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理可得頂層分配系數(shù)邊跨梁的固端彎矩中跨梁固端彎矩邊跨梁的固端彎矩中跨梁固端彎矩邊跨中跨見圖5,恒載作用下框架彎矩圖見圖6 圖5圖6(1)第14層邊跨與中跨邊跨梁的固端彎矩中跨梁固端彎矩頂層梁固端彎矩邊跨梁的固端彎矩用二次分配法求出活載作用下梁端彎矩見圖7,活載作用下框架彎矩圖見圖8圖7 圖8,梁端的剪力計算5層H軸柱下端軸力第四層H軸柱上端軸力 第四層H軸柱下端 第三層H軸柱上端軸力 第三層H軸柱下端軸力 第二層H軸柱上端軸力 第二層H軸柱下端軸力 第一層H軸柱上端軸力 第一層H軸柱下端軸力祝兩側(cè)梁端剪力、節(jié)點集中力和柱軸力之和得到各柱軸力如下在恒載作用下,第五層G軸柱上端軸力第五層G軸柱下端軸力同理可得第四層G軸柱上端軸力第四層G軸柱下端軸力第3層G軸柱上端軸力第3層G軸柱下端軸力第二層G軸上柱軸力第二層軸下柱軸力第一層G軸柱上端軸力第一層G軸柱下端力邊跨梁左端邊跨右端中跨梁右端最后在活載作用下梁端剪力(H右端)柱軸力計算活載作用下H柱軸力計算恒、活載作用下,梁端剪力A、B柱軸力匯總?cè)缦卤恚海?),(2)表(1)恒載作用下梁端剪力A柱軸力B柱軸力層號=54321表(2)活載作用下梁端剪力柱軸力層號=54321 梁端剪力圖 柱軸力圖 75第四章 內(nèi)力組合第1層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第1層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最大正M及相應(yīng)V最大負M及相應(yīng)V層次控制截面不利內(nèi)力恒載活載左震右震不考慮地震的組合考慮地震的組合SGKSQKSEK(左)SEK(右)++*載+載+最大正M及相應(yīng)V最大負M及相應(yīng)V左震右震左震右震1G右M V H左M V H右M V K左M V K右M V L左M V 跨間MAB00 MBC00 MCD00 第2層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第2層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最大正M及相應(yīng)V最大負M及相應(yīng)V層次控制截面不利內(nèi)力恒載活載左震右震不考慮地震的組合考慮地震的組合SGKSQKSEK(左)SEK(右)++*載+載+最大正M及相應(yīng)V最大負M及相應(yīng)V左震右震左震右震2G右MVH左MVH右MV9292K左MV9292K右MVL左MV跨間MAB00MBC00MCD00第3層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第3層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最大正M及相應(yīng)V最大負M及相應(yīng)V層次控制截面不利內(nèi)力恒載活載左震右震不考慮地震的組合考慮地震的組合SGKSQKSEK(左)SEK(右)++*載+載+最大正M及相應(yīng)V最大負M及相應(yīng)V左震右震左震右震3G右MVH左MVH右MVK左MVK右MVL左MV跨間MAB00MBC00MCD00第4層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第4層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最大正M及相應(yīng)V最大負M及相應(yīng)V層次控制截面不利內(nèi)力恒載活載左震右震不考慮地震的組合考慮地震的組合SGKSQKSEK(左)SEK(右)++*載+載+最大正M及相應(yīng)V最大負M及相應(yīng)V左震右震左震右震4G右MVH左MVH右MVK左MVK右MVL左MV跨間MAB00159MBC00MCD00159第5層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第5層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最大正M及相應(yīng)V最大負M及相應(yīng)V層次控制截面不利內(nèi)力恒載活載左震右震不考慮地震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