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糖類水解的條件 (1) 蔗糖:稀 H2SO4作催化劑,水浴加熱。組裝好一套實驗裝置后,要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解析: 制備乙酸乙酯的反應中濃硫酸既作催化 劑又作吸水劑( 吸收水促使平衡右移 ) ,提高反應產率。 ( 2) 試管 B 中飽和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實驗步驟】 ① 按所選擇的裝置組裝儀器,在試管中先加入 3 m L 乙醇,并在搖動下緩緩加入 2 m L 濃硫酸充分搖勻,冷卻后再加入 2 m L 冰醋酸; ② 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③ 在試管 B 中加入適量的飽和Na2CO3溶液; ④ 用酒精燈對試管 A 加熱; ⑤ 當觀察到試管 B 中有明顯現象時停止實驗。 【實驗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實驗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學均采取乙醇、乙酸與濃硫酸混合共熱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 。 答案: A 2 - 3 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乙醇、乙酸都可以與 C u O 反應 B .乙酸、乙酸乙酯都能與燒堿溶液反應 C .制乙酸乙酯時,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濃硫酸中 D .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都可發(fā)生取代反應 解析: 乙醇與 C u O 的反應為 CH3CH2OH + C u O ―― →△CH3C HO + Cu + H2O ,乙酸與 C u O 的反應為 2C H3C OO H +C u O == = ( C H3C OO )2Cu + H2O , A 對;乙酸與燒堿溶液能發(fā)生中和反應,乙酸乙酯與燒堿溶液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B 對;制取乙酸乙酯時,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濃硫酸,最后加入乙酸, C 錯;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應、乙酸乙酯的水解反應都屬于取代反應, D 對。 答案: D 2 - 2 如圖為實驗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裝置圖。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 1 m L 后,沿器壁加入紫色石蕊試液 m L ,這時石蕊試液將存在于飽和碳酸鈉層與乙酸乙酯層之間 ( 整個過程不振蕩試管 ) 。 【答案】 C 創(chuàng)新題組 2 - 1 ? 2022 例 2 實驗室用乙酸、乙醇、濃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熱蒸餾后,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上面得到無色油狀液體,當振蕩混合時,有氣泡產生,原因是 ( ) A .產品中有被蒸餾出的 H2SO4 B .有部分未反應的乙醇被蒸餾出來 C .有部分未反應的乙酸被蒸餾出來 D .有部分乙醇與濃硫酸作用生成乙烯 【思路分析】 根據反應物乙酸、乙醇及生成物乙酸乙酯的性質,分析產生氣泡的原因。 4 .冷凝回流問題 當需要使被汽化的物質重新流回到反應容器中時,可通過在反應容器的上方添加一個長導管達到此目的 ( 此時空氣是冷凝劑 ) ,若需要冷凝的試劑沸點較低,則需要在容器的上方安裝冷凝管,常選用球形冷凝管,此時冷凝劑的方向是下進上出。 2 .蒸餾操作中應注意的事項 溫度計的水銀球位于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燒瓶中加碎瓷片防暴沸;冷凝管一般選用直形冷凝管,冷凝劑的流動方向與被冷凝的液體的流動方向 應相反。 特別關注 有機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1 .加熱方面 ( 1) 用酒精燈加熱:火焰溫度一般在 400 ~ 500 ℃ ,教材中的實驗需要用酒精燈加熱的有乙烯的制備、乙酸乙酯的制備、蒸餾石油的實驗、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 ( 5) 裝置中的長導管起導氣和冷凝回流作用。 ( 3) 導管不能插入到 Na2CO3溶液中,以防止倒吸回流現象的發(fā)生。特別注意不能先加H2SO4。 (4) 可適當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裝置,可提高產率。 (2) 以濃硫酸作催化劑,提高反應速率。 角,長導管起冷凝回流和導氣作用。 “ 酒 香不怕巷子深 ” ,從化學意義上看是聞到了乙醇的特殊香味,這是由于乙醇易揮發(fā),即沸點低,故 D 錯誤。 7 5% 的酒精殺菌效果最好,故 B 錯誤。 答案: D 1 - 4 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 “E 85” 是由兩種物質組成的一種燃料,屬于新能源 B .乙醇和汽油都可以與鈉反應生成氫氣 C .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 D . 75 % ( 體積分數 ) 的乙醇溶液 常用于醫(yī)療消毒 解析: 新能源包括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能、潮汐能、氫能、核能等, “ E 85 ” 是含 85 % 乙醇的乙醇汽油,其中汽油屬于常規(guī)能源, A 不正確;汽油的主要成分為烴,不與鈉反應, B不正確; C 選項中圖為乙醛分子的比例模型, C 不正確。 答案: C 1 - 2 “E 85” 是含 85 % 乙醇的乙醇汽油。其原理是橙色的酸性 K2Cr2O7水溶液遇呼出的乙醇蒸氣迅速變藍,生成藍綠色的Cr3 +。 【解析】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是乙醇與氧氣為反應物,銅作催化劑,同時受熱的情況下,乙醇會與氧氣反應生成乙醛蒸氣,經冷卻會得到乙醛液體。 ( 2) 銅絲由 “ 紫紅色 → 黑色 → 紫紅色 ” 這一現象變化,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 ,這說明銅絲在反應中起了 ________ 作用。 例 1 某校自主探究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乙醇氧化的實驗。 3 .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水的方法是:取乙醇加少量無水 C u S O4粉末,變藍可證明含水?;瘜W方程式可寫為 2Cu + O2==== =△2CuO 、 CuO + CH3CH2OH ―― →△CH3CHO + H2O + Cu 。 ( 2) 乙酸與乙醇能發(fā)生酯化反應,是因為乙酸分子中羧基中的碳氧單鍵容易斷裂。 ( 3) 乙醇和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時只斷裂 a 處鍵。 ( 2) 乙醇催化氧化時,斷裂 a 和 c 兩處鍵,形成碳氧雙鍵。 說考點 SH U O K A O DI A N 知 / 識 / 整 / 合 拓展延伸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