伐,恢復中原。閃殺,拋棄,拋撇。士夫:泛指人民。棄丘陵:拋棄祖宗的墳墓。鑾輿:皇帝的車子,代指皇帝。此句言宋高宗趙
2025-11-09 09:23
【摘要】
2025-11-09 09:19
【摘要】張可久散曲二首張可久(約1280一約1348),名可久,號小山。一生坎坷,四十歲前為功名奔波,后曾為紹興路吏。七十多歲尚迫于生計,為昆山幕僚。張可久為元代創(chuàng)作散曲最多的作家(小令853,套數(shù)9),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盛贊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有不食煙火之氣,真可謂不羈之才?。李開先《喬夢符小令序》:?元之張(可久)、喬(吉
2025-11-08 19:40
【摘要】一個消逝了的山村馮至評價?李廣田曾對馮至的散文做出過很高的評價:“又如馮至先生,他近年來寫了若干散文,實在都是詩的,那么明凈,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見出崇高,在樸素文字中見出華美,實在是散文中的精品。”?司馬長風在《中國新文學史》這樣評價馮至:“無論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廣
2025-11-08 12:30
【摘要】3電場強度第一章靜電場腳踢球,腳對球的力直接作用在球上.例如:?接觸力:壓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等?非接觸力:萬有引力(重力),磁力,庫侖力等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有的需要通過接觸擠壓;有的則不需要。磁力的傳遞是通過磁場,萬
2025-11-09 00:15
【摘要】蘇武傳《漢書》漳州一中黃安娜李娜顛峰之作——《蘇武牧羊》春草年年綠綠了千年牧歌悠悠唱唱遍草原有一支歌也唱了千年奶奶唱給爸爸爸爸唱給我我唱在心間蘇武留胡節(jié)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歷盡
2025-11-08 20:06
【摘要】教學目標:1.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進一步提高文言閱讀能力。2.了解傳主馬鈞的人生經(jīng)歷及主要成就,從中汲取精神力量。3.體會本文作為史外傳的特點,學習傳記洞察人物世界的獨特方式與表達技巧。教學安排:第一課時(1)導入★大家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嗎?(明確:它叫指南車。指南車是中國古代用于指示方向的一種
2025-11-10 18:02
【摘要】[法國]羅曼·羅蘭著傅雷譯貝多芬傳羅曼·羅蘭(1866~1944)法國作家、音樂學家、社會活動家。初期創(chuàng)作了四部劇本,他原想建立起一種不是供少數(shù)人消遣而是為群眾提供精神參照的“人民戲劇”。后轉(zhuǎn)向傳記寫作,寫成了關(guān)于貝多芬、米開
2025-11-10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