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蜀山歌》教案教學目標:1、能用清晰明亮的聲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2、體驗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奏、演唱形式,并體驗不同形式帶來的不同風格。3、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知道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并喜愛民歌。教學重點:欣賞《太陽出來喜洋洋》、《槐花幾時開》。教學難點:1、體驗并接納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唱風格。2、
2024-12-19 22:32
【摘要】《班內》教案教材分析:甘美蘭是印度尼西亞人們家喻戶曉的音樂,以打擊樂為主的合奏形式演繹,也有人聲甘美蘭,并常伴有古典舞蹈。其音樂神圣、空靈,音響效果層次分明、色彩豐富,可以帶給人釋放身心、凈化心靈的作用,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蘊涵。重點難點:1.感受、體驗巴厘島甘美蘭音樂、恰克合唱的風格特點。2.探究音樂的表現手法,挖掘音樂情感內涵及其作用
【摘要】《姹紫嫣紅》教案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了解湯顯祖以及《牡丹亭》,培養(yǎng)學生對戲曲的喜愛之情,以此作為進一步鑒賞的基礎。2、品味戲。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欣賞古代戲曲的能力。教學難點:從語言中揣摩人物性格。從曲語言,體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一、預習階段。1、掌握雙基要點參考中本課字詞成語的音形
【摘要】《生命之杯》教案教學內容:1、能夠跟著音樂足球世界杯主題歌《生命之杯》的律動用肢體表現音樂的節(jié)奏。2、感受其他各組同學設計的動作,互相學習。3、跟著音樂的律動自己編創(chuàng)。教學目的:1、音樂與活動課旨在訓練學生通過聽、動覺的聯覺效應,通過音樂刺激感官,使全身對音樂的空間、時間和能量做出反應而獲得音樂感受,在此體驗的過程中掌握音樂知識。2、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體驗和表達
2024-12-19 22:50
【摘要】《梁山伯與祝英臺》教案教學目的:1、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全曲。2、初步認識奏鳴曲式的結構,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3、欣賞過程中音樂的表現手段與故事內容相融合,理性分析與情感抒發(fā)相結合,情感在音樂中獲得體驗,并能展開一定的聯想空間。教學重點: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獲得音樂情感的體驗。教學
2024-12-21 02:40
【摘要】《奧林匹克號角》教案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使學生對奧林匹克運動有更一步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以實際行動迎接2021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2、熟悉音樂中比較突出的演奏樂器,并能聆聽樂器的音色。3、能夠分辨不同樂段中表現的不同情緒。教學重點:聆聽音樂中的演奏樂器。教學難點:分辨音樂中不同的段落。教學
【摘要】《奧林匹克頌》教案教學目標:1、演唱、欣賞有關奧運的歌曲,在音樂的氛圍中感受五大洲,三大洋及中華大地所涌動的濃濃的奧運之情。2、饒有興趣地投入到音樂對比和創(chuàng)作活動中去,在活動中感受藝術魅力和奧運精神,體驗參與的快樂和創(chuàng)新的愉悅。教學重點:學唱《奧林匹克頌》。教學難點:如何把視聽感覺同情感體驗有機結合起來。教學過程
【摘要】像花兒一樣獨唱獨唱?由一個人演唱的形式叫獨唱。因性別和各人的條件、音色不同,又可分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等獨唱。其音色特點是:女高音華麗靈巧,女中音溫柔圓潤,女低音豐滿寬厚,男高音高亢明亮,男中音渾厚莊嚴,男低音低沉莊重。歌詞石榴花創(chuàng)編表演?音樂講述的是一個怎么樣的故事??
2024-12-08 18:58
【摘要】《我不掛帥誰掛帥》一、教學目標:(一)能對京劇藝術感興趣,喜歡聆聽和觀看京劇,愿意探索與京劇藝術有關的文化知識并參與各種創(chuàng)造性實踐活動。(二)能夠感受、體驗京劇的唱腔、板式及其音樂情緒,能初步地分辨京劇的行當、角色,知道京劇音樂中的文武場、臉譜、服飾等音樂知識。二、重點難點:了解京劇知識。三、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四
【摘要】《唱臉譜》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聆聽歌曲,感受音樂情緒,了解中國國粹與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2、欣賞臉譜,了解中國京劇中十種常見顏色臉譜的意義,并能分辨出常用的三種臉譜類型;3、學唱歌曲,體驗音樂、美術這兩種訴諸不同感官的藝術學科的結合,進一步感受京劇臉譜在音樂中的藝術美。二、教學重、難點:聽唱歌曲,
2024-12-20 19:42
【摘要】《我和你》教案教學目標,連貫的氣息,有表情地演唱《我和你》。。R&B版《我和你》,并且能夠模仿此風格的演唱。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我和你》。教學難點:理解《我和你》的內在情感和深層意義,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同學們,你們知不知道奧運會是幾年舉辦一次?上一屆的奧運會是
2024-12-19 22:33
【摘要】《姹紫嫣紅》《牡丹亭》選段湯顯祖湯顯祖(1550~1616)明代戲曲作家。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晚號繭翁,自署清遠道人。臨川人(今屬江西)。他是我國古代繼關漢卿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他的戲劇創(chuàng)作現存主要有五種,即“玉茗堂四夢”(或稱“臨川四夢”)及《紫簫記》。“玉茗堂四夢”:《紫釵記》、
2024-12-19 13:33
【摘要】《我們是冠軍》教案活動內容:1、能夠跟著音樂足球世界杯主題歌《我們是冠軍》的律動用肢體表現音樂的節(jié)奏。2、感受其他各組同學設計的動作,互相學習。3、跟著音樂的律動自己編創(chuàng)?;顒幽康模?、音樂與活動課旨在訓練學生通過聽、動覺的聯覺效應,通過音樂刺激感官,使全身對音樂的空間、時間和能量做出反應而獲得音樂感受,在此體驗的過程中掌握音樂知識。
【摘要】《巴蜀山歌》教案教材分析:《太陽出來喜洋洋》、《槐花幾時開》在四川民歌中很有代表性。能使學生把握住作品的風格,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我根據新課標精神,擬定出學生的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唱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欣賞《槐花幾時開》。能力目標:能夠把歌曲的高亢、樂觀情緒唱出來。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本節(jié)課拓展到自己家鄉(xiāng)民
【摘要】《巴蜀山歌》教案教學目標:1、喜歡聆聽、演唱民歌及具有民族風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關民歌的音樂文化知識。2、掌握有關民歌的基本知識。3、欣賞,初步感知南北民歌的風格特點,感受民族音樂與民俗風情的豐富多彩。教學重點:欣賞四川民歌《槐花幾時開》、《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四川民歌的風格,感受民歌的絢麗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