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孟子》二章導學案主備人左紅娜學習目標:1、能解釋重要詞語,翻譯重要句子。2、總結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4、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作者簡介: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中期鄒國(今山東鄒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不遠。是著
2025-01-23 03:00
【摘要】?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被尊為“亞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稱。孟子的思想:性本善施仁政行王道民貴君輕?孟子語錄:
2025-02-10 12:00
【摘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梳理【文學常識】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山東省鄒人。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說的繼承和發(fā)揚者,有“亞圣”之稱。受業(yè)于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是孔子之后戰(zhàn)國中期儒家學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學術成就幾乎同高,人們將他們合稱為“孔孟”。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睹献印肥侨寮医浀渲唬瑑热?/span>
2024-09-15 01:25
【摘要】記得有首歌曲是這樣唱的:“數英雄論成敗,古今誰能說明白,千秋功罪任評說,海雨天風獨往來,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也難說身后罵名滾滾來……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誰來主宰……”?“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自古常言.回顧中國幾千年王朝更替史,舊王朝腐朽不堪而使民心背離,這時新王朝就順應民意而奪取天下。今天我們就來學
2024-09-15 19:20
【摘要】17《孟子》兩章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4分)夫.環(huán)而攻之()米粟.()親戚畔.之()畎.畝()傅說.()膠鬲.()曾.益()法家拂.士()f
2025-08-06 12:17
【摘要】18《孟子》兩章字詞盤點米粟.(sù)舜.(shùn)畎.畝(quǎn)傅說.(yuè)膠鬲.(gé)空乏.(fá)行拂.(fú)曾.益(zēng)拂.士(b
2025-08-06 12:06
【摘要】《孟子兩章》同步訓練《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練習班級姓名: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2025-01-18 17:17
【摘要】18.《孟子》兩章áo2.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當的一項是()A.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B.必先/苦其心志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D.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D1.給加點的字注音。孫叔敖.
2024-07-31 22:53
【摘要】17屈原郭沫若1、知識與技能目標:2、過程與方法目標: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學習本文象征手法來表現(xiàn)時代的主題。領會作者抓事物特征展開豐富想象和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理解并感受詩中作者的愛國憂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鑒賞重要語
2025-08-07 16:11
【摘要】第五單元文言文17.公輸18.《孟子》兩章19.魚我所欲也20.《莊子》故事兩則內容預知課文記敘了墨子勸阻楚國進攻宋國的故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論述了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實行“仁政”的政治主張。《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講
2025-08-07 16:09
【摘要】第五單元文言文17.公輸18.《孟子》兩章19.魚我所欲也20.《莊子》故事兩則內容預知課文記敘了墨子勸阻楚國進攻宋國的故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論述了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實行“仁政”的政治主張?!渡趹n患,死于安樂》講
【摘要】輸yú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敝輿.()守圉.()墨翟.()至于郢.()楩.楠()短褐.()犀兕.()公輸盤.()2.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子墨子
2025-07-30 12:40
【摘要】棗兒的變化。“棗兒”所起的作用。領悟劇本所蘊含的象征意義,理解劇本的主題。,理解其思想情感。學習目標新課導入《常回家看看》走近作者孫鴻,當代劇作家。他所寫的話劇小品《棗兒》,發(fā)表于《劇本》1999年第1期。曾榮獲“1999年中國曹禺戲劇獎”小品小戲獎一等獎。
2024-08-01 03:08
【摘要】16公輸“非攻”思想。初步認識墨子致力于反對不義戰(zhàn)爭的抱負、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和鎮(zhèn)定自若的性格特點。,塑造人物性格的鮮明特點的寫作方法。、對比的說理技巧和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學習目標新課導入春秋五霸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齊桓公晉文公
【摘要】第五單元古代小說17.智取生辰綱18.楊修之死19.范進中舉20.香菱學詩內容預知記敘了楊志押運生辰綱失敗的經過,表現(xiàn)了起義英雄在反抗斗爭中體現(xiàn)出的智慧和力量。記敘了曹操殺楊修的經過和緣由,表現(xiàn)楊修的聰明才智和“恃才放曠”的作風,也揭示了曹操既
2025-08-06 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