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鉆研教學業(yè)務,銳意進行新課程的改革,使教學質量始終保持優(yōu)良狀態(tài),而且課題教學生動活潑,深受學生的喜愛。朱老師所擔任的學科教學質量扎實,在每次的學科質量抽測和各種競賽中,都獲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課余,朱老師孜孜不倦地堅持寫教學隨筆,進行課題研究,至今為止一共撰寫了二三十篇論文、案例和研究報告,其中《愛的教育》、《三情教學》、《于陽光同行》等多篇教學隨筆發(fā)表于舟山晚報教育周刊上,論文《不落下一只“雛兒”》、《環(huán)境教育重在教“心”》、《One is white, one is black》和《從說到做有幾步》獲得普陀區(qū)一等獎或舟山市二等獎,還有多篇論文獲得區(qū)二、三等獎。自工作以來,朱老師有6次被評為校級先進工作者,二次被評鎮(zhèn)級先進工作者,3次被評為鎮(zhèn)級優(yōu)秀輔導員。雖說已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是這些絕不是朱荷燕老師的目標,她堅信:人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情,要做好和干精這件事情,努力付出幾十年才行!徐玲佳 1984年12月出生,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2000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平湖師范,學校后并入嘉興學院,劃分在初等教育專業(yè)。2005年畢業(yè),至今在秦山鎮(zhèn)中心小學參加工作。秦山中心小學占地30015平方米。建筑面積11443平方米,綠化面積6906平方米。學校以“讓農村的孩子也享受優(yōu)質教育”為辦學宗旨,初步形成“德育工作,藝術教育,健康教育和現代化教育技術運用”四大亮點,先后被授予“浙江省示范性小學,浙江省標準化小學,嘉興市文明單位,嘉興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和嘉興市新一輪中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示范學?!钡葮s譽稱號。秦山鎮(zhèn)中心小學已成為全縣農村教育的窗口學校。本人現任秦山小學團支部書記、語文教研組長。在學校舉行的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武中多次取得一、二等獎的好成績,教學設計比武中獲得一等獎,還曾代表學校參加了縣里的比賽,獲得二等獎。攥寫的論文多次在校級獲獎,心理學論文獲得縣級二等獎,輔導員論文獲得縣級一等獎等。由于工作踏實認真,先后獲得過“縣優(yōu)秀輔導員”“優(yōu)秀團干部”“工會積極分子”等稱號。范水萍 浙江省江山市地山崗小學。地山崗小學坐落于地山崗村(原205國道旁),地處環(huán)境優(yōu)雅,學校周邊有8個自然村,總人口近萬人。加上國道旁有民營企業(yè)30多家,他們的子女基本上在地山崗小學就讀。近幾年來在政府和各級領導的支持和關心下,學校的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校園面貌不斷煥新,教育設備不斷完善。三年來學校先后獲得了江山市農村改廁先進單位、江山市平安校園、江山市文明單位、江山市花園式單位。學校堅持以“學生喜歡、教師愉悅、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辦學目標;“以人為本、以法治校”的管理理念;以“文明、勤奮、活潑、創(chuàng)新”為校訓;以“快樂學習、展現自我”為學風,認真落實上級教育部門提出的“輕負擔、高質量”的教育要求。我于2000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浙江省衢州師范學校,學校后與浙江工業(yè)大學浙西分校,衛(wèi)校等四所學校合并成立了衢州學院,劃分在教育系初等教育專業(yè)。2005年大專畢業(yè),并于八月分配到江山市地山崗小學,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擔任校少先隊輔導員并獲得不錯的業(yè)績:每年指導學生編排元旦匯演的節(jié)目均獲得一二等獎,指導同學所攥寫征文分別獲得了江山市二、三等獎。應曉玲 女,29歲,小學高級教師。2000年畢業(yè)于上虞師范,至今工作于上虞市瀝海鎮(zhèn)小。拜省特級教師經建美為師,歷任學區(qū)品德教研大組長,市品德評價小組成員。開設市級公開課五節(jié),比武課獲上虞市一等獎三次,獲紹興市品德“新生代”教師教學比武二等獎,課例《動物、植物和我們》獲全國首屆新課程優(yōu)秀課例評比二等獎。撰寫論文多次獲上虞市一等獎,三次在紹興市獲獎,多篇論文在《小學德育》、《學習方法報》上發(fā)表。多次被評為鎮(zhèn)專業(yè)業(yè)績優(yōu)勝獎,被評為上虞市教壇新秀,上虞市綜合先進個人,德育先進工作者。一直以“勤勤懇懇工作,踏踏實實做人”要求自己,認真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愿意在鐘愛的教育事業(yè)中,默默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绢I雁心聲】走 進 寧 大 杭州采二教育集團筧橋小學 梁燕紅今天,我背著行囊,離開家鄉(xiāng)——杭州,獨自乘車2小時來到這里——寧波,走進這所洋溢著清新空氣的校園——寧波成人教育學院。雖然難免有幾分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牽掛,但是那種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對新領域的挑戰(zhàn)更多地充斥著我的心靈。晚上,第一次學員活動在融洽、溫馨的氣氛中進行。通過兩次分組活動,我很快地認識了來自不同縣區(qū)的學員,也就是我將朝夕相處兩個月的同學。雖然我們來自浙江省的各個不同地方,可是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更好地開展小學德育工作而聚在一起。與志同道合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