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節(jié)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通過實例分析,理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產生的機制,體會人類不合理活動導致生態(tài)破壞而誘發(fā)的嚴重后果。,了解土壤污染物的遷移及檢測方法,體會土壤污染的嚴重性及其防治的緊迫性。、因果推理的方法繪制水體污染災害鏈。,進一步認識、體會氣候變暖的事實、原因及其產生的災難性后果。、“人要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培養(yǎng)
2024-11-18 07:45
【摘要】第四節(jié)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一、自然災害的概念1、定義2、類型3、主要特征4、自然災害的危害地球系統(tǒng)演化過程中的正常事件,卻成為阻礙人類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各種類型的自然災害不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而且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影響社會穩(wěn)定和持續(xù)發(fā)展。5、中國的自然災害
2024-11-18 09:56
【摘要】自然災害的求援與求助教學目標1.結合救災情景的回憶和感覺,歸納災前、災中和災后的救災重點。2.基于災害應急預案的基本目的,理解有針對性的、有計劃的應對某一種自然災害,可以使災害救助得到保障。3.基于災害應急過程,闡述個人應如何服從國家或上級的行動計劃。一、災前準備二、災中應急三、災后恢復引
2024-11-17 19:29
2024-11-18 09:55
【摘要】第四節(jié)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加拿大一支黃花一、自然災害1、概念:是指發(fā)生在地球表層系統(tǒng)中,能造成人們生命和財產損失的自然事件2、分類氣象災害:洪澇、干旱、寒潮、臺風地質地貌: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海洋災害:海嘯、風暴潮生物災害:蝗災、蟲害、生物入侵3、特
【摘要】第二節(jié)剖析自然災害知識與能力:結合實例,簡述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過程與方法:探究自然災害的規(guī)律,學會全面地分析某一具體地點的自然災害。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自然災害的本質,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xiàn)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
2025-01-06 16:20
【摘要】第二節(jié)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展示圖片設置問題,情境導入?1、圖中反映了哪幾種自然災害??2、這種災害的危害有哪些?第二節(jié)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主要內容?什么是自然災害??認識洪水和洪災。?洪災發(fā)生的原因及危害??洪災的防治措施??泥石流的發(fā)生條件?
2025-05-03 04:54
【摘要】選修五第一章《第三節(jié)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學案【學習目標】1.結合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影響地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程度。2.結合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影響受災體的易損程度。3.綜合地圖分析,理解人類活動對災情的“放大”和“縮小”作用。4.確立人與自然共存、用人類知識和智慧降低災情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重點、難點】1、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人類活動影響地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程度2、通過
2025-06-07 23:57
【摘要】欄目導引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考點串講課堂互動考題演練課時達標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欄目導引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考點串講課堂互動考題演練課時達標第一講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欄目導引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考點串講
2025-01-09 13:34
【摘要】第1章章末綜合檢測(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分×20=50分)2021年3月21日,九江德安縣、星子縣等遭到狂風暴雨和冰雹襲擊達半個多小時,一些冰雹直徑達10毫米以上,民房和農作物遭到不同程度損害。據此完成1~3題。1.材料中的災害()A.屬人為災害
2024-12-03 08:52
【摘要】大河灣學校張宏偉第四節(jié)干旱洪水?水災臺風臺風
2025-05-02 13:07
【摘要】高中地理選修5同步練習及解析江西省中南部山區(qū),屬我國丘陵山區(qū),由于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水土流失造成的侵蝕作用嚴重,使得紅土地區(qū)放眼望去一片紅色,故稱為“紅色荒漠”。據此回答1~2題。1.“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是()A.濫伐森林B.開山取石C.過度放牧D.環(huán)境污染2.上述情況反映了人類活動對地表環(huán)境的
2024-12-03 08:58
【摘要】第三節(jié)人類活動與自然災害第一章自然災害概述案例:從砍樹人到種樹人建國之初,作為一名伐木工人,馬永順創(chuàng)造了國內手工伐木的最高記錄,被授予全國特等勞動模范,并多次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他當了34年伐木工人,共砍伐樹木36000棵。1982年他退休后,由于長期讀報學習,他的生態(tài)意
2025-05-11 21:32
【摘要】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教學目標?1.在原有生活常識的基礎上,認識地震和洪水災害中的逃生常識。?2.了解風災自救的重點及遭遇滑坡、泥石流災害及大霧和沙暴天氣應該注意的問題。?3.結合自己家鄉(xiāng)所在地或出行地的情況,說明自救和互救的內涵和重要性。一、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Go)二、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Go)三、其
2024-11-18 01:16
【摘要】教學目標1.從孕災環(huán)境、致災因子、受災體和災情等方面,了解中國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2.深入理解中國是一個人口多、農業(yè)災情重的大國國情。3.學會應用地圖闡述中國自然災害地域分異特點。4.樹立因地、因時的減災區(qū)域觀。一、中國自然災害災種特點①世界上兩個典型災害帶。一是環(huán)太平洋災害帶,處在太平洋板塊
2024-11-17 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