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蘭亭集序王羲之王羲之(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也稱為“王右軍”、“王會稽”。出身名門望族,酷愛書法。被后世尊為“書圣”,唐太宗稱贊他的書法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其行書《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傳世書跡除《蘭亭集序》外,還有《喪亂帖》、《孔侍中帖》。
2024-12-06 21:54
【摘要】蘭亭集序教學目標1、認識作者對人生悲歡無常、終歸于盡的深沉感慨。2、掌握“修、期、之、臨、所(所以)”等詞的意義和用法。3、了解書序體裁的特色,學習本文在寫景方面的特點。4、理清課文線索,了解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感情。教學重點1、理清課文線索,了解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感情。2、掌握“修、期、之、臨、所(所以)”等詞的意義和用法。3、歸納“之”的意義和用法。
2025-05-26 23:45
【摘要】蘭亭集序同步練習1一、基礎部分(每小題2分,共20分)1.下面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序”也作“敘”,是介紹評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后也用作贈序體文章的名稱,如柳宗元的《送薛存義序》。還有一類宴集序,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B.曹操三父子、陶淵明、陳壽、班固、范曄等,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文學家。
2024-12-18 14:22
【摘要】第8課蘭亭集序作者:王羲之2蘭亭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書法家、文學家。東晉瑯邪臨沂人,世居會稽山陰。出身于士族名門,是東晉政治家王導的從子。青年時期有美譽,朝廷召他為侍中、吏部尚書,都辭謝不就。后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
【摘要】第8課蘭亭集序作者:王羲之2出紹興市區(qū),沿著山陰路(古之“山陰道”)向西南而行,經13公里之路程,來到蘭渚山下,一個如今占地面積30715平方米的書法圣地蘭亭就展現在面前了。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種過蘭草,漢代時于此又設過驛亭,“蘭亭”一名便由此而生。君民碑父子碑祖
【摘要】第一篇:蘭亭集序教案 蘭亭集序教案2011年1月 《蘭亭集序》教案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①理清課文線索,了解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②了解書序體裁的特色,學習本文在寫景方面的特點。 ...
2024-11-09 17:00
【摘要】第一篇:《蘭亭集序》教案 《蘭亭集序》教案 ————孔政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背誦全文,提高誦讀文言文的能力,培養(yǎng)語感;學會比較,質疑與思考。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的特...
2024-11-09 12:52
【摘要】蘭亭集序教案 一、指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悟作者對人生重大問題的深切感慨。 二、指導學生體會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的寫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三、指導學生品味本文精練優(yōu)美、樸素清...
2025-04-05 13:02
【摘要】語文備課大師語文備課大師《蘭亭集序》教案5教學目的1、知識與技能:了解序文的寫作特點,掌握實詞“修、期、致、臨、次”的意義。2、過程與方法:在反復的朗誦中,品味文中精練優(yōu)美、樸素清新的語言,理清課文內容層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觀。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欣賞文中描繪的自然美,學會關愛自然,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
2024-12-12 02:48
【摘要】《蘭亭集序》教案 《蘭亭集序》教案篇1教學要點: 1、有感情地誦讀全文,并能背誦 1、體會作者由樂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學要求: 一、導入課文 書法是中國的國粹,...
2024-12-06 00:41
【摘要】第8課《蘭亭集序》一、基礎知識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正確的一組是()A.虛誕.(dàn)癸.丑(kuí)萬殊.(shú)峻.嶺(jùn)B.殤.子(shāng)會稽.(jī)形?。?há
2024-12-17 21:58
【摘要】高一《蘭亭集序》說課稿 高一《蘭亭集序》說課稿 高一《蘭亭集序》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蘭亭集序》是普通高中必修一冊第二單元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為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山水游記不只...
2024-12-07 02:24
【摘要】第一篇:蘭亭集序經典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普通高中◎語文②必修蘭亭集序 王羲之 教案A 教學目標 1.積累整合文言知識,掌握文言文閱讀的方法。 2.了解時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認識作者在...
2024-11-09 14:36
【摘要】第一篇:蘭亭集序教案誦讀 《蘭亭集序》教案 課程標準: 1、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
【摘要】第一篇:蘭亭集序講課教案 《蘭亭集序》教案 新疆農大附中 授課教師:許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修、期、致、臨、次”等文言詞語。 。 、經過的基礎上,進一步感悟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
2024-11-09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