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dá)式為 y = x - 1 ,令 y = 0 ,得 x = 1 , ∴ 點(diǎn) C 的坐標(biāo)是 ( 1 , 0 ). 由圖象可知不等式組 0 < x + m ≤kx的解集為 1 < x ≤ 2 . 第 2課時(shí) 反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zhì) C 拓廣探究創(chuàng)新練 1 4. 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 y =m - 8x( m 為常數(shù) ) 的圖象經(jīng)過點(diǎn) A ( - 1 , 6 ). ( 1 ) 求 m 的值; ( 2 ) 如圖 6 - 2 - 17 , 過點(diǎn) A 作直線 AC 與反比例 函數(shù) y =m - 8x的圖象交于點(diǎn) B , 與 x 軸交于點(diǎn) C , 且 AB = 2B C , 求點(diǎn) C 的坐標(biāo) . 圖 6 - 2 - 17 第 2課時(shí) 反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zhì) 解 : ( 1 ) ∵ 反比例函數(shù) y =m - 8x的圖象過點(diǎn) A (- 1 , 6 ) ,∴m - 8- 1= 6 , ∴ m - 8 =- 6 ,∴ m = 2 . ( 2 ) 如圖 ,分別過點(diǎn) A , B 作 x 軸的垂線 ,垂足分別為 D , E . 由題意 ,得 AD = 6 , OD = 1 ,易知 , AD ∥ BE ,∴△ CBE ∽△ CAD ,∴BCAC=BEAD. ∵ AB = 2 BC ,∴BCAC=13,∴13=BE6,∴ BE = 2 , 即點(diǎn) B 的縱坐標(biāo)為 2 . 當(dāng) y = 2 時(shí) , x =- 3 ,由 A ( - 1 , 6 ) , B (- 3 , 2 ) 易求得直線 AB 的 函數(shù)表達(dá)式為 y = 2 x + 8 , ∴ 點(diǎn) C 的坐標(biāo)為 (- 4 , 0 ). [ 解析 ] 首先將點(diǎn) A 的坐標(biāo)代入 y =m - 8x可求出 m 的值 ,然后根據(jù) AB = 2 BC求出 BC 與 AC 的比 ,從而根據(jù)點(diǎn) B 到 x 軸的距離求出點(diǎn) B 的坐標(biāo) ,則易求直線 AB 的函數(shù)表達(dá)式 . 第 2課時(shí) 反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zhì) 1 5. 如圖 6 - 2 - 18 ,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 ,△ AB C 的頂點(diǎn) A 和 C 分別在 x 軸、 y 軸的正半軸上 ,且 AB ∥ y 軸 , AB = 3 ,△ AB C 的面積為32. ( 1 ) 求點(diǎn) B 的坐標(biāo); ( 2 ) 將 △ AB C 以點(diǎn) B 為旋轉(zhuǎn)中心按順時(shí)針方向 旋轉(zhuǎn) 9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