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例 2 實驗室用乙酸、乙醇、濃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熱蒸餾后,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上面得到無色油狀液體,當振蕩混合時,有氣泡產生,原因是 ( ) A .產品中有被蒸餾出的 H2SO4 B .有部分未反應的乙醇被蒸餾出來 C .有部分未反應的乙酸被蒸餾出來 D .有部分乙醇與濃硫酸作用生成乙烯 【思路分析】 根據(jù)反應物乙酸、乙醇及生成物乙酸乙酯的性質,分析產生氣泡的原因。 答案: A 2 - 3 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乙醇、乙酸都可以與 C u O 反應 B .乙酸、乙酸乙酯都能與燒堿溶液反應 C .制乙酸乙酯時,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濃硫酸中 D .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都可發(fā)生取代反應 解析: 乙醇與 C u O 的反應為 CH3CH2OH + C u O ―― →△CH3C HO + Cu + H2O ,乙酸與 C u O 的反應為 2C H3C OO H +C u O == = ( C H3C OO )2Cu + H2O , A 對;乙酸與燒堿溶液能發(fā)生中和反應,乙酸乙酯與燒堿溶液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B 對;制取乙酸乙酯時,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濃硫酸,最后加入乙酸, C 錯;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應、乙酸乙酯的水解反應都屬于取代反應, D 對。 解析: 制備乙酸乙酯的反應中濃硫酸既作催化 劑又作吸水劑( 吸收水促使平衡右移 ) ,提高反應產率。 3 .對比明確油脂 “ 三化 ” 油脂中的 “ 三化 ” 是指氫化、硬化、皂化,氫化是指不飽和油脂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飽和油脂的反應;通過氫化反應后,不飽和的液態(tài)油轉化為常溫下為固態(tài)的脂肪的過程稱為硬化;皂化是指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鹽與甘油的反應。 海南卷 ? ( 雙選 ) 下列有關物質水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 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多肽 B .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C .纖維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 D .油脂水解產物之一是甘油 解析: 本題考查糖類、油脂、蛋白質的水解反應。待試管甲中的溶液冷卻后再進行后續(xù)實驗。 ( 5) 下列結論合理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 ) 。如果實驗時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則不必中和稀硫酸,直接用新制氫氧化銅便可出現(xiàn)預期的現(xiàn)象。 2 .常見的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物質有:① 鋁; ② 氧化鋁; ③ 氫氧化鋁; ④ 弱酸的酸式鹽,如 N aHCO3; ⑤弱酸的銨鹽,如 ( N H4)2CO3; ⑥ 氨基酸、蛋白質。酯化反應是指酸與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無機含氧酸與醇也能發(fā)生酯化反應,但無氧酸與醇作用的產物是鹵代烴和水,并非酯和水; ⑤ 錯誤原因是對油脂結構理解不透,油脂中的烴基不一定都是飽和烴基,含不飽和烴基的油脂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⑦ 對有機物通式掌握不熟練,糖類的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 Cn(H2O)m表示,但符合通式的不一定是糖類,例如:乙酸CH3COO H 可寫成 C2(H2O)2符合通式,但不屬于糖類。 易錯例析 例 下列有關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和基本 營養(yǎng)物質敘述正確的是 ( ) ① 吃饅頭,多咀嚼后有甜味屬于水解反應 ② 不慎將濃硝酸沾到皮膚上會出現(xiàn)黃色斑屬于水解反應 ③ 醇與所有酸的反應都是酯化反應 ④ 油脂是高級脂肪酸和甘油經酯化反應生成的酯 ⑤ 油脂都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⑥ 天然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均為氨基酸 ⑦ 凡分子組成符合 Cn(H2O)m的化合物都屬于糖類 A . ①③④ B . ①④⑥ C . ④⑤⑥ D . ①④⑦ 【錯解分析】 ② 錯誤原因是對反應類型的理解不夠到位,不能將化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 系起來。蛋白質在加熱、酸、堿、重金屬鹽、乙醇、 甲醛、紫外線等作用下發(fā)生性質改變而凝結起來,這種凝結叫變性。用碘檢驗淀粉是否存在時,不能有氫氧化鈉存在, b 正確。 (3) 實驗 1 失敗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B 3 - 3 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基本營養(yǎng)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吃饅頭時越嚼 越感覺甜是因為淀粉發(fā)生了水解反應 B .變質的油脂有難聞的哈喇味是因為油脂發(fā)生了加成反應 C .人體中沒有水解纖維素的酶,所以纖維素在人體中沒有任何作用 D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羊毛衫上沾有奶漬時可以用加酶洗衣粉洗滌 解析: 變質的油脂有哈喇味是因為油脂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B 項錯;纖維素在人體中能夠加強胃腸蠕動,具有通便功能, C 項錯;羊毛衫中含有蛋白質,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滌。下列關于核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與葡萄糖互為同分異構體 B .可以與 銀氨溶液作用形成銀鏡 C .可發(fā)生水解反應 D .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解析】 葡萄糖的結構簡式為 CH2OH — CH OH — CHOH — CHOH — CH OH — CHO ,比核糖的結構簡式多一個— CHOH — , A 項錯;核糖屬于多羥基醛,因有醛基可發(fā)生銀鏡反應, B 項正確;核糖屬于單糖,不能再水解, C 項錯;核糖沒有酸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D 項錯。 3 糖類的水解 2 .檢驗淀粉水解產物或水解的程度 ( 1) 試劑:銀氨溶液 [ 或新制 C u ( OH )2懸濁液 ] ( 2) 實驗步驟: ( 3) 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 特別關注 1 .淀粉遇碘變藍的 “ 碘 ” 是指碘單質,化合態(tài)的碘不能變色,故在檢驗是否有淀粉存在時,應保證溶液呈中性或酸性,否則在堿性條件下因發(fā)生反應 I2+ 2OH-== =I-+ IO-+ H2O 而使實驗不能成功。 ( 2) 試管 B 中飽和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D 2 - 2 如圖為實驗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裝置圖。 4 .冷凝回流問題 當需要使被汽化的物質重新流回到反應容器中時,可通過在反應容器的上方添加一個長導管達到此目的 ( 此時空氣是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