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in DesignISBN1846000041;EI:0629100128932005031/1Research of Multimodel Cooperative Process Design SystemProceedings 2008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in DesignISBN9781424416509;EI:0837115356852008021/4目前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名 稱來 源起訖時間經(jīng)費(萬元)本人承擔任務階梯式預應力環(huán)組合模具設計機理研究(2009CDA051)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群體項目20091120111220負責人壓裂泵主要零部件有限元分析和吸入排出性能研究(J060807JS008)中石化集團公司200801201012負責人鉆井泵行星變速裝置(09H0503)中石化江蘇石油勘探局200901201006負責人指導研究生情況時間招生人數(shù)獲學位人數(shù)博士生碩士生博士碩士2005年02032006年12022007年02032008年15022009年2502主講課程情況時 間課 程 名 稱學時授課主要對象200503200506200603200606200710200801200804200806200903200905200904200906有限元理論與應用有限元理論與應用有限元理論與應用有限元理論與應用有限元理論與應用礦場力學404040404040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注:授課主要對象填寫“博士生”或“碩士生”或“本科生”。(*)作者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Ⅳ2學科方向名稱:機械電子工程Ⅳ21本學科方向的特色、優(yōu)勢(限800字)一、特色本學科方向以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動化為主題,結合石油井下和地面機械系統(tǒng)的運動仿真、監(jiān)測與故障診斷技術等展開研究,獲得的高水平成果推動了石油工業(yè)在智能化和自動化領域的科技進步。該方向“井下流量測量及地面油砂分離裝置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該方向“高造斜率井眼軌跡控制工具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特別以潛油電泵機組綜合工況診斷系統(tǒng)的研究為代表,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井下機組綜合診斷概念,為管桿柱系統(tǒng)的計算機仿真奠定了科學基礎。近5年,承擔國家重大專項和“863”計劃等國家級課題3項,承擔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湖北省教育廳等省部級縱向課題6項,橫向課題23項。其中,“特殊井固井設計與分析系統(tǒng)開發(fā)”2009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潛油電泵機組起下仿真與綜合工況診斷技術”2007年獲中國機械工業(yè)科學技術二等獎。注:1.該部分請按Ⅲ2所填學科方向逐個填寫,依次編為ⅣⅣ…。Ⅳ22本學科方向的學術帶頭人簡況(每個學科方向填寫1人)姓名馮 定性別男出生年月196311專業(yè)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正高級 其他最高學位或最后學歷(包括學校、專業(yè)、時間)博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yè)、2007年1月)工作單位(至院、系、所)長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電工程系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間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成果名稱(獲獎、論文、專著、發(fā)明專利等)獲獎名稱、等級及證書號,刊物名稱及ISSN、檢索號,出版單位及ISBN,專利授權號時間署名情況潛油電泵機組起下仿真與綜合工況診斷技術中國機械工業(yè)科學技術二等獎0706020012007121/12特殊井固井設計與分析系統(tǒng)開發(fā)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J2081030017R062009126/15神經(jīng)網(wǎng)絡專家系統(tǒng)科學出版社ISBN 70301773472006091/1油水乳化作用對潛油電泵黏溫特性的影響石油學報ISSN02532697EI:0810111364962008011/3Crucial Technology Research on Pipeline Jet Cleaning RobotIntelligent Robotics and ApplicationISSN03029743EI:0849117624082008101/6目前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名 稱來 源起訖時間經(jīng)費(萬元)本人承擔任務高造斜率井眼軌跡控制工具研究 (2008ZX0502400306)國家重大專項200801201012負責人井下流量測量及地面油砂分離裝置研究(2008ZX0502400316)國家重大專項200801201012負責人緬甸M區(qū)塊勘探開發(fā)鉆完井適用技術及裝備研究(CN00CRC(LTD)KT2008001)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200805200912負責人指導研究生情況時間招生人數(shù)獲學位人數(shù)博士生碩士生博士碩士2005年12032006年12012007年02032008年04022009年0502主講課程情況時 間課 程 名 稱學時授課主要對象200503200506200603200606200703200706200710200801200810200901200903200906計算機輔助設計機械CAD/CAM機械系統(tǒng)仿真神經(jīng)網(wǎng)絡專家系統(tǒng)神經(jīng)網(wǎng)絡專家系統(tǒng)機械系統(tǒng)仿真324040404040本科生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注:授課主要對象填寫“博士生”或“碩士生”或“本科生”。(*)作者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Ⅳ3學科方向名稱:先進鉆采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Ⅳ31本學科方向的特色、優(yōu)勢(限800字)一、特色本學科方向為石油鉆采機械裝備的前沿技術發(fā)展、節(jié)能降耗和整體水平提升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形成了學科特色。:重點研究以節(jié)能抽油機為代表的采油機械設計制造方法,取得了偏置式游梁抽油機、異相游梁平衡抽油機、長沖程旋轉驢頭抽油機等一批科研成果,在石油機械領域居國際先進水平。二、優(yōu)勢本學科方向擁有教授3名,副教授5名。近5年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承擔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石油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等省部級縱向課題6項,橫向課題28項。其中,“異相游梁平衡抽油機系列設計及節(jié)能技術研究”和“PDC鉆頭設計技術研究”分別獲200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API抽油機三維模塊化設計及仿真研究”獲2006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注:1.該部分請按Ⅲ2所填學科方向逐個填寫,依次編為ⅣⅣ…。Ⅳ32本學科方向的學術帶頭人簡況(每個學科方向填寫1人)姓名易先中性別男出生年月196311專業(yè)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正高級 最高學位或最后學歷(包括學校、專業(yè)、時間)博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井工程專業(yè)、2004年6月)工作單位(至院、系、所)長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油氣裝備研究所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間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成果名稱(獲獎、論文、專著、發(fā)明專利等)獲獎名稱、等級及證書號,刊物名稱及ISSN、檢索號,出版單位及ISBN,專利授權號時間署名情況Equivalent Normal Curvature Approach Milling Model of Machining Freeform Surfaces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ISSN05776686SCI:405MEEI:093114018252008031/55Axis CNC Whirlwind Milling Model for Complex Freeform SurfacesIEEE ICMA2006ISBN1424404657EI:071710567566ISTP:BFE232006121/5A New Tool Path Planning Model of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CAM) for Freeform Surface11th Joint 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ISBN9812565329ISTP:BDF352005111/4Tool Path Generation of 5axis CNC Whirlwind Milling Model for Freeform SurfacesIEEE ICMA2005ISBN078039044XEI:054694801552005081/4Inherent Properties 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Petroleum Rock DrillCuttings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CGMISBN97878110273722009081/5目前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名 稱來 源起訖時間經(jīng)費(萬元)本人承擔任務激光破巖熱影響區(qū)巖石物性的變化規(guī)律(50874019/E040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90120111235負責人連續(xù)油管注入狀態(tài)的工作力學研究(50874019/E0407)中國石油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20080520101220負責人片狀顆粒在環(huán)形剪切流場中的沉降特性研究(2005037348)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05092006081負責人指導研究生情況時間招生人數(shù)獲學位人數(shù)博士生碩士生博士碩士2005年01012006年00002007年01012008年01012009年0200主講課程情況時 間課 程 名 稱學時授課主要對象200703200706200710200801200803200806200810200901200903200906200903200906機械結構有限元分析井下動力鉆具機械結構有限元分析井下動力鉆具高等傳熱學連續(xù)介質力學404040405060本科生碩士生本科生碩士生碩士生博士生注:授課主要對象填寫“博士生”或“碩士生”或“本科生”。(*)作者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Ⅳ4學科方向名稱:流體機械及工程Ⅳ41本學科方向的特色、優(yōu)勢(限800字)一、特色本學科方向密切結合石油工業(yè)油氣鉆采技術的發(fā)展,以流體機械工作理論、高等流體動力學、多相流動理論、流體動力仿真為主題,研究流體動力與轉換、流體輸送、多相流分離、多相流混合、多相流計量等設備、工具和儀器以及流固耦合工程問題,形成獨有的研究特色。在渦輪鉆具研究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擁有國內唯一的井下動力鉆具開發(fā)、試驗和生產(chǎn)基地。:重點研究流體與機械結構的相互作用,優(yōu)化機械結構,提高機械結構工作可靠性,降低水動力消耗。二、優(yōu)勢本學科方向擁有教授3名,副教授5名。近5年共承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