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n || n |=22= 2 . 【 名師點評 】 求直線與平面間的距離 , 往往轉(zhuǎn)化為點到平面的距離求解 , 且這個點要適當(dāng)選取 , 以求解最為簡單為準(zhǔn)則 , 但在求點到平面的距離時 , 有時用直線到平面的距離進(jìn)行過渡 . 自我挑戰(zhàn) 在棱長為 1 的正方體 ABCDA1B1C1D1中 , M、 N、 E、 F分別是 A1B A1DB1C C1D1的中點 , 求平面 AMN與平面 EFDB的距離 . 解: 以 D 為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由題設(shè)可知 D ( 0 , 0 , 0 ) , A ( 1 , 0 , 0 ) , M (1 ,12, 1) ,N (12, 0 , 1 ) , B (1 , 1 , 0 ) .于是有 N M→= (12,12, 0) ,A M→= (0 ,12, 1) , A B→= ( 0 , 1 , 0 ) . 取 BD 的中點 G ,連接 GE ,易知 M N→= E F→,A M→= G E→. 所以平面 A M N ∥ 平面 E F DB , 設(shè)平面 A M N 的法向量為 n = ( x , y , 1) , 則????? n M D→|| A B→| AB→| AB→||2.因此求點 P 到直線 l 的距離可分以下幾步完成: ( 1 ) 在直線 l 上取一點 A ,同時確定直線 l 的方向向量 n ,并求 n 0 =n| n |. ( 2 ) 計算直線上點 A 與已知點 P 對應(yīng)的向量 | AP→|. ( 3 ) 計算 AP→在 n 0 上的投影 AP→ n 0 . ( 4 ) 由公式 d = |→AP |2- |→AP | M D→|=12, ∴ θ =π3. ∴ 異面直線 AB 與 MD 的夾角的大小為π3. ( 2 ) ∵ O P→= (0 ,22,- 2) , O D→= ( -22,22,- 2) , ∴ 設(shè)平面 OC D 的法向量 n = ( x , y , z ) ,則 ????? n N 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