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微雕需要放大鏡只有4厘米喲!真的很小呀!你看得清嗎?作者簡介魏學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逗酥塾洝愤x自清朝人張潮編輯的《虞初新志》。核舟圖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wéi)宮室、器皿、人
2025-07-03 02:18
2025-07-03 15:49
【摘要】(1007-1072)()文學家、史學家,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字(),自號(),晚年又號()。謚號文忠。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六一詞》等。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宋醉翁六一居士
2025-07-01 13:53
【摘要】你覺得王叔遠的雕刻技藝可用哪個詞來形容?(可用從課文中找原詞,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詞)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了王叔遠雕刻技藝的高超呢?小結:王叔遠能用直徑不滿一寸的桃核,雕刻這么多人物、器具,且各有各的情態(tài),技藝確實不一般。所以作者最后由衷地發(fā)出了贊嘆“技亦靈怪矣哉!”讓我們向這位了不起的雕刻大師致敬
2025-07-01 13:52
【摘要】賣油翁北宋?歐陽修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在政治和文學上頗負有盛名。后人將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從造字法來說“忿”是指心緒像一根繩子
2025-06-27 08:04
【摘要】為宮室、器皿、人物罔不因勢象形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其兩膝相比
【摘要】《社戲》魯迅你知魯迅有多少?魯迅,浙江紹興人,原名_____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被稱為我們國家的_____我們在六年級學過他的_____周樹人“民族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歸省行輩不憚絮叨怠慢攛掇鳧水潺潺
2025-06-26 23:42
【摘要】賣炭翁白居易賣炭翁[唐]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2025-07-05 13:49
【摘要】無題李商隱作者介紹: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子。政治上一生很不得意。他是晚唐駢文的代表作家。其駢文屬對工整,用詞精切,疏密相間,氣韻自然。他的無題詩很出名,詩中洋溢著很美的意境。?全詩的“眼”是哪個字??你是如何理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
2025-07-02 13:29
【摘要】天目【明】袁宏道?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他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在文學上創(chuàng)立了“性靈說”。?他與其兄弟(宗道、中道)創(chuàng)設了“公安派”,在小品、散文的創(chuàng)作上對后世有一定的影響。?本文選自《袁宏道集箋?!诽炷俊久鳌吭?/span>
2025-06-30 19:31
【摘要】周處《世說新語》?編撰者:劉義慶,南北朝人,文學家。?《世說新語》是我國著名的筆記小說之一。這部書記錄了從漢末到東晉士大夫階層的一些遺聞軼事,反映了當時社會上一些上層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況,可以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雛形。周處形象?《晉書·周處傳》記載,周處在做御史中丞時,糾察彈劾
2025-07-05 14:07
【摘要】第四單元橫江詞李白海神東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浪淘沙劉禹錫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白洋潮張岱觀察視點描寫潮水變化的語句立塘上稍
2025-07-03 12:07
【摘要】黃河壺口瀑布宜川縣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梁衡我們就通過梁衡的文章來領略這“天下黃河一壺收”的壺口瀑布。天下黃河一壺收教學目標:?1、積累并運用詞語。?2、通過朗讀感受壺口瀑布聲如奔雷的磅礴氣勢。?3、兩次到壺口季節(jié)不同、感受不同,課文是怎樣描繪的壺口瀑布特點的。?4、品位文章寫景寄
2025-06-28 00:27
【摘要】白冰合作學習為了進一步感受云的自由和幸福,請同學們自讀詩歌,圈畫關鍵詞句來體會。小組合作討論組員圈畫的詞句的表達效果。如果你是云,你希望變成什么?請你展開豐富的想象模仿詩中的句子形式另寫一段詩歌你有沒有“機器娃娃“的煩惱?談自己對此的想法。
2025-06-30 19:27
【摘要】牛漢牛漢,原名史成漢,山西人,蒙古族。命運坎坷。1940年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1946年曾因參加學生運動被捕入獄,出獄后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他以自己富于民族和革命激情的反抗侵略、呼喚民主的歌聲,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新中國成立后,他迅即投身抗美援朝前線。近半個世紀來,我們的祖國經(jīng)歷了翻天覆地的變革,詩人是時代敏感的神經(jīng),最能敏銳地感受到歷史的陣痛,
2025-07-05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