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創(chuàng)設(shè)情景 引入新知】 某捕魚船從港口 A 航行到港口 B,測得 AB 的距離為 6 千米,在港口 B 卸貨后將繼續(xù)向港口 C航行,但此時船員發(fā)現(xiàn)儀表壞了,將不能測量距離,如果船上有測角儀,測得 60B?? ? , 45C?? ? ,我們能否幫他計算出 AC 的距離 這個問題可以抽象為什么樣的數(shù)學(xué)問題? BAC?6 DCBA 這是一個實際問題,我們可以將此轉(zhuǎn)化為數(shù)學(xué)問題: “如上圖,在△ ABC 中 ,已知 60B?? ? ,45C?? ? , AB = 6 千米,怎樣才能求出 AC 的長度呢? ” 【探索問題 形成概念】 在初中,我們已學(xué)過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來探討直角三角形中,角與邊的等式關(guān)系 . 如圖,在 Rt ABC? 中,設(shè) BCa? , ACb? , AB c? ,根據(jù)銳角三角函數(shù)中正弦函數(shù)的定義,有sina Ac? , sinb Bc? ,又 sin 1 cC c?? ,則 sin sin sina b c cA B C? ? ?, 從而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 sin sin sina b cA B C??。 那么對于任意的 三角形,以上關(guān)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我們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兩種情況: (證法一)如圖,當(dāng) ABC? 是銳角三角形時,設(shè)邊 AB 上的高是 CD ,根據(jù)任意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有 sin sinCD a B b A??,則 sin sinabAB? , 同理可得 sin sincbCB? , 從而 sin sin sina b cA B C??. (證法二):過點 A 作 j AC? ,如圖: 思考 是否可以用其它方法證明這一等 式?由于涉及邊長問題,從而可以考慮用向量來研究這個問題。 DCBAC B A 由向量的加法可得 AB AC CB??,則 ? ?j AB j AC CB??, 所以 j AB j AC j CB?? , ? ? ? ?00c os 90 0 c os 90j A B A j CB C? ? ? ?. 所以 sin sinc A a C? ,即 sin sinacAC? 同理,過點 C 作 j BC? ,可得 sin sinbcBC? , 從而 sin sin sina b cA B C??. 類似可推出,當(dāng) ABC? 是鈍角三角形時,以上關(guān)系式仍然成立。 從上面的研探過程,可得以下定理 : 在一個三角形中,各邊和它所對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sin sin sina b cA B C??. 正弦定理指出了任意三角形中三條邊與對應(yīng)角的正弦之間的一個關(guān)系式 .由正弦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單調(diào)性可知,正弦定理非常好地描述了任意三角形中邊與角的一種數(shù)量關(guān)系 . 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個角 A,B,C 和它們的對邊 a,b,c 叫做三角形的元素 .已知三角形的幾個 元素求其他元素的過程叫做解三角形 . 分析正弦定理可知,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任意兩個角和一邊,由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可以計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角,并由正弦定理計算出三角形的另兩邊。如下例: 【例題】在 ?ABC 中,已知 ?A , ?B , ?a cm,解三角形。 【思路】直接用正弦定理在解三形,還有三角形內(nèi)角和為 180176。求解 . 【答案】根據(jù)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 0180 ( )? ? ?C A B 0 0 0180 ( )? ? ? ? ; 根據(jù)正弦定理, 00s i n 4 2 .9 s i n 8 1 .8 8 0 .1 ( )s i n s i n 3 2 .0? ? ?aBb c mA ; 根據(jù)正弦定理, 00s i n 4 2 .9 s i n 6 6 .2 7 4 .1 ( ) .s i n s i n 3 2 .0? ? ?aCc c mA 【反思】已知兩角和任意一邊,求其他兩邊和任意角,由于兩角已知,故第 三個角確定,進(jìn)而三角形唯一,所以解是唯一的。 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任意的兩邊與其中一邊的對角,應(yīng)用正弦定理,可以計算出另一邊的對角和正弦值,進(jìn)而確定這個三角形其他的邊和角。如下例: 【例題】在 ?ABC 中,已知 20?a cm, 28?b cm, 040?A ,解三角形(角度精確到 01 ,邊長精確到1cm)。 【思路】已知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解三角形問題 .可結(jié)合正弦定理和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