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五學習主題第3課科學技術的重大成果導入造紙術發(fā)明前人類的書寫材料灰陶尊和上面刻畫的符號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眾人協田”牛骨刻辭河南安陽殷墟出土殷商武丁早期征討卜辭龜腹甲、正反各卜五次司母戊鼎及銘文湖北云夢出土秦簡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
2025-02-02 07:28
【摘要】四大發(fā)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造紙術?東漢時,()改進了造紙術?西漢時,蔡倫印刷術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唐代發(fā)明北宋時期,由()發(fā)明的其優(yōu)點是:方便靈活、省時省力畢昇指南針
2025-02-02 14:07
【摘要】第18課秦漢的科學技術祝同學們學習進步!讀一讀西漢時有一個叫東方朔的大文學家,此人真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據說有一次,他向漢武帝上一奏本,這個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簡,需要兩個人才能抬動,漢武帝看得那個累啊,自是不言而喻了。一、紙的發(fā)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紙的發(fā)明蔡倫改進造紙術
2025-01-30 23:27
【摘要】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2課?新式教育的開端第22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藝術家考生看榜圖隋朝--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立唐朝--科舉制度的完善明朝--科舉制度的發(fā)展宋朝--科舉制度的鼎盛清朝--科舉制度的衰落古代科舉制度閱讀課文第一段
2025-01-22 07:22
【摘要】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第21課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動腦筋探究活動退出揭開制堿奧秘的侯德榜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詹天佑之前,中國近代有無鐵路?性質如何?1909年在世界上的鐵路很普遍了,為什么1909年中國才有第一條中國人自己修的鐵路?有何感想?京張鐵路青龍橋車站詹
2025-01-22 11:42
【摘要】第9課科學技術一、埃及太陽歷二、歐幾里得三、阿基米德一、古埃及太陽歷1、來歷來源于社會生活的需要根植于生活實際的總結依賴于各種知識的綜合2、演變?思考:1、古埃及太陽歷和儒略歷、公歷之間有什么傳承關系?2、公歷有何長處?
2025-02-02 07:57
【摘要】第七學習主題第21課教育和科學技術導入隨著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斷涌入和近代新式學堂的興辦,在中國延續(xù)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走到了它的盡頭。一些有遠見卓識的知識分子努力學習西學,為了民族的振興和祖國的富強,在科技領域奉獻了他們的青春年華和聰明才智,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872年8月12日清政府首次派遣30名赴美留學生合影
2025-01-22 10:48
【摘要】第四章以科學觀念防治自然災害第二節(jié)科學技術與減災防災【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了解人類減災防災的主要措施(2)學會區(qū)分“3S”技術在減災防災中的具體應用(3)了解人類利用高科技趨利避害的遠景2.能力目標:(1)能夠舉例說明地理信息技術在自然災害預測、災情預測、災情監(jiān)測和評估中的作用。
2025-01-20 13:05
【摘要】第五單元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目前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有兩個前途,美帝和國民黨反動派,要使中國回到不獨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統(tǒng)一、不富強的老狀態(tài)里,這是個黑暗的前途。中共和中國人民要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富強的國家,這是個光明的前途?!珴蓶|《論聯合
2025-01-31 00:37
2025-01-29 17:25
【摘要】第24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課型:新授執(zhí)筆:審核:班級:時間一、學習目標:,認識到迫于形勢的壓力,晚清政府終于艱難地邁出了近代中國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近代后期,在文學藝術領域里涌現出的以魯迅、郭沫若、趙樹理、丁玲、徐悲鴻、
2025-01-24 22:47
【摘要】所謂近代化,即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的探索近代化的探索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19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近代化的探索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的軍工、民用生產技
2025-01-24 06:46
【摘要】中國近現代史成員?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李鴻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李鴻章(四朝老臣,漢臣之首)?軍事上:創(chuàng)辦淮軍和北洋水師,引領中國軍隊走向近代化,在近代反侵略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經濟上:洋務運動靈魂人物,創(chuàng)辦洋務實業(yè),包
【摘要】第7課戊戌變法1898年9月26日,譚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斬首示眾“公車上書”意即“舉子上書”。漢朝時,政府都是用公車接送應試的舉子,后來就把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叫做“公車”。在這里,由于這次上書是康有為組織參加科舉考試的各省舉子所為,因此歷史上就稱為“公車上書”。
【摘要】第22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學習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新式學堂的出現,京師大學堂的創(chuàng)辦,新式教育體制的擬定及科舉制度廢除等史實;了解民國時期著名文學藝術家魯迅、徐悲鴻、聶耳、冼星海、郭沫若、趙樹理、丁玲及主要成就。指導學生歸納本課文藝成就,提高歸納、概括能力;引導學生分析民國時期時代特征,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多
2025-02-05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