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輪改革實驗中的八個指定的省份之一批評是單一模式的選擇在這些省份,也就是說,一個省聯社管理農信社系統(tǒng)(沈2004)的形成。在這種權力結構,省聯社可以很容易地為省級政府汽車獲得廉價信貸。然而,農村信用社從長遠來表現來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系統(tǒng)是如何工作的。將要提供的資金量將是農村信用社(依靠法人實體)等于負債權益差距實際發(fā)生額的50%(即資產損失減去所有者權益減去壞賬準備)在2002年底,省政府將負責聚集資金的必要量,并決定哪兩個形式,他們想獲得從央行提供資金。因此,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銀監(jiān)會),成立于2003年3月參加了由央行金融監(jiān)管中的作用,將負責監(jiān)督農村信用社。第三個要素是資金注入農村信用社,幫助他們擺脫了已經建立起來,在過去的財政負擔。綜合性措施,旨在解決農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問題。自此以后,在文章撰寫之前考察改革的局限性,其基于在政策實施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本文評估了農村金融體系在各個階段的改革,特別是90年代中期的改革。此外,沒有農村集體生產風險的合并,一些農戶需要借貸應對未來不良沖擊的發(fā)生。成長絕對不是一個人的事,沒有別人的支持與幫助我們絕不可能完成。致 謝通過這幾個月的努力,我的畢業(yè)論文《農村信用社改革績效問題研究——以江蘇江陰農村商業(yè)銀行為例》終于完成了,這也就意味著我美好的大學生活即將畫上一個句號。 信用社聯社是由各信用社出資建立的,但在當前信用社產權沒有明晰的條件下,聯社與各信用社的關系發(fā)生了權力的倒置,聯社指導合作社工作等現象時常發(fā)生。 推進產權改革自2003年改革后,信用社的資金實力顯著的增強,農業(yè)貸款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目前小額貸款只限于滿足農戶年初購買“化肥”的簡單生存需要,被農戶稱為“化肥款”,但小額貸款應該起到平抑農戶收支波動的更廣泛的作用,因此應該擴大貸款范圍。加強支農力度,促進農業(yè)快速發(fā)展。這說明,該行自新一輪改革實行之日開始,整體的經營水平在提高。其中,2007年底,涉農貸款占比達到93.85%。表51 改革前后社員大會發(fā)揮職責平均次數社員大會實際發(fā)揮職責改革前次數改革后次數變化值制定和修改信用社章程466822選舉更換理事會,監(jiān)事會成員60688審議、批改方案486820對信用社重大事項作出決定346834其他366832從表51可以看出,江陰農商行改革后社員大會權利增加,能更加發(fā)揮社員大會的職責。社員代表任期三年,可連選連任。在制度方面江陰農商行按照現代企業(yè)制度要求,深化改革,逐步完善公司治理,改制為農村商業(yè)銀行,初步形成了權責清晰、運轉協調、有效制衡、行為規(guī)范的“三會一層”公司治理框架。此次的改革為未來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此次尚未解決的問題是深化改革的重點。同時應擴大貸款發(fā)放范圍,不止僅用于農戶購買“化肥”的簡單需要,起到平抑農戶收支波動的廣泛作用。412 收息率(單位:%) 經營評估改革使得農信社取得一些階段性的成效,整體經營能力增強但在經營方面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能一味的增資擴股而導致農信社資本風險,要增強農信社的風險抵抗能力,這是改革中沒有太過于涉及的方面。圖48 信用社盈利狀況(單位:萬元)信用社存貸比高,資金利用效率低。這種形式除了貸款主體到期還貸,否則貸款入股將造成信用社的資本虛增,導致資本風險增加。但農信社中一些問題仍然嚴峻。因此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缺乏監(jiān)督,即使有一個外部管理者監(jiān)督,也由于農信社缺乏內在體制,達不到預期效果。 理事會受內部人控制在農信社理事會和監(jiān)事會的人員選舉中,大多是社員大會選舉產生,由此可見社員大會還是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召開一次社員大會超過一年的農信社超過50%,由此看來很大一部分信用社沒有按規(guī)定定期舉行社員大會,而有些召開社員大會的只有在社員代表選舉時才召開。但現實中的實效與理想不符合。通過考察改革前后信用社整體效率和資產質量的變化反映農村信用社經營業(yè)績的改善程度。因此,面對諸多問題?!钡姆ㄈ酥卫順嫾堋?支農力度弱農業(yè)和農村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仍然處于相對比較弱勢的地位,容易受到來自自然環(huán)境、政治環(huán)境等方面的的影響,商業(yè)金融機構給予農村貸款的收益率普遍低于對其他產業(yè),因此貸款積極性不高,而農信社作為為農民、農村服務的合作制的經濟組織,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應對農村經濟發(fā)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特別在一些經濟落后的地區(qū)。 制約因素 市場定位目標不準確農信社的市場定位是面向“三農” 三農,是指農業(yè)、農村、農民。隨著農戶貸款覆蓋率的快速下降,農村信用社的基層網點也在不斷減少。盡管中間業(yè)務在商業(yè)銀行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但在農信社中卻是剛剛起步。2011年9月,%,;,%,;農林牧漁業(yè)貸款余額2萬億元,%。2011年年末,全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余額為3183億元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圖31 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余額(單位:百億)2009年年末,%。 信用社改革深化試點改革2003年是農村信用社推進深化改革時期,同年6月,國務院印發(fā)《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 資料來源:中國銀監(jiān)會,按照“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扶持、地方政府負責”的總體思路,在浙、魯等八省市改革率先啟用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2004年8月擴大至除藏、瓊以外的29個??;在2007年海南省聯社正式掛牌成立。同時,各地信用社因地制宜的加強了民主管理組織,恢復并健全了社員代表大會制度,設立了定期開展活動的制度,這使得信用社經營的民主監(jiān)督和管理力度大大加強。 相關概念說明農村信用合作社 農村信用社在2003年農信社改革試點改革中,有些農信社改為農商行。張?zhí)m(2007)運用工具來研究農信社效率問題,用效率改善來評價江蘇的農信社改革中信用社構架的管理框架效果。當客戶退出參與時,可以贖回但不能買賣其剩余索取權。這兩種方法功能不同,只有把兩者功能結合起來,才可以全方位的反饋信用社的改革績效的基本情況。第一章緒論,主要闡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框架和創(chuàng)新之處?!?,但行政管理管理體制仍未打破,縣聯社在行政問題上管理信用社,“三會”變得有如形同虛設,社員的主權依然沒有有效的保障。關鍵詞 農信社;改革;績效Research on Performance of Rural Credit Banks An Example From Jiangyin Rural Commercial BankAbstract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is the foundation of our rural finance, i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ic. Undergone many reform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have been developed, but there is little effect, because of factors such as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Chinese syste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redit unions to make trouble. During the study, Jiangsu Jiangyin Rural Commercial analyzes detailed parison of perform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businesses in Jiangyin.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is reform, credit unions should continue to promote reform, deepen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make relevant suggestions.Keywords RCCs;reform;Performance目 錄1 緒論 1 研究背景 1 研究意義 1 研究框架 2 研究方法 22 農村信用社改革文獻述評 4 國外研究綜述 4 國內文獻綜述 4 相關研究評論 6 相關概念說明 63 農信社改革歷程分析 7 農信社改革歷程 7 恢復信用社的三性 7 自我管理獨立發(fā)展新階段 7 信用社改革深化試點改革 7 農信社經營現狀 8 不良貸款比例下降 8 小額信用貸款增加 9 中間業(yè)務發(fā)展滯后 10 管理與產權制度改革進展緩慢 11 經營缺少監(jiān)督 11 制約因素 12 市場定位目標不準確 12 支農力度弱 12 三會一層的法人治理構架不健全 13 小結 134 農村信用社改革績效評價 14 改革績效的衡量方法 14 改革績效評價標準 14 管理結構分析 15 管理結構框架 15 管理形式形同虛設 16 理事會受內部人控制 18 經營層缺乏監(jiān)管 18 管理體制不健全 19 小結 19 經營狀況分析 19 經營現狀 19 資本不充足 19 不良貸款嚴重 21 盈利能力低 21 經營評估 23 支農業(yè)務績效分析 24 小結 255 江蘇江陰農村商業(yè)銀行案例分析 26 改革目的 26 改革措施 26 績效分析 27 27 28 28 30 小結 306 政策與建議 32 加大支農力度 32 推進產權改革 32 優(yōu)化外部環(huán)境 33 完善行業(yè)自治制度 33結論 34致謝 35參考文獻 36附錄A 譯文 37附錄B 譯文原文 41學習參考1 緒論 研究背景近50年來,中國農村信用社經歷了多次反復的改革。在研究過程中,對江蘇江陰農商行進行分析,詳細對比了江陰農商行改革前后的績效。在過去的農村信用社改革中,早期由于受時代的限制,認知水平的制約等因素影響,把管理權的下放導致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后來的改革基本都是控制權的上收,在這其間,逐步將農信社變成了國辦的基層金融機構,基本喪失合作性質。針對目前農信社改革中仍然存在的問題,通過理論研究,對問題做了基本的判斷,在此基礎上結合案例分析,對農信社改革績效進行實證研究,對農信社改革績效有了全面的評價。通過闡述評價體系的建立,對基于支農、經營和制度效率的改革績效分析。從整體到個例,全面詳細分析了農信社的改革績效問題。諸多研究人員或學者從法人治理結構的角度,研究如何通過建立 “三會制”來擺脫政府的行政干預,成為真正的合作社。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像姜新旺(2008)從農村金融轉型的角度來分析民間金融,對農信社改革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在改革的過程中,信用社對股金和股息予以了清理和補發(fā);鼓勵社員多入股。在2000年,國務院批準人行在江蘇省實行法人聯社制度,并在常熟、江陰、張家港三地組建了股份制農商行。數據顯示,2008年來,%%。2008年末。圖34 農信社信用貸款比例(%) 中間業(yè)務發(fā)展滯后中間業(yè)務對資本沒有特殊需求并且盈利高、服務好等方面特點,幾十年來,中間業(yè)務 中間業(yè)務是指銀行以中間人或代理人的身份,為客戶辦理代理、委托、擔保、和信息咨詢等并收取服務的業(yè)務,與資產、負債并列為銀行三大業(yè)務。 管理與產權制度改革進展緩慢試點改革以來,各省根據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指導原則,充分結合本地實際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國家提出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產權模式及農村商業(yè)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以縣為單位統(tǒng)一法人等組織形式,均在改革試點工作中被大膽嘗試。因為農信社沒有意義上的所有者,所以它在經營過程也必然缺乏監(jiān)督,許多經營管理者把信用社當作是自己的公司,肆意經營,甚至以公充私。農村信用社為實行商業(yè)化運作,商業(yè)的逐利性使農信社資金必然遠離鄉(xiāng)鎮(zhèn)。這都說明農信社在支農力度上不高。 小結從上述敘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在農信社改革過程中,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管理結構方面的問題,主要是“三會一層”的法人治理構架不健全,社員大會形成虛設。對改革前后農信社的支農力度進行比較,用來評價改革是否帶來公平的提高,是否強化了農村信用社的支農目標。該體系作為全國范圍內的金融機構來運營和 。按照合作制原則,社員是信用社的主任,而社員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社員代表所組成的社員大會就成為信用社的最高權利機構,并通過其行使社員的民主權利。規(guī)范的理事會和監(jiān)事會制度沒有建立,使得社員大會職能無法發(fā)揮。監(jiān)事會對很多信用社來說,沒有專門機構或部門設置,沒有專門人員的編制,監(jiān)事一般也是兼職,這也是到底監(jiān)事會職能不能很好發(fā)揮的原因。隨著改革深入,一些能克服原來弊病的措施被實施,但新的問題與矛盾又相繼產生,包括:監(jiān)管和管理合法合規(guī)問題,改革的取向定位問題,省級政府在管理信用社中存在的問題等。圖46顯示,70年代以前增加的實收資本的規(guī)模較小;80年代進行增資擴股的信用社數量不多,但規(guī)模很大;在2004年以后的實收資本規(guī)模平均值是2003年前平均值的10倍。但從數據顯示,大部分農信社的不良貸款狀況開始有所改善。信用社貸款收息率也低。 信用社貸款的申請與發(fā)放都以小額為主從圖413中可以看出,農信社貸款額度在2萬元以下的小額貸款占比重超過50%,說明農信社貸款中以小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