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個生字,由學生自己想辦法認讀。練習作了很大改進,加強了參與性,增加了趣味性,有拼一拼、貼一貼、畫一畫、涂一涂、做一做、演一演等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生在游戲中、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學習。針對我國地域遼闊、經濟文化發(fā)展不平衡的實際情況,教材內容兼顧城鄉(xiāng),難度適中,為教師和學生留有選擇、拓展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如語文園地中鼓勵學生識記常見姓氏和同學的姓氏,鼓勵學生認識牌匾字,引導他們有意識地識記身邊的漢字。為此我們一年級的語文教師在參加新課程教材的培訓中,深入學習課程標準,認真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為了能更好地開展今后的語文教學工作,現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如下:一、教學對象分析本班共有學生29人,他們的年齡多為6周歲。除此,他們接受學前教育也參差不齊。由于在幼兒園里對識字、故事的學習沒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因此,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是極其微薄的,他們不具備拼讀,閱讀文章能力。但是,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他們已能運用簡單的一些詞語進行普通話交流。他們初入學,早上來學校還不能自覺進教室進行早讀,上課習慣不好,像讀幼兒園一樣,小動作極多,不能專心聽講,也不愿思考。但是,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較高,能很早來到學校,個個都還很有禮貌,能跟老師問好,回去能跟老師道再見,能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相信不久,他們能很快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班內也有一些這樣的學生,他們還無法轉變自己的真正身份,還像幼兒園里一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上課積極性不高,小動作多,愛聽就聽,不愛聽就做小動作,學習興趣不濃,習慣不好,但他們還是孩子,初入學兒童,可塑性很大,相信他們能學好語文。教材的開頭是入學教育,用四幅圖,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了解學習常規(guī)。而后是識字(一)、10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20篇課文分作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系。此外,全冊設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使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全冊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寫其中100個筆畫簡單的字。漢語拼音、識字、閱讀、口語交際的編排,都注意遵循兒童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教材的各個部分都體現了主動學、玩中學的編排意圖。針對我國地地域遼闊、文化教育發(fā)展不平衡的國情,本冊教材內容兼顧城鄉(xiāng),難度適中,分量適當,為教師、學生留有拓展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識字量很大,學生接受的學前教育參差不齊,教學中有一定的難度。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字寫得正確、端正、整齊。(三)、閱讀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四)、口語交際學說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說普通話的習慣。能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認真學習學科《課程標準》,全面、正確領會新課程改革理念,建立新的教學觀念,做好相關的39。教學資源方面。如:在班級中布置“圖書角”或“課外閱讀天地”等,準備一些課外拼音讀物供學生閱讀;鼓勵學生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等途徑進行環(huán)境識字等,鞏固漢語拼音,增加識字量,培養(yǎng)閱讀興趣。繼續(xù)認真履行《蒼南縣中小學教學工作規(guī)范》,按要求規(guī)范地備課、上課和改作。努力抓好識字、寫字、朗讀、聽說等常規(guī)教學訓練,精練指導方法,保證訓練時間,促進習慣養(yǎng)成,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整體地發(fā)展。改變學生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組織研究性學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根據學生個性、成績、興趣、特長等實際情況調整并固定好小組。拼音教學方面。通過穿插游戲、編兒歌等形式,讓學生在動中學、趣中學。識字教學方面。寫字方面要讓學生學習正確地執(zhí)筆、寫字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緊扣詞句訓練,充分利用插圖和其他直觀教學的方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谡Z交際方面。平時教學注意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聽說機會,激發(fā)學生說的愿望,及時糾正語病。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對“活動”、“做一做”之類的題目,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能把自己做過的游戲說出來,交流感受,學習提問。培養(yǎng)說話大方、聽話認真的習慣。關心身邊的事情,能勇于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能較清楚地向別人介紹自己拼圖的內容和方法,并能夸夸自己和別人的合作。第十六周 《該怎么辦》能借助圖畫了解圖意,說出圖畫的內容。然后評一評誰的辦法好,誰說得好。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作業(yè)不知該如何完成,遵守怎樣的課堂常規(guī),如何有效傾聽,怎樣與人交流,愛護學習用品,學會正確的讀寫姿勢等等。二、各單元教學目標和要求學習習慣(1)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寫字習慣。漢語拼音(1)讀準聲母、韻母。(3)能說出聲調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5)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識字寫字(1)準確認讀317個生字。(3)能按筆順在田字格里書寫,默寫123個生字??谡Z交際(1)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tài)度大方。(3)能按照必須的情境或圖意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情。(2)認識句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一樣的語氣。(4)正確地復述渴望,語句連貫。三、教學重點、難點: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點是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和愛惜學習用品,目的是要求學生重視用眼衛(wèi)生,愛惜學習用品,養(yǎng)成良好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四、教學措施: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要結合實際,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還能夠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兒歌的形式,讓這些好習慣成為瑯瑯上口、根深蒂固的行為觀念。教學音節(jié)時,還可采用卡片認讀,進而到達練讀拼音詞、句的目的和訓練學生見形知音的本事。課文教學以朗讀和背誦為重點。識字教學在語言環(huán)境中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聯系生活實際識字。在班級進取推廣閱讀。開展班級故事會,讓學生把閱讀到的好東西和大家分享。還能夠讓學生閱讀繪本,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之便利,向他們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經典童話。第四篇: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2013—2014學第二學期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一、教學目標識字寫字教學本冊安排的550個要求認識的字,絕大多數是常用字。寫字要切實保證寫字質量。這種感情應在教師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的。口語交際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共設八個專題,分為八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huán)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我們身邊的科學。每個專題內容都比較寬泛,避免了教材內容的局限性。識字課包括詞語、三字經、對對子、謎語、諺語、詩歌等多種形式。教材特點:圍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大幅度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具有時代感,更貼近兒童生活。A、編寫角度由關注教師的教,轉向方便學生的學。C、聯系單元的專題設計口語交際,加強各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同學們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能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并養(yǎng)成了愛惜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四、教學方法設計X k B o m教學時要體現開放性,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繼續(xù)采用“多認少寫,識寫分開”的原則,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加強同學間的交流和合作,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當小老師等等。盡量避免單調枯燥的技術性朗讀指導,應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充分體會課文的情感因素。重視學生個人的閱讀感受,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教師還要努力開發(fā)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根據學校語文教學內容制定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做到提前一周上好學校作文的內容。并且做到提前一周備好課,同時寫好下水文,以便了解學生寫作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做到在上課之前解決可能遇到的`困難。做到批改每篇作文必須有總評語,盡力做到要有眉批和旁批,且評語要深入孩子心靈,評語要講究藝術性。關于溝通,因培訓班的特殊性,對學生和家長的溝通要及時、有效。總之,以上四個方面就是本學期本人需要努力的,這些都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新的一年里學到實在的知識,以確保學期結束時的留生率。孩子們天真、活潑;積極上學,但個別學生學習不夠自覺。二、教材分析本冊的識字量400字,會寫漢字200字。比如,借鑒古代蒙學讀物《三字經》《百家姓》的形式,加以改造,編入教科書,就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對今》等,讓學生在有節(jié)奏的吟誦中識字。課文題材廣泛,體裁多樣。通過童話故事,來了解如何寫通知,學生很容易理解。新課本的“口語交際“欄目,不是新增的,但內容有些變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戲。有個偏旁名稱,以前叫“走之兒”,現在改叫“走之”,改變以往偏北方的發(fā)音,變得更規(guī)范。(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200個會寫。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5)、初步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閱讀(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3)、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5)、閱讀淺近的童話、語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系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7)、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8)、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或格言警句。寫話對寫話有興趣,能簡單寫自己想說的話口語交際(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用普通話的習慣。(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jié)。(5)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難點:如何正確的閱讀??梢圆捎枚喾N方式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當小老師等。(3)、加強寫字指導,不但要寫對,更要寫好。(4)、學期中組織學生開展“漢語拼音聽寫大賽”“生字找茬游戲”,鞏固孩子拼音的讀寫和生字的認讀,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2)、避免單調枯燥的技術性朗讀指導,采用多種方式,如給畫面配音,分角色朗讀等,引導學生朗讀。(4)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谡Z交際教學(1)、重視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景地進行口語交際。(3)、努力開發(fā)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時間活動,增強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二、學情分析經過第一學期的學習,我對班級學生有了深入的了解。新學期需要進一步加大管理教育力度,開展各種學習互助、小組評比活動,希望能達到教化改善的目的,提高其學習成績,并敦促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我班學生對所學過的漢字基本做到會認,每生能寫漢字100字——150字之間,少數能寫200字左右。寫字姿勢有待于老師進一步鞏固,需再加強寫字習慣的督促、培養(yǎng)。三、教材分析,體現以下思想:(1)全面準確地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致力于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39。(2)遵循語文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在大量實際的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際能力。本冊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8個專題。教材富有兒童情趣,時代氣息撲面而來。如第一組,在優(yōu)美簡短的導語之后,以成語或四字短語編寫了識字內容。學生既認了字,又激起了熱愛春天的情感。學生找春天,畫春天,在“語文園地”中唱春天,在“口語交際”中講春天。全單元體現了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和語文實踐的整合,把語文知識、能力、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融為一體。能按順序熟練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認識并初步掌握大寫字母。(二)識字與寫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順序規(guī)則寫字。初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鼓勵學生利用生字和熟字的聯系,采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方法識記生字,培養(yǎng)獨立識字的能力。鼓勵學生多閱讀,擴大閱讀量。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能認真聽別人說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有表達的自信心。(五)綜合性學習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熱心參加校園、社區(qū)活動。五、教學重點難點如何鞏固認識的550字,會寫的250字。如何正確的閱讀。六、測試與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語文課程評價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成教學過程,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評價方式(1)形成性評價和結合性評價相結合,側重形成性評價,注重在學習中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具體體現。評價內容(1)識字:能認清字形,讀準字音,大概了解漢字意思,并能聯系語言環(huán)境識字。(3)閱讀:能做到借助音節(jié)流利朗讀,了解文章大致意思,能積累語言、豐富知識。七、時間安排識字8課812課時課文34課7285課時語文園地8課1016課時選讀課文5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