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它們吸水嗎科學概念: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吸水性是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一、判斷1、我們可以通過折、撕、揉、摸、聞對紙進行細致的觀察。()2、木塊、金屬、紙、塑料這四種材料,其中木塊的吸水性最強。()3、水無法滲透到金屬和塑
2025-01-31 15:52
【摘要】它們吸水嗎?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吸水性是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木頭塑料金屬紙猜一猜:它們吸水嗎??誰吸水性最強?怎么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呢?用滴管分別滴一滴水在這四種材料上面。1、這一滴水的大小位置要
2025-01-21 02:12
【摘要】三年級上科學說課-它們吸水嗎教科版【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材料第4課《它們吸水嗎》【教材分析】本課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誰更容易吸水。這一部分內容是讓學生通過在四種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從側面觀察它們的吸水現(xiàn)象,分別用合適的方法描述水滴的變化和材料的細微變化,并以此判斷四種材料吸水能力的強弱。第二部
2025-01-22 12:07
【摘要】?它們吸水嗎吸水性:我們把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木頭塑料紙金屬思考:有的材料容易讓水浸透,有的則不能。木頭、紙、金屬和塑料這四種材料,他們的吸水能力如何呢?選擇一片木片、一張紙、一塊金屬和一塊塑料片,平放在桌面上,用滴管分別滴一滴水在上面。如圖所示:一滴水的大小保持
2025-01-20 02:02
【摘要】有的材料容易讓水浸透,有的則不能。木頭、紙、金屬和塑料這四種材料,誰的吸水性最好呢?紙中國畫主要用的紙是宣紙,因為它有很好的吸水性。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是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你知道古代造紙的過程嗎?浸泡打漿抄紙壓平曬干一張紙
2025-02-13 05:08
【摘要】實驗小要求:①水滴的大小一樣。實驗小要求:②側面觀察水滴的變化,也要關注材料遇水的變化。實驗小要求:③注意,描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材料的吸水速度、材料浸潤面的大小、材料上水滴的形狀等。實驗小要求:④把四種材料按吸水性從強到弱排序。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關?
2025-02-02 01:11
【摘要】小學科學三年級上金魚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如何培養(yǎng)學生觀察、記錄、描述的能力”為主題展開。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這一主題,在對本課進行教學設計時選擇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本課的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1)關注學生已有經(jīng)驗“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教室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識經(jīng)驗背景的建構。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前,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已有經(jīng)
2025-01-22 22:48
【摘要】它們吸水嗎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說課稿 《它們吸水嗎》是教科版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本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材料》中的第4課。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材料的吸水性與他們的用途的關系,為后面學習打好基礎...
2024-12-04 03:49
【摘要】第一篇: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它們吸水嗎》教學設計 《它們吸水嗎》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吸水性。 2.吸水性是指材料對...
2024-10-25 00:55
【摘要】實驗小要求:①實驗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盡量保持相同。實驗小要求:②從側面觀察水滴的變化,既要觀察水滴的變化,也要關注材料遇水部分的變化。實驗小要求:③注意記錄,可以用圖畫和語言相結合,來描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材料的吸水速度、材料浸潤面的大小、材料上水滴的形狀等。實驗小要求
2025-02-13 12:30
【摘要】木頭塑料紙金屬它們吸水嗎吸水性:是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滴管的使用方法:操作時,應先把滴管拿出水面,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擠壓滴管頭部,排除滴管頭部的空氣,然后再伸入到水面下,最后松開手指,這樣水在滴管頭部的壓力下吸入滴管內。實驗應注意的問題:實驗材料大小、厚度一樣,同時滴
【摘要】它們吸水嗎,-,認知導入,思考:有的材料容易讓水浸透,有的則不能。木頭、紙、金屬和塑料這四種材料,他們的吸水能力如何呢?,科學探究,選擇一片木片、一張紙、一塊金屬和一塊塑料片,平放在桌面上,用滴管分別...
2024-10-23 05:29
【摘要】1《它們吸水嗎》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材料第4課《它們吸水嗎》【教材分析】本課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誰更容易吸水。這一部分內容是讓學生通過在四種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從側面觀察它們的吸水現(xiàn)象,分別用合適的方法描述水滴的變化和材料的細微變化,并以此判斷四種材料吸水能
2025-01-24 05:51
【摘要】《空氣有重量嗎》教學設計一、科學概念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很輕。二、過程與方法在測量空氣的過程中,了解一些因素會影響稱量結果,產(chǎn)生誤差,學習準確稱量。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的意識,并學會尊重事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四、教學重難點1.能設計實驗證明空氣是有重量的,并且很輕。
2025-01-22 22:49
【摘要】螞蟻【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適應陸地上的生活。、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觸礁,胸上長有六只腳。過程與方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研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細心、小心的態(tài)度觀察螞蟻,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窘虒W重點】經(jīng)歷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的過程,初步體會動物的多樣性。【教學難點】觀察螞蟻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