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務樓 U U U U O E E O E O I I E I I A A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26 主講 段鷹 作業(yè)單位非物流相互關系表的構造: 基本思路 —— 根據(jù)經(jīng)驗確定作業(yè)單位非物流相互關系 密切程度后 , 利用與物流相關表相同的表格形式 , 建 立非物流相互關系表 。 求出合成的相互關系 —— 綜合作業(yè)相互關系 , 然后從各作業(yè)單位之間的綜合相互關系出發(fā) , 實現(xiàn)各作業(yè)單位的合理布置 。 ( 2) 綜合相互關系計算 —— 根據(jù)作業(yè)單位對之間物流與非物流關系等級的高低進行量化 , 并加權求和 , 求出綜合相互關系 。 30 主講 段鷹 示例:液壓轉向器作業(yè)單位綜合相互關系計算表 關系等級 物流關系 加權值: 1 非物流關系 加權值: 1 綜合關系 作業(yè)單位對 分數(shù) 等級 分數(shù) 等級 分數(shù) 等級 1 2 A 4 A 4 8 A 1 3 I 2 I 2 4 I 1 4 I 2 I 2 4 I 1 5 U 0 U 0 0 U 1 6 U 0 U 0 0 U ?? ?? 示例中須計算 55對作業(yè)單位,計算分數(shù)在 1— 8之間,由此得綜合相 互等級劃分表如下: 總分 關系等級 作業(yè)單位對數(shù) 比例( % ) 8 A ( 絕對 重要 ) 2 5~7 E ( 特別 重要 ) 4 3~4 I ( 重要 ) 7 3 1~2 O ( 一般 ) 11 0 U ( 不 重要 ) 26 1 X ( 不 希望 ) 5 31 主講 段鷹 建立作業(yè)單位綜合相互關系表(示例) 設備維修車間 作業(yè)單位名稱 原材料庫 鑄造車間 熱處理車間 機加工車間 精密車間 半成品庫 組裝車間 性能實驗室 成品庫 辦公、服務樓 U U O U O E E I E O I I E I I A A O U U U U U U I O U I O U O X U U U U U X U U O O O X U X U U X U U O U U U 32 主講 段鷹 七、作業(yè)單位位置相互關系分析 在 SLP中 , 設施布置并不直接去考慮各作業(yè)單位的占地面積和幾何形狀 , 而是從作業(yè)單位間相互關系密切程度出發(fā) , 安排各作業(yè)單位之間的相對位置 , 關系密切等級高的作業(yè)單位之間距離近 ,等級低的距離遠 。 怎么辦 ? 引入綜合接近程度的概念 —— 某一作業(yè)單位綜合接近程度等于 該作業(yè)單位與其他所有作業(yè)單位間量化后的關系密切等級之和。 33 主講 段鷹 作業(yè)單 位代號 1(原材料庫) 2(鑄造車間) 3(熱處理) 4(機加工) 5 (精密車間) 6(標準件庫) 7(組裝車間) 8(試驗室) 9(成品庫) 10(辦公樓) 11(維修車間) 1 A / 4 I / 2 I / 2 U / 0 U U U U U U 2 A / 4 U E/ 3 X/ ( 1 ) U U X U X O 3 I / 2 U I O / 1 U U X U X O 4 I / 2 E/ 3 I / 2 E/ 3 I / 2 U U U O O 5 U / 0 X O / 1 E E U U U O O 6 U / 0 U U I E A U U U U 7 U / 0 U U U U A A O I O 8 U / 0 X X U U U A E I U 9 U / 0 U U U U U O E O U 10 U / 0 X X O O U I I O O 11 U / 0 O O O O U O U U O 綜合接近程度 8 5 4 14 8 9 12 7 5 6 6 排序 5 9 4 1 4 3 2 6 10 7 8 如何計算綜合接近程度: 將作業(yè)單位綜合相互關系表變換成類似于從至表一樣的 三角矩陣,然后量化關系等級。 按各作業(yè)單位綜合接近程度的高低排序,找出綜合接 近程度最高的布置在中心位置;依次處理作業(yè)單位對。 …… 最后重點調整 X級作業(yè)單位對的相互位置 示例 ( 1)找出綜合接近程度最高的作業(yè)單位,是 4(機加工車間),將其布置 在中心位置; ( 2)找出 A級作業(yè)對: 1—— 2, 7—— 8,其綜合接近分值排序為 2,因 7和 4關系為 U, 故考慮 1和 4關系為 I, 由此畫出 A級關系位置圖。 標準面積法:采用某種工業(yè)標準求得所需的面積 。 比率趨向預測法:將過去各個時期每臺設備 、 每個工時或每個單位的面 積作為基礎 , 按未來產(chǎn)量和人員的發(fā)展預測要求 , 按比例擴大來設定面積 。 調整的方式 , 可以是壓縮某些不很重要的面積 、 也可以進行新的組合 。 37 主講 段鷹 八、布置修正 所謂修正條件 , 是指諸如運輸方式 、 貯存設備 、 場地環(huán)境 、 人的要求 、 廠房特性 、 輔助設施和管理控制等具體因素 。 在進行布置設計時 , 需要加以考慮 。 例:精密車間應遠離鍛造車間 鑄造車間應處在背風之處 38 主講 段鷹 九、布置方案的評價與選擇 布置方案的評價常常從經(jīng)濟因素和非經(jīng)濟因索兩個方面進行 , 經(jīng)濟評價可以采用費用對比法等 , 非經(jīng)濟因素評價可以采用優(yōu)缺點比較法和加權因素法等 。 至于比較哪些指標最好 , 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 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采用 SLP法進行工廠布置 , 就是對各作業(yè)單位之間的相互關系做出分析 , 包括物流的和非物流的相互關系 , 經(jīng)過綜合 , 得出各作業(yè)單位綜合相互關系表 。 將作業(yè)單位實際面積與位置圖相結合 , 得出作業(yè)單位面積相關圖 通過修正 , 得出可行的布置方案 最后通過評價選優(yōu) , 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