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因為平拋運(yùn)動的加速度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 g ,所以做平拋運(yùn)動的物體在任意相等時間間隔 Δ t 內(nèi)的速度改變量 Δ v = g Δ t 相同,方向恒為豎直向下,如圖所示. 2.如圖所示,三個小球從同一高度處的 O點(diǎn)分別以水平初速度 v v v3拋出,落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分別是 A、 B、 C, O′ 是 O在水平面上的射影點(diǎn),且O′ A∶ O′ B∶ O′ C= 1∶ 3∶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v1∶ v2∶ v3= 1∶ 3∶ 5 B.三個小球下落的時間相同 C.三個小球落地的速度相同 D.三個小球落地的動能相同 AB 例 :甲乙兩球位于同一豎直線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 h, 如圖,將甲乙分別以速度 v1和 v2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 ,下列條件中有可能使乙球擊中甲球的是( ) A、同時拋出,且 v1v2 B、甲遲拋出,且 v1v2 C、甲早拋出,且 v1v2 D、甲早拋出,且 v1v2 D 【例 1 】 ( 201 2 江蘇單科 ) 如圖所示,相距 l 的兩小球 A 、B 位于同一高度 h ( l , h 均為定值 ) .將 A 向 B 水平拋出的同時,B 自由下落. A 、 B 與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變,豎直分速度大小不變、方向相反.不計空氣阻力及小球與地面 碰撞的時間,則 ( ) A . A 、 B 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決于 A 的初速度 B . A 、 B 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會相碰 C . A 、 B 不可能運(yùn)動到最高處相碰 D . A 、 B 一定能相碰 AD ( 2022 上海單科 ) 如圖,斜面上 a 、 b 、 c 三點(diǎn)等距,小球從 a 點(diǎn)正 上方 O 點(diǎn)拋出,做初速為 v0的平拋運(yùn)動,恰落在 b 點(diǎn).若小球初速變?yōu)?v ,其落點(diǎn)位于 c ,則 ( ) A . v0 v 2 v0 B . v = 2 v0 C . 2 v0 v 3 v0 D . v 3 v0 解析 A 如圖所示, M 點(diǎn)和 b 點(diǎn)在同一水平線上, M 點(diǎn)在 c 點(diǎn)的正上方.根據(jù)平拋運(yùn)動的規(guī)律,若 v = 2 v0,則小球落到 M 點(diǎn).可見以初速 2 v0平拋小球不能落在 c 點(diǎn),只能落在 c點(diǎn)右邊的斜面上,故只有選項 A 正確 . 2 .平拋運(yùn)動的兩個重要推論 推論 Ⅰ :做平拋 ( 或類平拋 ) 運(yùn)動的物體在任一時刻任一位置處,設(shè)其 末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 α ,位移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 θ ,則 t a n α = 2 t a n θ . 證明:如圖所示,由平拋運(yùn)動規(guī)律得: t a n α =v ⊥v 0=gtv 0, t a n θ =y(tǒng)x=12gt2v 0 t=gt2 v 0,所以 t a n α = 2 t a n θ . ? 如圖所示, P是水平面上的圓弧凹槽.從高臺邊 B點(diǎn)以速度 v0水平飛出的小球,恰能從固定在某位置的凹槽的圓弧軌道的左端 A點(diǎn)沿圓弧切線方向進(jìn)入軌道.O是圓弧的圓心, θ1是 O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 θ2是 B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則 ( ) A. cot θ1tan θ2= 2 B. tan θ1tan θ2= 2 C. cot θ1cot θ2= 2 D. tan θ1cot θ2= 2 解析 B 【例 2 】 圖中 AB 為斜面, BC 為水平面,從 A 點(diǎn)以水平速度 v0拋出一小球,其落點(diǎn)到 A 的水平距離為 x1;從 A 點(diǎn)以水平速度 3 v0拋出小球,其落點(diǎn)到 A 的水平距離為 x2,不計空氣阻力,則 x1∶ x2可能等于 ( ) A . 1 ∶ 3 B . 1 ∶ 6 C . 1 ∶ 9 D . 1 ∶ 12 【正確解答】 若小球兩次都落至斜面,則 x = v0t , y =12gt2,t an θ =y(tǒng)x,解得 t =2 v0t an θg, x =2 v20t an θg,所以 x1∶ x2= 1 ∶ 9 ;若小球兩次都落至水平面,則下落高度都為 A 點(diǎn)距水平面的高度,所以運(yùn)動時間相等,由 x = v0t 知 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