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詩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陜西民歌又呈吳郎杜甫大歷二年(767),即杜甫流離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幾棵棗樹,西鄰的一個寡婦常來打棗,杜甫從不干涉。后來,杜甫將草堂轉(zhuǎn)給一位姓吳的親戚(即詩中吳郎),自己搬到離草堂十幾里路遠(yuǎn)的東屯去。不料吳姓親戚一來就在草堂插上籬笆,不允許
2025-06-19 12:01
【摘要】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原籍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市西南)人,生于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之一,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與同時代的大詩人李白被后世合稱為“李杜”。杜甫出生在一個奉守傳
【摘要】登岳陽樓(唐)杜甫知人論世:談?wù)勛约赫J(rèn)識的杜甫杜甫,字,河南鞏縣人,自號,因他做過工部侍郎,又稱,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代表作是、,真實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歷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稱為“”,他與李白齊名,并稱“”
2025-06-20 13:59
【摘要】又呈吳郎創(chuàng)作背景及解題唐代宗時,大歷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幾棵棗樹,西鄰的一個寡婦常來打棗,杜甫從不干涉。后來,杜甫把草堂讓給一位姓吳的親戚(即詩中吳郎),自己搬到離草堂十幾里路遠(yuǎn)的東屯去。不料這姓吳的一來就在草堂插上籬笆,禁止打棗。寡婦向杜甫訴苦,杜甫便寫此詩去勸告吳郎。
【摘要】關(guān)于口技:雜技的一種。演員運用口腔發(fā)聲技巧來模仿各種聲音。它能同時發(fā)出各種音響,這種技藝,清代屬“百戲”之一種,表演者多隱身在布幔或屏風(fēng)的后邊,俗稱“隔壁戲”?,F(xiàn)代口技表演,演員不必隱身,改為借助擴(kuò)音器發(fā)出各種聲響,并且可以借助于動作、手勢。口技林嗣環(huán)林嗣環(huán),字鐵
2025-06-13 12:01
【摘要】林嗣環(huán),字鐵崖,清朝福建人,順治年間進(jìn)士。著有《鐵崖文集》等。《口技》一文選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張潮編輯的一部筆記小說。聽讀課文,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
【摘要】林嗣環(huán)欣賞:口技表演(視)口技口技是民間的表演技藝,是雜技的一種。古代的口技實際上只是一種仿聲藝術(shù)。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種聲音,能使聽的人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預(yù)習(xí)檢測jiànyèhǔhōujī適逢、正趕上全、都不久一會兒不多久一
【摘要】天目【明】袁宏道?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xué),號石公。?他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在文學(xué)上創(chuàng)立了“性靈說”。?他與其兄弟(宗道、中道)創(chuàng)設(shè)了“公安派”,在小品、散文的創(chuàng)作上對后世有一定的影響。?本文選自《袁宏道集箋?!诽炷俊久鳌吭?/span>
2025-06-18 12:07
2025-06-15 19:31
【摘要】劉鶚明湖居聽書清歷山山下古帝疑蹤明湖湖邊美人絕調(diào)白妞說唱技藝高超琴師抑揚頓挫,入耳動心黑妞說唱:字字清脆,聲聲婉轉(zhuǎn)初不甚大越唱越高陡然一落忽又揚起人弦俱寂(起始)(發(fā)展)(跌宕)(高潮)(結(jié)局)鋪墊襯托
2025-06-20 13:55
【摘要】賣油翁北宋?歐陽修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在政治和文學(xué)上頗負(fù)有盛名。后人將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從造字法來說“忿”是指心緒像一根繩子
2025-06-16 13:48
2025-06-12 08:04
2025-06-20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