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則天皇帝如龍乘行云之勢遙散錦文”。其中“神劍”隱指武后。蜀志》稱:“則天父彟泊舟江潭,后母感龍交,娠后。”此詩下有注“感孕金輪所”。河伯軒窗通貝闕,水宮帷箔卷冰綃。且看義山詩《利州江潭作》:“神劍飛來不易銷,碧潭珍重駐蘭橈。言其承勛爵之后,生而貴盛”、“云雨夢中,蕙蘭叢里,則歸第之荒淫也。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zhuǎn)蓬。直登宣室螭頭上,橫過甘泉豹尾中。”(《題二首后重有戲贈任秀才》)這里的“薦枕”、“陽臺夢”、“夢高唐雨”及“逢雨”均可理解為男女幽會?!?《夜思》)“如何一夢高唐雨,自此無心入武關(guān)。”(方干《贈美人四首》其一)[3]李商隱詩歌中的“巫山云雨”意象并沒有舍棄這一基本義,如“楚妃交薦枕:,漢后共藏鬮。以唐詩為例,如“:少年才子心相許,夜夜高唐夢云雨。社科院96年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即把“云雨”定義為“指男女合歡(多見于舊小說)”。”“李詩意象,多富非現(xiàn)實的色彩”[2]。”[1]盡管近世學者從更深層的文化角度對該段文字進行了各種諸如神話、原型等方面的考證、挖掘和探索,歷代文人對“巫山云雨”意象的理解與接受無不據(jù)于此。朝朝暮暮,陽臺之下?!跻蛐抑?。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這足以表明詩人對它的偏愛?!拔咨皆朴辍笔抢钌屉[中常用的意象之一。第一篇:自強之星評選材料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8讀李商隱的詩,不能不驚羨于其中的意象,一個個幽美朦朧、細薄迷離。其內(nèi)涵之豐富、運用之精妙均令人嘆服:或細雨,或蝴蝶,或蓬山,或碧城,無不是詩人內(nèi)心情感體驗向外的投射。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玉溪生詩集箋注》收有李詩597首,屬于收集較全的集子之一,其中明確運用到該意象的詩歌不下25篇,%,即李商隱每寫不到24首詩就會運用一次“巫山云雨”意象。“巫山云雨”意象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宋玉的《高唐賦序》:“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悴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曰:‘何謂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曋缪?故為立廟,號曰朝云。有人說:“李商隱詩的多義性與其意象的獨特有一定聯(lián)系。那么李商隱眼里的“巫山云雨”意象究竟是怎樣的呢?該意象在其筆下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呢?高唐故事其實就是楚王與高唐神女夢遇的故事,“男女幽會”自然就成為其相應(yīng)的基本義。其實此義在古代詩詞中亦大量存在?!?李涉《寄荊娘寫真》)[3]“才會云雨須別會,語慚不及琵琶槽?!薄稊M(意》)“古有陽臺夢,今多下蔡倡?!?《岳陽樓》)“峽中尋覓長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再如《少年》:“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別館覺來云雨夢,后門歸去蕙蘭叢?!鼻宄虊粜钦J為“此蓋刺勛戚之子弟也?!盵4]此處“云雨夢”指男女合歡無疑。自攜明月移燈疾,欲就行云散錦遙。他時燕脯無人寄,雨滿空城蕙葉雕。胡震亨《唐音癸簽”[5]可知此詩乃詠武則天。云從龍,龍性淫,“欲就行云散錦遙”里的“行云”隱為高唐事,故此句可以解為隱諷武后“耽內(nèi)習”?!靶性啤币庀笏茖嵥铺?若有若無,既表達了想說的話,又不露痕跡,暗含著多重意蘊。有時男女幽會更重在精神上的交接,亦即對“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追求或是尋求異性靈魂的依托,正所謂“縱便朦朧覺,魂猶逐楚王。李商隱有詩《代元城吳令暗為答》:“背闕歸藩路欲分,水邊風日半西曛?!币钊敕治鲞@首詩,就不能忽略其另一首相關(guān)作品《代魏宮私贈》:“來時西館阻佳期,去后漳河隔夢思?!逼渲绣靛摹盁o限意”當為因阻隔而萌生的對對方的濃濃相思之情。也就是說其中是有寄托的。無論從何種解,這里的“陽臺一片云”只能釋為對另一方的思慕愛戀之情。中唐以來士人與女冠產(chǎn)生戀情的故事很多。該意象中浸透著李商隱對自己坎坷身世的深沉感慨,其用法靈活,復雜重疊的意象構(gòu)成凄美空朦的意境,給其詩歌增添無窮魅力。高唐。李商隱中圖分類號::A文章編號:16731999(2008)01012003作者簡介:柯鎮(zhèn)昌(1974),男,江西九江人,廈門大學(福建廈門361005)中文系2005級碩士研究生。他們平常很難相見,經(jīng)常托人暗中傳遞詩歌、書信,以表相思或預定密約,有時還借音樂互通心意[6]。但李商隱對宋的思戀情愫卻未中斷,且不時在其作品中流露出來。與女冠發(fā)生戀情不宜公開宣揚,內(nèi)心郁結(jié)之氣又須宣泄,借用“巫山云雨”意象來說其事就再好不過。羊權(quán)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次聯(lián)用“羊權(quán)”、“溫嶠”之典故,“終虛”二字,言雖然有情,終為虛事?!霸 ?即“曾記得”,劉學鍇解作“言昔曾于云收雨過之時見其驚眠之情態(tài)”[5]。神女是美麗的。如其詩《木蘭》:“二月二十二,木蘭開坼初。愁絕更傾國,驚新聞遠書。弄粉知傷重,調(diào)紅或有馀。桂嶺含芳遠,蓮塘屬意疏。”詩前部分描寫了木蘭的美態(tài)艷姿,末句想象如此艷麗的木蘭,不知同瑤姬和神女相比,誰將更為出色?大概是可以互相媲美的吧!《本詩里的神女當屬二人,但她們之間的聯(lián)系是很容易地令人聯(lián)想到的。再看另一首詩《詠云》:“捧月三更斷,藏星七夕明。潭暮隨龍起,河秋壓雁聲?!眲W鍇說:“此詩詞意隱約閃爍,必非單純詠物者,尾聯(lián)‘只應(yīng)惟宋玉,知是楚神名’,固已道破‘云’之為‘神女’矣?!盵5]劉先生的分析是有道理的,這個親密之人,必然也是作者贊美的對象,將其比作神女,原因自然是“神女”乃“美”的象征。“襄王夢”于是成為人們追尋美的一種隱指。微生盡戀人間樂,只有襄王憶夢中。她那縹緲恍惚、超塵絕俗的仙人風度,尤其令人神往。??襄王的至情,是庸人不能理解的。他的精神在寂寞中燃燒,在寂寞中求索,然而,也唯有他才真正懂得美。仕宦婚姻之順遂,家室人倫之樂趣,皆常人所經(jīng)營所依戀者,然徒有此則人生不免卑瑣?!盵5]兩說基本一致。追求常樂自是眾人所為,然對于“至美”的追尋,亦即對理想的不懈尋求,才是更加寶貴的。那么,追求這種“神遇之美”的結(jié)局又如何呢?讓我們再細讀一下高唐典故之出處《高唐賦》與《神女賦》,神女雖然美不勝收,其整體形象卻是朦朧虛幻的,恰如同她自己所說的“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又楚王與神女相會的形式居然是通過夢,夢則更是縹緲難尋,其本身就是非現(xiàn)實的。有時候人生中理想的至美就如同這云雨夢思一樣虛幻縹緲,只有付出,沒有結(jié)果。因為有這份執(zhí)著,世間常樂得不到享受。是以常樂不有、至美不得、世人不知,就成了至美主義者的最大痛苦和悲劇。張伯偉和曹虹認為“義山是一個由理想主義經(jīng)過幻想主義最終歸之于悲觀主義的人。當李商隱走向自己的追求之路時,尋“云”卻是“峽云尋不得,溝水欲何如?”(《離思》)尋“雨”又“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重過圣女祠》)。但一再的失望有時不禁令人產(chǎn)生疑問:“歸去定知還向月,夢來何處更為云?”(《促漏》)世事滄桑讓其似乎發(fā)現(xiàn):“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無題》),難怪“楚天長疑黃昏雨,宋玉無愁亦自愁”(《楚吟》)?!?《楚宮》)細讀李商隱詩歌中的每一個“巫山云雨”意象,幾乎都能使人產(chǎn)生沁人心脾的美感,可這感受里又隱約含著淡淡的哀思。王逸《離騷經(jīng)序》曰:“靈修美人,以媲于君。”其實,從《詩經(jīng)》到《離騷》以及古樂府,常常都借用女子之言隱喻君臣之義?!?朱慶馀《近試上張水部》)若辭辟聘,即道:“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更何況一方是君王,一方是神女,無論得到哪一位的恩遇,都是常人所無比渴慕的。而如果在詩歌中采用該意象來傳達希望得到重用之情,就會顯得既委婉又雅致得多,這種表達方式也更符合于傳統(tǒng)的儒家道德思維?!顿Z生》、《四皓廟》等眾多詠史詩具有強烈的諷刺現(xiàn)實政治的色彩,表現(xiàn)出鮮明的現(xiàn)實感和時代感。君王自起新豐后,項羽何曾在故鄉(xiāng)。遺憾的是坎坷命運并沒有給詩人以施展才華的機會?!薄缎绿茣穫饕喾Q“绹當國:,商隱歸窮自解,绹憾不置?!盵3]正是其人生的準確寫照。腸回楚國夢,心斷漢宮巫。”[7]另如其詩《腸》:“有懷非惜恨,不奈寸腸何。熱應(yīng)翻急燒,冷欲徹微波。倦程山向背,望國闕嵯峨。染筠休伴淚,繞雪莫追歌?!毙诖笾卸?令狐绹召拜考功郎中,尋知制誥,充翰林學士。李商隱自桂管北回長安,在將到京城時寫下此詩。末句“擬問陽臺事,年深楚語訛”,實是希望與其重修當年友好之誼,正如楚王與神女之相合,但時隔日久,“楚語”早訛,友情已疏,只恐怕難諧舊好了。再看他的《楚宮二首》其一:“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宮暗坐迷歸。”《新唐書夜對禁中,燭盡,帝以乘輿,金蓮華炬送還,院吏望見,以為天子來?!眲W鍇認為“朝云”二句是因此現(xiàn)象有感而發(fā),作者己之不遇之情自寓其中[5]。同樣的表達方式還見于《深宮》:“金殿銷香閉綺櫳,玉壺傳點咽銅龍。斑竹嶺邊無限淚,景陽宮里及時鐘?!敝禚Q齡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