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理緩沖的過程。這才是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果我們怕孩子傷心難過而幫他避開本該由他經(jīng)歷的挫折和鍛煉,那我們同時也擋掉了他在挫折和困難中成長出來的堅毅和力量。給他們足夠的愛和自由,這樣,孩子一定會展現(xiàn)他們最好的自己。看完之后,其中的很多故事讓我感觸很深,發(fā)現(xiàn)值得學習的東西也很多!我覺得這些故事都是從教師的身邊出發(fā),由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普遍的觀點及頗具爭議的問題入手,獨具觀點,總能道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對我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和借鑒作用。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等方面非常重要的手段。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一個國家有多少比例具備高閱讀能力的孩子,決定了該國家在未來全球經(jīng)濟中擁有多少世界級的知識工作者。因此不但家長需要在家庭教育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肩上的擔子更是很重,日常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保證孩子的閱讀量和閱讀面。而從今年的中高考考題中也折射出這樣一種現(xiàn)象:語文成為眾科之王,所有科目都將增大閱讀的分量。閱讀過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思考,積累的習慣。引導孩子做好讀書筆記,筆記不在多,貴在有感而發(fā),這種批注的習慣對語文學習至關重要。班中有這樣一名女生,平常的語文成績比不是很突出,但是酷愛讀書而且積累了一本本的好詞好句,每到期末考試中總是會給老師一個驚喜。中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自己閱讀的能力,作為老師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有在書籍的類型上為學生把好關。以前總感覺思考著是痛苦的、孤獨的,甚至是茫然的,但讀了這本書后,我的這種感覺變了,當你冥思苦想,而眼前豁然開朗時,心中是何等的喜悅、快樂呀,才突然發(fā)覺思索著讓人充實、快樂、自信。所以就讓我們抱著“一切為了學生”的信念,切實地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己,有效地進行角色轉換,那么我們一定會邁著扎實、堅定的步伐走進新課程,達到幸福教育的理想效果。上交前刪掉紅色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