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0— 2020學年度下學期省五校高二 6 月考試 歷史試題 考試時間: 90分鐘 滿分: 100分 命題人:赫麗麗 校對人:唐貴田 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28小題,共 56分) :“西周的封建社會,從縱剖面看,是一個寶塔式結構,王室之下有幾級的封建,從橫切面來看,統(tǒng)治階級中,也存在著以親族血緣為基礎的宗族組織?!边@說明西周社會在政治上 A 具有家國同構、家國一體的特點 B 建立了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中央集權 C 宗族組織與政治系統(tǒng)截然分開 D “天下為家”開始取代“天下為公” ,歷史學家白鋼認為:政治上的表現(xiàn),一是有權就有一切,二是家長制,三是官僚政治;經(jīng)濟上的表現(xiàn),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為其經(jīng)濟基礎,二是以自然經(jīng)濟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產(chǎn)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義,如,天命觀。材料中“有權就有一切“”家長制“”官僚政治“”蒙昧主義“的歷史根源分別是 A 三省六部制、宗法制、中央集權制度、道家思想 B 君主專制、宗法制、中央集權制度、道家思想 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權制度、儒家思想 D 君主專制、宗法制、中央集權制度、儒家思想 ,地主利用佃民 之間的矛盾,用增租轉佃方式試圖增加地租,而佃民則利用地主之間的矛盾,用轉佃他人之田的方式來達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這一斗爭過程中,地租剝削率自然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強調(diào)宋代 A 完成了土地關系的變革 B 封建租佃制的積極作用 C 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D 傳統(tǒng)經(jīng)濟結構發(fā)生改變 —— 《同盛井約》。由此可知當時 A 鹽業(yè)專營制度已被徹底打破 B 資本主義萌芽得到迅速發(fā)展 C 出現(xiàn)了部分近代經(jīng)濟的特征 D 官營企業(yè)主動吸納民間資本 王姓出地基,蔡姓出工本,井出之日,地主每月煎燒柒天半晝夜,蔡姓每月煎燒貳拾貳天半晝夜俟井出大水、火之日為始,蔡姓等煎燒拾壹年為率;倘若出火,亦照股均分 :“如果一定要在中國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與西方科學精神最相近的,我個人認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學足以當之。其依據(jù)是程朱理學主張 A 格物致知 B 心外無理 C 心即理也 D 理在氣中 6. 蔣廷黼說,道光年間的中國人,完全不懂國際公法和國際 形勢,所以他們爭 所不當爭,放棄所不當放棄 文中“放棄 所不當放棄“主要是指 A 五口通商 B 協(xié)定關稅 C 開設工廠 D 公使駐京 :“擬請設立上下議院,無事講求時務,有事集群會議,議妥由總理衙門代奏,外省由督撫代奏??尚姓撸糜?;不可行者,置之。事雖議于下,而可否之權仍操之自上,庶免泰西君民爭權之弊?!睋?jù)此推斷,其中的“上下議院”應是 A 皇帝的隨從顧問 B 國家的權力中心 C 朝廷的咨詢機構 D 政府的執(zhí)行機構 學者分析:“清政府地方勢力在洪楊戰(zhàn)役期中的變化不外兩點:一是督撫取得了軍事上的實權,其勢漸重;二是軍隊由單元體化為多元體?!斑@些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不包括 A 有利于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 B 導致清政府中央集權逐漸弱化 C 成為民國時軍閥割據(jù)的誘因 D 有效遏制了農(nóng)民階級的反抗 1844— 1863年廣州和上海到埠外國船只和噸位變化情況。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鴉片戰(zhàn)爭后 年份 船只數(shù) 噸位數(shù) 廣州 上海 廣州 上海 1844年 306 44 142 099 8584 1849年 331 133 142 357 52 547 1855年 437 127 191 1863年 306 3400 300 500 964 309 A 近代外貿(mào)中心逐漸轉移 B 中國近代經(jīng)濟結構變動 C 上海開放程度高于廣州 D 廣州經(jīng)濟發(fā)展趨于停滯 10. 有學者發(fā)現(xiàn),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對美國體制情有獨鐘,但在《臨時約法》中卻以法國政體為藍本。這一變化表明革命派 A 對三權分立的追求 B 對主權在民的重視 C 對民主共和的維護 D 對革命成果被竊取的無奈 ,西方與中國適成倒置:在歐洲,是由啟蒙而現(xiàn)代化;在中國,則是為現(xiàn)代化而啟蒙,歐洲由啟蒙而現(xiàn)代化是一個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會轉型過程,中國啟蒙運動則是救亡的現(xiàn)代化運動的步驟。據(jù)此可知,導致上述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資本主義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