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認識運動?學習目標:1、理解質點的概念,通過對質點的認識,掌握物理學中的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科學抽象,理想化模型。2、理解參考系和坐標系的概念,明確描述機械運動必須選取參考系。3、理解參考系選取的不同,對物體運動的描述不同一、常見的運動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各式各樣運動著的物體。
2024-11-18 09:27
【總結】第二節(jié)時間位移目標導讀1.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含義以及它們的區(qū)別,知道在實驗室中測量時間的方法.2.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3.知道矢量、標量的概念,知道二者在計算方法上的不同.預習梳理1.時間和時刻(1)時刻:指某一,與鐘
【總結】四、摩擦力一、教學目標1、知道滑動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會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2、會運用公式F=μFN進行計算,知道動摩擦因數(shù)與什么有關。3、知道靜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會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掌握求靜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知道最大靜摩擦力的概念。二、重點難點1、重點: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的確定。
2024-11-19 22:29
【總結】第六節(jié)超重和失重目標導讀1.通過實驗認識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理解產(chǎn)生超重、失重現(xiàn)象的條件和實質.2.進一步熟練掌握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預習梳理1.超重物體有豎直向上的時,它對懸掛物的拉力(或對支持物的壓力)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超重.2.失重物體有豎直向下的加
2024-11-17 06:43
【總結】功教學目標?結合實例知道機械功的概念。?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知道如何簡單的計算功。?理解功的原理。引入:?生活中的功的含義豐富,有“貢獻”、“成效”的意思。而力學里所說的“功”,吸收了“成效”的意思,但是它還具有其他特殊的含義。?力學中的“功”的含義是什么呢?請同學閱讀P100
2024-11-17 12:31
【總結】摩擦力考點自清一、滑動摩擦力: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的時候,會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總是起著阻礙物體間的作用.:①相互接觸且;②有;③.: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成正比,
2024-11-18 00:33
【總結】摩擦力1.摩擦力定義:兩個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fā)生,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阻礙2.滑動摩擦力(1)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
2024-11-17 05:43
【總結】動能勢能第二節(jié)動能勢能能的定義:——一個物體能夠對其他物體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功和能的關系——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當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做功后,它的一部分能量就轉移到了這個物體上,因此,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和傳遞的過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發(fā)生轉化。風力發(fā)電站
2024-11-17 06:41
【總結】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第1課時)如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控制變量法與位移和時間有關⑴、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甲用10秒跑完全程,運動員乙用11秒跑完全程,比較誰跑得快?⑵、汽車A在2h內行駛80km,汽車B在2h內行駛180km,比較哪輛車跑得快?⑶、汽車B和運動員甲哪個跑得更快些呢??為了比較質點運動快慢,物量學
2024-11-17 23:45
2024-11-18 12:19
【總結】摩擦力人能在地上行走而不是一步一滑,是因為人與地面存在摩擦;行駛的自行車要停下來,需要剎車,也是因為閘皮與輪圈之間有摩擦;琴弓在琴弦上拉動,奏出美妙的音樂,也是因為摩擦……在自然界,摩擦無處不在。摩擦力——當相互接觸且相互擠壓的物體之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
【總結】(3)連接體問題一、牛頓第二定律二、突變類問題(力的瞬時性)三、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2)超重與失重狀態(tài)的分析四、牛頓定律應用(1)基本方法(4)臨界和極值問題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相同.:F=ma3、對牛
2024-11-17 12:32
【總結】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之二飛向太空?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lián)發(fā)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lián)載人宇宙飛船“東方一號”成功繞地球一圈,加加林成為踏入太空第一人?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將兩名宇航員送上月球,實現(xiàn)了人類的登月夢想?1971年和1973年,前蘇聯(lián)
【總結】摩擦因數(shù)μ1.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一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左側栓有一細軟線,跨過固定在木板邊緣的滑輪與一重物相連。木塊右側與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在重物牽引下,木塊在木板上向左運動,重物落地后,木塊繼續(xù)向左做勻減速運動,圖2給出了重物落地后,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一些點,試根據(jù)給出的數(shù)據(jù),求木塊與木板間的摩擦因數(shù)μ。要求寫出主要的運算過程。結果保留
2024-12-08 22:52
【總結】第三章研究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第一節(jié)研究形變與彈力的關系本章簡介?本章的研究對象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作用--力.?本章內容可以簡單的概括為:兩個力(彈力、摩擦力),一個定則(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一個條件(共點力的平衡條件),一個規(guī)律(牛頓第三定律)。?學習方法: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認真探討,積極思
2024-11-17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