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若圓盤最后未從桌面掉下,則加速度a滿足的條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第二講參考答案:。車廂與地面間的摩擦忽略不計。 B. 。取重力加速度g=10m/:A.m=,μ=。實驗表明,當(dāng)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懸線將與豎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典型錯誤之二:受力分析漏掉重力。C.L1L3。 (1)當(dāng)桿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時,調(diào)節(jié)風(fēng)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桿上作勻速運動,這時小球所受的風(fēng)力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所以:a2=2m/s 2。 開始階段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1。求此過程中水平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與支持力各為多大?分析與解:取小滑塊與斜面體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受到的外力有重力(m+M)g/地面對系統(tǒng)的支持力N、靜摩擦力f(向下)。,是考生備考臨考的難點之一.圖14FmM例用質(zhì)量為m、長度為L的繩沿著光滑水平面拉動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繩的一端所施加的水平拉力為F, 如圖14所示,求:(1)物體與繩的加速度;(2)繩中各處張力的大小(假定繩的質(zhì)量分布均勻,下垂度可忽略不計。mgaTN450圖12例如圖11所示,細線的一端固定于傾角為450的光滑楔形滑塊A的頂端P處,細線的另一端拴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此時P受到盤的支持力為零,由于盤的質(zhì)量m1=1.5kg,所以此時彈簧不能處于原長,這與例2輕盤不同。分析與解:設(shè)物體與平板一起向下運動的距離為x時,物體受重力mg,彈簧的彈力F=kx和平板的支持力N作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可能存在彈力相互作用。問題4:必須弄清牛頓第二定律的同體性。因為L2被剪斷的瞬間,L1上的張力大小發(fā)生了變化。當(dāng)物體所受到的合外力發(fā)生變化時,它的加速度隨即也要發(fā)生變化,F(xiàn)=ma對運動過程的每一瞬間成立,加速度與力是同一時刻的對應(yīng)量,即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處于失重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FN(或?qū)覓煳锏睦Γ┬∮谖矬w的重力mg,即FN=mg-ma,當(dāng)a=g時,F(xiàn)N=0,即物體處于完全失重。它告訴了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方法,即通過大量的實驗現(xiàn)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現(xiàn)象中尋找事物的規(guī)律;(5)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chǔ),不能簡單地認為它是牛頓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時的特例,牛頓第一定律定性地給出了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牛頓第二定律定量地給出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本章考查的重點是牛頓第二定律,而牛頓第一定律和第三定律在牛頓第二定律的應(yīng)用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同學(xué)們只要把任何一套高考試題拿來研究,總會發(fā)現(xiàn)有與牛頓定律有關(guān)的試題。:(1)確定研究對象;(2)采用隔離法分析其他物體對研究對象的作用力;(3)按照先重力,然后環(huán)繞物體一周找出跟研究對象接觸的物體,并逐個分析這些物體對研究對象的彈力和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場力;(4)畫物體受力圖,沒有特別要求,則畫示意圖即可。300aFNmgFf圖1xyxaxayx例如圖1所示,電梯與水平面夾角為300,當(dāng)電梯加速向上運動時,人對梯面壓力是其重力的6/5,則人與梯面間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分析與解:對人受力分析,他受到重力mg、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作用,豎直向上為y軸正向,此時只需分解加速度,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f=macos300, FNmg=masin300因為,解得.問題2:必須弄清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你認為這個結(jié)果正確嗎?請對該解法作出評價并說明理由。那個方向的力就產(chǎn)生那個方向的加速度。(g=)(m+M)gFF圖5分析與解:選人和吊臺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受力如圖5所示,F(xiàn)為繩的拉力,由牛頓第二定律有:2F(m+M)g=(M+m)aaFFNMg圖6則拉力大小為:再選人為研究對象,受力情況如圖6所示,其中FN是吊臺對人的支持力。如圖7所示。此時P受到盤的支持力為零,由于盤和彈簧的質(zhì)量都不計,所以此時彈簧處于原長。t>,A所受合外力反向,即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當(dāng)a=g時,N=0,此時小球雖與斜面有接觸但無壓力,處于臨界狀態(tài)。因此,小球的運動軌跡是豎直向下的,這樣當(dāng)繩子與橫桿成θ角時,小球的水平分速度為Vx=0,小球的豎直分速度。由于f=μmg=ma,所以a=μg.加速時間 加速位移 通過余下距離所用時間 共用時間 摩擦力對零件做功 A N a1 N f2 B a2 f1 ω mg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