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稻北粟):聚族定居,形成農(nóng)耕聚落,滿天星斗:12生產(chǎn)力發(fā)展中華文明的起源分布特點:多元性集中(核心)區(qū)域: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qū)第二課文獻與考古中的夏文化:天下為家 禪讓制世襲制夏王朝已建立一整套國家機器(例:設官分職,設軍隊、監(jiān)獄):,兼有畜牧業(yè)手工業(yè)(第三課商朝與青銅文化:時間:公元前1600年事件:商湯滅夏位置:定都亳(河南商丘)重大事件:盤庚遷殷(河南安陽)(內(nèi)外服制):實質(zhì):是一種松散的聯(lián)盟影響:方國的向背直接影響商朝的興衰(青銅器)制作代表: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功能(鼎)飲食器禮器王室貴族身份地位的標識國家社稷政治權(quán)力的象征(甲骨文): 我國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比較成熟的文字是研究商朝的第一手資料是漢字的前身第五篇:中國古代史推薦書目參考資料目錄: 教材:《中國史綱要》,翦伯贊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中國古代簡史》,張帆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通史部分參考書:《國史大綱》,錢穆,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中國文化史導論》,錢穆,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呂著中國通史》,呂思勉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中國通史》,白壽彝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華二千年史》,鄧之誠,中華書局1983年版《簡明中國古代史》,張傳璽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3版《中國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國史研究》編輯部,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黃仁宇著,三聯(lián)書店1997年版《劍橋中國史》,崔瑞德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China: A New History, John King Fairbank and Merle Goldman ,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新史學》(臺)《漢學研究通訊》(臺)文獻索引:《中國古代史論文資料索引》,復旦大學歷史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國史研究入門》(上、下),山根幸夫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東洋學文獻類目》,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張國剛,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二十世紀唐研究》,胡戟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宋史研究論文與書籍目錄》,宋晞,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年版《宋史研究論文與書籍目錄續(xù)編》,宋晞,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2003年版《二十世紀宋史研究論著目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版 《二十世紀遼金史論著目錄》,劉浦江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版 《元史學概說》,李治安、王曉欣編,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明史研究備覽》,李小林、李晟文主編,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中國近八十年明史論著目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編,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清史史料學初稿》,馮爾康著,南開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清史論文索引》,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中華書局1984年版隋唐部分:《金明館叢稿》,陳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陳寅恪,三聯(lián)書店1954年版《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陳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隋唐史》,岑仲勉,中華書局1982年版《隋唐五代史》,王仲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隋唐五代簡史》,吳宗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宋遼金部分:《遼宋西夏金史》(《中國大百科全書江南迅速開發(fā),中原相對緩慢。2政治概況:漢武帝頒布推恩令,附益之法,酬金奪侯。莊子,韓非子:特點:歷史發(fā)展觀主張改革,中央集權(quán),依法為本,法后王文化概況:記載哈雷彗星,19年7閏,《甘石心經(jīng)》,《墨經(jīng)》,扁鵲望聞問切。晉文公稱霸(城濮之戰(zhàn)),楚莊王稱霸,吳王闔閭稱霸,越王勾踐稱霸,韓趙魏分晉,田氏代齊,形成戰(zhàn)國七雄局面。定都陽城(今登封)疆域山西南部河南西部。1世紀時,在巴勒斯坦產(chǎn)生了基督教,信仰“救世主”基督,經(jīng)書是《圣經(jīng)》。(比較: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明治天皇進行明治維新,這是一次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改革,是向西方國家學習。(1)中國是長江黃河;(2)埃及是非洲的尼羅河,其代表文明是金字塔;(3)巴比倫是西亞的兩河流域(幼發(fā)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其代表文明是公元前18世紀的漢謨拉比法典。7﹑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的學說。4﹑書法:東晉王羲之,集書法大成。10﹑農(nóng)工類書:北朝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shù)》,是現(xiàn)存第一部農(nóng)業(yè)學著作;明末宋應星寫的《天工開物》,總結(jié)了明代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被外國稱為“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5﹑隋朝李春設計了趙州橋,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拱橋。三﹑科技1﹑商朝是青銅文明的燦爛時期,代表作品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另外,鄭和從劉家港出發(fā),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5)﹑兩宋政權(quán)并立:與北宋并立的先后有遼﹑西夏﹑金,與南宋并立的先后有西夏﹑金﹑蒙古。人稱武則天的統(tǒng)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促進了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秦始皇統(tǒng)一貨幣(圓形方孔銅錢),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文字(小篆,后用隸書),北修長城,南修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水系)。禹傳位給兒子啟,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家天下”。繪畫:東晉的顧愷之 代表作:《女史箴圖》、《洛神賦圖》。進士科考,推崇作用:(1)便于普選人才,擴大統(tǒng)治基礎;(2)便于人才,增強國家機構(gòu)辦事效率;(3)為提供平等競爭機會。史實:“善可為法,惡可為戒”,即提供借鑒。宋代廣泛用于軍事。整合七:四大發(fā)明(一)造紙術(shù)紙的發(fā)明:西漢前期,勞動人民發(fā)明了紙。專題整合六:科技(一)青銅器:銅、錫、鉛。被統(tǒng)治階級:宋四民——士農(nóng)工商(1)士人最受尊重:原因是宋的重文輕武國策,大部分官員出生科舉。到達的地區(qū):達到亞非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歷史意義: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比歐洲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聯(lián)系。臺州九捷蕩平浙江倭寇;1565年,浙閩粵三省抗倭的勝利。西南:西藏三策(1)清朝對西藏地區(qū)的管轄:形成冊封制度(順治賜五世**“**喇嘛”、康熙賜五世**“**額爾德尼”),歷代**和**都要經(jīng)過中央的冊封。西域:漢朝把玉門關(guān)和陽關(guān)以西的地方。唐玄宗的措施:重用賢能;整頓吏治;對各項制度改革。(2)沿用隋制,推行三省六部制。(二)秦朝加強中央集權(quán)五大措施政治措施是:(1)在中央實行皇帝制和三公制皇帝制度:規(guī)定皇權(quán)至高無上;三公制度:丞相(政事)、太尉(軍事)、御史大夫(監(jiān)察)(2)在地方實行郡縣制(郡守、縣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廢除了以血緣關(guān)系為紐帶的分封制)軍事措施是:(防御匈奴、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經(jīng)濟措施是: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貨幣(圓形方孔錢)文化措施是:()思想措施是:沒有積極、進步意義)一個意義: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開創(chuàng)的多項制度影響深遠,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