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六章細菌(xìjūn)的致病性與感染,第一節(jié)細菌(xìjūn)的致病性,第二節(jié)感染(gǎnrǎn)的來源與類型,第三節(jié)醫(yī)院感染,第一頁,共十八頁。,第一節(jié)細菌(xìjūn)的致病性,細菌能引起疾病(...
2024-11-13 01:18
【摘要】致病性細菌一、生物學性狀形態(tài)染色、培養(yǎng)特性與生化反應抗原結構、抵抗力二、致病性與免疫性三、微生物學檢查四、防治原則化膿性球菌G+: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鏈球菌G-:腦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第十一章葡萄球菌屬(Staphyl
2025-03-01 04:08
【摘要】第6章細菌的感染與免疫 InfectionandImmunityofBacteria 第一頁,共四十二頁。 根本概念 §細菌的感染〔bacterialinfection〕或傳 染 §細菌侵...
2024-10-06 23:57
【摘要】細菌的耐藥機理及檢測方法西京醫(yī)院檢驗科徐修禮?隨著抗生素的廣泛大量的濫用、介入性治療、免疫抑制劑應用及某些基礎疾病的發(fā)生。細菌性感染已是臨床重要的常見病,且耐藥性和耐藥水平越來越高,給疾病的治療及臨床用藥造成諸多困難。病原菌對常用抗生素,如β-內(nèi)酰胺類、氨基糖甙類和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性尤為突
2025-02-23 07:22
【摘要】DepartmentofMicrobiology,HarbinMedicalUniversity第一篇微生物學基礎第五章細菌與病毒的感染與致病機制InfectionandPathogenesis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微生物教研室錢鈞Departm
2025-02-22 10:51
【摘要】基因來源轉移方式 轉化供體菌直接攝取 接合供體菌性菌毛 轉導供體菌噬菌體為媒介 溶原性轉換噬菌體整合 第一頁,共三十四頁。 ?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 ?細菌的生長繁殖與培養(yǎng) ?細菌的分布及消...
2024-10-04 03:42
【摘要】第7章細菌的感染與免疫細菌的感染(bacterialinfection)細菌在宿主體內(nèi)的生活中與宿主相互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變化的過程。感染能否引起疾病由細菌,機體及環(huán)境條件三方面決定。感染性疾?。╥nfectiousdisease)
2025-06-22 04:11
【摘要】關于感染的基本概念感染是微生物的致病性與宿主的免疫力相互作用并引起不同程度病理變化的過程。微生物(細菌)引起感染的能力感染(infection)致病性(pathogenicity)細菌能否引起機體的感染取決于細菌的致病性與機體的抗感染能力致病性的影響因素1、宿主針對性
2025-07-13 20:48
【摘要】細菌侵入機體,進行生長繁殖,釋放毒性物質(zhì)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損傷的過程。能使正常的健康宿主致?。ǜ腥荆┑臑橹虏【腥局虏【鷓athogenicbacterium,pathogen不能造成宿主致病的為非致病菌非致病菌條件致病菌在正常情況下不致病,在某些條件改變的特殊情況下可以致病也成機會致病菌。Conditi
2024-09-15 10:09
【摘要】腸道感染細菌腸道感染細菌?腸桿菌科細菌?幽門螺桿菌?霍亂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彎曲菌屬腸桿菌科中與醫(yī)學有關的常見菌族和菌屬埃希菌族埃希菌屬大腸桿菌志賀菌屬痢疾志賀菌愛德華菌族愛德
2025-02-22 17:08
【摘要】徐英春醫(yī)院感染常見細菌的耐藥機制及臨床對策全球關注的耐藥菌株?MRS株GISA株?PRSP株?VRE株?ESBLs株?持續(xù)高產(chǎn)染色體AmpC酶的菌株?多重耐藥的綠膿桿菌?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多重耐藥的嗜麥芽窄食單胞菌
2024-12-05 12:14
【摘要】呼吸道感染的細菌指經(jīng)呼吸道傳播,引起呼吸道器官或呼吸道以外器官病變的病原菌包括——結核分枝桿菌——白喉棒狀桿菌——百日咳鮑特菌——流感嗜血桿菌——嗜肺軍團菌結核分枝桿菌分枝桿菌屬是一類細長微彎的細菌,因繁殖時有分枝生長趨勢而得名。
2025-03-03 11:29
【摘要】第五章呼吸道感染的細菌以呼吸道作為侵入門戶,感染致病的一大類細菌。結核分支桿菌腦膜炎奈瑟菌肺炎支原體肺炎鏈球菌白喉棒狀桿菌概述:–細長略彎曲的桿菌,有分枝生長趨勢。–含分枝菌酸,細胞壁大量脂質(zhì),抗鹽酸乙醇脫色,又稱抗酸桿菌。–對人致病的分三類:?結核分枝桿菌(Mycoba
2025-06-17 19:01
【摘要】第七章微生物的感染與致病[內(nèi)容提要]細菌是否有致病性,經(jīng)典的依據(jù)是柯赫法則,近年來提出的分子水平的柯赫法則對此標準作了補充和完善。就某種病原菌而言,其致病性一般通過測定LD50來定量。細菌的致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毒力因子,包括侵襲力與毒素,以及毒力因子的分泌系統(tǒng)。侵襲力導致病原菌在機體內(nèi)定殖、突破機體的防御屏障、內(nèi)化作用、繁殖與擴散。毒素有外毒素與內(nèi)毒素之分,外毒素是具有特異
2025-05-22 23:26
【摘要】醫(yī)學微生物學2細菌的感染與免疫BacterialInfectionandImmunity第三軍醫(yī)大學微生物學教研室胡福泉博士/教授重點與難點重點:1.名詞概念:正常菌群、機會性致病菌、菌群失調(diào)、菌血癥、毒血癥、敗血癥、膿毒血癥、ID50、LD50、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模式識別受體等概念。
2025-06-15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