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有充分的證據(jù)證明,男性的確比女性患房顫的危險性更高,可是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沒有很好的解釋,這可能與男女之間的體質(zhì),生活方式等因素存在相關性。目前房顫在每個年齡階段都比較流行,并且發(fā)生率仍然在增加。在65到74歲人群中,%。根據(jù)另一個調(diào)查顯示,在60歲之前,房顫并不普遍,但是之后卻有著令人驚訝的增長速度,困擾著大約10%左右的80歲以下的老年人。除了中老年患者,2006年國內(nèi)也報道了2例青少年房顫的病例,分別為18歲和16歲,均無器質(zhì)性心臟病的證據(jù)[7]。 3 肥胖 一般而言,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并且和長期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密切相關[8]。最近,國外一個研究發(fā)現(xiàn),在接受除顫器植入的一部分房顫患者中,BMI≥30 kg/m2的患者室性心動過速或者室顫的患病率大于其它患者[9]。 4 遺傳和基因 孤立性房顫中包括一種家族性房顫,提示房顫也具有家族遺傳性。Olson等人的一個研究證實了人體內(nèi)SCN5A的變化可以導致擴張性心肌病和房顫[10],這其中與孤立性房顫關系比較密切的是H558R,它是SCN5A 39種多樣形態(tài)中的一種變化形式[11]。并且,SCN5A的多態(tài)性出現(xiàn)在四個人群中,亞洲人,拉美裔人,高加索人,非裔美國人[12],這提示了這四種人群的房顫早期預防應特別注意。 6 總結(jié) 綜上所述,孤立性房顫作為房顫疾病的一個分支,其基本的誘因與房顫大致相同,并且常是多個誘因一起引發(fā)的,但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它在一些方面與其它類型的房顫稍有區(qū)別。在藥物中毒或者過敏引起的房顫和精神因素引起的房顫中,均為孤立性房顫。mdash。mdash。所以在孤立性房顫的一級預防中,只有從個人的生活方式入手,拒絕肥胖,煙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態(tài)。而醫(yī)務工作者要注重病史的采集,完善藥物的管理和使用制度,不斷更新專業(yè)知識,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特色來預防孤立性房顫。 【參考文獻】 [1]WB Kannel and EJ Draft Status of the Epidemiology of Atrial Clin North Am[J].Author manuscript available in PMC,2008,:PMC2245891. [2]陳柯萍,[J].Cardiac Arrh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