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師生活動教法與學法導入探究活動
2024-11-19 04:39
【摘要】(一)魯北實驗學校楊樹云【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蝸牛的特點體現(xiàn)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2、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chǎn)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躲進殼內(nèi)以躲避危險等。3、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跡。過程與方法1、經(jīng)歷和體驗從整體到局部的
2024-11-28 15:52
【摘要】課題5、導體與絕緣體課型時間年月日教學目標1、有的物質(zhì)易導電,這樣的物質(zhì)叫做導體;有的物質(zhì)不易導電,這樣的物質(zhì)叫做絕緣體2、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重點難點1、有的物質(zhì)易導電,這樣的物質(zhì)叫做導體;有的物質(zhì)不易導電,這樣的物質(zhì)叫做絕緣
2024-11-28 10:22
【摘要】龍鳳區(qū)第五小學教師教學設計編寫者王清鳳執(zhí)教者王清鳳執(zhí)教時間版本科教版學科科學冊數(shù)三年級下冊單元第二單元課題我們的生命周期課時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
2024-11-28 17:36
【摘要】日期2021年4月1日第6周星期二備案人:張靜課題:1、油菜花開了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構成。它們能夠幫助植物滿足自身的需要。過程與方法:1、解剖油菜花并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
2024-11-28 13:01
【摘要】北閘口第二小學電子備課教學課題日期14周3課時5總課時26課型新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兩個或多個磁鐵吸在一起,磁力大小會發(fā)生變化。過程與方法:1、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做實驗獲取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2、學習改變磁力的一些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細致、有序地進行實驗操作的重
【摘要】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初步認識花崗巖、砂巖、石灰?guī)r、頁巖、大理巖、礫巖等幾種常見巖石的顯著特征。2、不同種類的巖石在結構和構造上有不同的特征。過程與方法:1、觀察、記錄、描述幾種常見巖石的顏色、結構、構造。2、根據(jù)巖石的顯著特征對照有關資料識別巖石。3、根據(jù)巖石的顆粒特征對巖石進行分類。情感
【摘要】教育科學出版社三年級上冊科學《溫度和溫度計》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溫度是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在我國通常使用攝氏溫標來標志。學生們可能聽說過溫度計,也曾用過體溫計測量過體溫,但真正使用溫度計測量過其他物體溫度的學生估計很少。本課學習時,對許多學生來說還是第一次使用溫度計。因此,本課的學習,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們理解溫度計是用來做什么的、它們是如何工作的
2024-11-28 23:04
【摘要】《各種各樣的巖石》教學設計學校清鎮(zhèn)市東門橋小學設計人謝玉梅課題《各種各樣的巖石》教學內(nèi)容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巖石與礦物》第一課教材分析《各種各樣的巖石》是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巖石與礦物》第一課。這節(jié)課首先讓學生學習正確區(qū)分巖石與非巖石,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選擇地觀察巖石的一些特點,如顏色、紋
【摘要】《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增強材料抗彎曲能力的另一種方法是改變材料的形狀,這種方法的道理根源于改變材料的寬度和厚度。而這一方法完全緊密地延續(xù)了第一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改變材料的形狀,很大程度上就是改變了材料的厚度。本課來研究材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可以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為什么改變形狀就可以改變抗彎曲能力了。本課分為兩個活動。
【摘要】五年級下科學說課-做一個鐘擺教科版一、說教材“做一個鐘擺”是教科版《科學》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第7課。在第6課中學生通過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錘重量無關,與擺繩長短有關。在本課中又為學生們的研究設置了新問題,在30厘米長的鋼尺上固定一塊磁鐵,且移動磁鐵的位置,研究對擺動的快慢的影響,重點啟發(fā)學生通過測量與比較的方法來認識擺的擺動快慢
【摘要】單元(章)主題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任課教師與班級本課(節(jié))課題第三節(jié)第1課時/共1課時教學目標(含重點、難點)及設置依據(jù)【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wěn)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jù)這一特點制作水鐘用來計時。過程與方法:記錄100毫升水緩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根據(jù)記錄推測流10毫升、
2024-11-19 14:22
【摘要】五年級科學下冊《北極星“不動”的秘密》說課稿一、說教材----教材地位和作用《北極星“不動”的秘密》是《地球的運動》單元的第五課,通過本單元前四課的探究,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地球自轉”與自轉方向“等基礎知識。本課由北極星“不動”推測出地軸是傾斜的,則是學生對地球自轉認識的發(fā)展。說教材----教學目標:科學知識:
2024-11-19 02:06
【摘要】關于時間時間是什么?愛因斯坦說過:“空間、時間和物質(zhì),是人類認識的錯覺”時間只是我們?nèi)祟悓τ谧陨砀惺艿囊粋€標簽,或者叫刻度。而且是共識的標簽。我們現(xiàn)在的時間建立依據(jù),是根據(jù)所在位置——這個星球而來的。例如年、月、日,都是根據(jù)公轉、自轉、四季氣候變化來的。它只是一個概念,是物質(zhì)的。時間本身不存在,只是我們好去標記一些事情罷了。比
2024-12-03 18:37
【摘要】課題4、我的水鐘教學目標(含知識傳授.能培養(yǎng)、思想教目標)科學概念:通過一定的裝置里,流水能夠用來計時;通過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鐘更加準確的計時。過程與方法:設計制作一個自己的水鐘;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鐘嘗試計時。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科學制作帶來的樂趣;意識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體會到科學制作是一個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
2024-11-18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