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五單元17詩詞五首1.走近作者杜甫,唐代詩人,字子美,世稱杜少陵。他的詩被譽為“詩史”,其人被奉為“詩圣”。有《杜工部集》傳世。孟浩然,唐代詩人。他的詩多寫隱逸生活和山水旅游,風格清淡自然。著有《孟浩然集》。陸游,南宋愛國詩人。在他留下的九千余首詩歌中,抗金北
2024-08-01 03:35
【摘要】17詩詞五首1.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秋天漠漠向.昏黑()(2)故人具.雞黍()(3)還來就.菊花()(4)燕然未勒歸.無計()將近,臨近辦,準備靠近還鄉(xiāng),回鄉(xiāng)2.下列
2025-08-05 01:55
【摘要】己亥雜詩(其五)寫作背景《己亥雜詩》是詩人被迫辭官后的詩集,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紀年這年為己亥年,故稱。這年詩人辭官南歸,于農(nóng)歷四月二十三離京,七月初九回杭州,九月十五日北上接家眷,十二月二十六日抵達江蘇昆山。期間往返九千里,詩人共寫了絕句315首。敘述了詩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經(jīng)歷、師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議
2024-08-01 05:37
【摘要】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我們共同來探究另一篇描寫農(nóng)民勞作的詩歌——這首詩大家知道寫什么的嗎背景作者朗讀感知賞析檢測背景介紹?《觀刈麥》是白居易任周至縣(今陜西省西安市西)縣尉時寫的.縣尉官職不高,需要到民間查訪.在
【摘要】17詩詞五首第一課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熟讀并背誦《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過故人莊》。2.誦讀詩詞,品味詩中所表達的主題思想。(重點)3.反復誦讀,體會詩歌準確生動的語言。(難點)【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在上學年,我們學習了《古詩五首》,初步感受了我國古代詩歌的藝術(shù)魅力。
2025-02-10 11:33
【摘要】一二三一、字音字形刈.麥()隴.()餉.田()秉.()荷簞..食()曾.不事農(nóng)桑()俸祿.()歲晏.()戟.(
2024-07-31 16:59
【摘要】一二三一、字音字形掛罥.()布衾.()庇.護()黍.米()開軒.()場圃.()雞豚.()羌.管()千嶂.(
2025-08-06 03:02
2025-08-06 12:35
2024-07-31 16:57
【摘要】八年級語文上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詞五首過故人莊游山西村漁家傲浣溪沙——常樂鎮(zhèn)中廖棟正音、釋詞怒號():掛罥():塘坳():忍:對面:呼不得:倚():
2025-01-20 02:25
【摘要】25、詩詞五首by196907050619廣東省佛岡縣石角中學藍興軍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掌握本詩正確的讀法,在誦讀中熟悉詩文,了解詩中所敘寫的內(nèi)容。能力目標1、聯(lián)系詩人身世處境,結(jié)合詩中的描寫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詩歌語言。情感目標領(lǐng)會詞中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激發(fā)自己的愛國情感。教學重點
2025-02-11 04:16
【摘要】17詩詞五首導入新課導入新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題解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被歌:詩的體例意思是茅屋被秋風所破壞?!锔栊?,古代詩歌的一種。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或“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并無嚴格區(qū)別。后遂有“歌行”
【摘要】第一篇:語文版八年級下《詩詞五首》教學設計 語文版八年級下《詩詞五首》教學設計 語文版八年級下《詩詞五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背誦并能默寫這五首詩詞和曲。...
2024-11-03 22:04
【摘要】17詩詞五首1.熟讀的基礎(chǔ)上背誦并能默寫這五首詩詞曲。2.領(lǐng)會詩的意境和語言形式特點。3.體會蘊涵在詩詞中的感情和思想。在誦讀中體會詩歌的意境和語言風格。領(lǐng)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第1課時一、導入新課古代詩歌是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瑰寶中的璀璨明珠。它不僅記錄了歷史,而且記
2025-02-10 19:05
【摘要】17詩詞五首中國古典詩歌的分類詩古體詩近體詩四言古詩:出現(xiàn)最早《詩經(jīng)》五言古詩:成熟于漢代。曹操《短歌行》七言古詩:成熟于唐代。白居易《琵琶行》雜言詩: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絕句五言絕句:王之渙《登鸛雀樓》律詩七言絕句:杜牧《泊秦淮》五言律
2025-01-21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