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v0 A B 013. 南昌二中 08屆第二次階段性考試 16.質(zhì)量 m=2kg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離墻 20m,現(xiàn)用 30N水平力推物體經(jīng) 2s 可到達墻邊,若仍用 30N 的水平力推此物體,求使物體能到達墻邊推力作用的最短時間。 解:要使上面木板的前端不落在水平面上,即 A 木板運動的最大距離小于板長的一半,即 A 木板的重心到達 B 木板的前邊緣前就停止,不會發(fā)生轉(zhuǎn)動而落到地面。 適用于宏觀物體(相對分子、原子)低速運動(遠小于光速)的情況。 “獨立性”:作用于物體上的每一個力各自產(chǎn)生的加速度都遵從牛頓第二定律,而物體的實際加速度則是每個力產(chǎn)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同一性”:牛頓第二定律的“同一性”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加速度 a 相對于同一個慣性系,一般以大地參考系;二是指式中 F、 m、 a 三量必須對應同一個物體或同一個系統(tǒng)。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一) 一、牛頓第二定律的“五性”: “瞬時性”:牛頓第二定律表明了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外力的瞬時對應關系, a 為某一瞬時的加速度, F 即為該時刻物體所受的合力。 “矢量性”:公式 F=ma 是矢量式,任一瞬時, a 的方向均與合外力方向相同,當合外力方向變化時, a 的方向同時變化,且任意時刻兩者方向均保持一致。 “同時性 ”:牛頓第二定律中 F、 a 只有因果關系而沒有先后之分, 加速度 a 的大小隨著合外力 F 的大小同時變化 (包括大小和方向 )。 二、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范圍 適用于慣性參考系 [相對地面靜止或勻速運動 (即加速度為零 )的參考系 ]。 07— 08 學年度第二次考試 8.一個物體在多個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果僅 使其中的一個力大小逐漸減小到零,然后又從零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終未變),在該過程中其余各力均不變,那么,圖中能正確描述該過程中物體速度變化情況的是( D ) 3月臨沂市教學質(zhì)量檢查考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