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t o M a c h i n e1 1 B r i n g L i f t i n g A r m i n t o P o s i t i o n1 0 L i f t H e a d o n t o B o a r d9 B r i n g H e a d t o M a c h i n e8 I n s e r t L a n e s a n d B o t t l e S t o p7 S t o w L a n e S e c t i o n s6 R e m o v e L a n e S e c t i o n s5 R e p o s i t i o n L i f t i n g A r m4 R e m o v e H e a d3 D i s c o n n e c t H e a d2 L i f t i n g A r m i n t o P o s i t i o n1 B o a r d t o M a c h i n e總時間 749 sec 描述 目前的狀況 ? 用 文字描述目前的狀況,包括切換的時間長度、通常誰完成作業(yè)及在切換過程中發(fā)生的特殊事件 . ? 包括 人數(shù)、工具、部件等 . 目 前 的狀況 2個 操作人員進行 3種切換 . 過程 包括: 更 換提升頭、框架、喂料管 . 選擇新的程序 調(diào)整 料管分隔器、瓶子引導裝置、封箱和打碼 . 目前 的切換時間 749秒 =13分鐘 設定 改進目標 ? 寫 出目標,包括切換時間的目標值及需進行改進的時間段 ? 這 只是 SMED小組成員對切換時間減少的預測,但最后的結(jié)果通常更要優(yōu)于預測 目標 通過 實施 SMED研究中產(chǎn)生的想法,以及重新安排切換程序,我們的目標是將切換時間由 13分鐘降為 4分鐘 降低切換時間 ? 在切換過程的每個步驟文件化后,要對其進行細致的檢查和分析 . ? 最主要的目標是讓機器的停機時間盡量縮短,為達到此目的,我們必須: – 消除浪費的時間 – 通過 why why why ,5W+1H 分析方法分析所有行動 – 優(yōu)化 所有行動 ?我們 為什幺 (Why)要進行該操作 是否真的需要 ? ?在 什幺 (Where)地方進行該操作 內(nèi)部還是外部 ? ?什幺 時間 (When)進行該操作 操作次序 ? ?誰 (Who)應進行該步作業(yè) 技能要求及人數(shù) ? ?怎 樣 (How)進行 該步作業(yè) 定義簡單的方法,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 ?是否 需要其它 (What)資源 工具、部件 ? 分析 過程中的 5W 1H 快速 切換的要求 ?不需要工具 ?普通 操作工就能進行 ?沒有 調(diào)試時間 ?清楚 而精確的指導書 ?部件上 清晰 的色標和標記、設置點,并且文件化 ?配 件儲存在現(xiàn)場,包括使用備件推車 第一步:區(qū)分內(nèi)部和外部的工作 ? 將機器運行時即能做的工作與必須停機才 能做的工作分開 ? 浪費時間的實例 (內(nèi)部時間 外部時間 ) – 停機以后才將部件或工具移至機器處 – 在裝配時才發(fā)現(xiàn)工具或部件的缺陷 – 在部件安裝好后才發(fā)現(xiàn)部件的缺陷 – 在 裝配過程中更換和維修部件 – 在裝配過程中尋找部件、螺釘、材料等 準備 和使用檢查表 ? 列出切換工作中需要的所有東西 ? 工具、部件、標準操作規(guī)程以及需要的人員 ? 合適的操作條件 – 溫度、壓力、轉(zhuǎn)換開關(guān)設置、閥門等 . ? 產(chǎn)品的規(guī)格和尺度 ? 標出已經(jīng)準備好的項目 ? 對于每一個操作過程均使用檢查表 進行功能檢查 ? 檢查在切換時所有要使用的配件、工具狀況是否良好、功能是否齊全 ? 在切換開始 前 就要檢查,以便能及時進行修理 改進部件和工具的運輸 ? 所有新的部件和工具必須在 停車前 運到現(xiàn)場 外部操作 ? 所有換下的部件和工具應在 切換結(jié)束后 才進行清理和轉(zhuǎn)存 外部操作 ? 將部件、工具存放于工作現(xiàn)場 . 切換 時只動手不動腳! ? 降低運輸?shù)臅r間和人力 (人數(shù) ) ? 使工具和部件容易找到和存放 – 使用 VCS 實例 1 改進部件和工具的運輸 改進 前的程序 改進后的程序 ,原有的模具被取出并放到活動臺板上 ,移至存儲區(qū)域并放下 ,并轉(zhuǎn)移到臺板上 ,啟動機器 該切換過程中涉及到兩次起吊作業(yè),然而此操作過程中機器是停機的 ,用吊車將新的模具移至機器的旁邊 ,原有的模具移到臺板上,用吊車將其吊到機器的旁邊 ,安裝模具并開機 ,才將原來的模具送入存儲區(qū)域 該順序中盡管有多次起吊作業(yè),然而重要的一點是停機時間縮短了 實例 2 改進部件的運輸 改進前 改進 后 ?儲存在帶輪子的架子上 不需要推車 ?固定存放地點,并用彩線標出 ?用彩色編碼和標簽,標識出各部件適應于什么樣的產(chǎn)品 ?在部件運輸前必須先找到一部推車 ?因部件存儲地點不固定,需要尋找部件 ?很難區(qū)分各部件分別適合于什幺樣的產(chǎn)品 第二步:將內(nèi)部操作轉(zhuǎn)化為外部操作 ? 了解每一步內(nèi)部操作的真實目的和作用 ? 找尋可將內(nèi)部操作轉(zhuǎn)化為外部操作的途徑 ? 以 陌生的眼光 觀察目前的切換過程,只當是第一次看到一樣 預先 準備操作條件 ? 在切換開始前 ,準備好所需的材料、部件、工具和條件 (溫度、壓力 ) – 檢查儀表 – 將物品放在合適的位置 – 預熱 – 制作臨時支架 在機器上制作兩個標簽架,以便在停車前將能將新的一卷標簽準備好 ex. Avellaneda Brazil 功能標準化 ? 確定哪些功能可進行標準化 – 將外部尺寸、備件、設置標準化,以便部件能很容易更換 ? 盡可能少地更換部件 (Zero ! ) 一個模具有兩個功能 : 1. 運用機械壓力 可進行標準化 2. 形成產(chǎn)品 對每一產(chǎn)品均不同 2 l 1 l 該瓶子定位盤將 1升和 2升的定位盤融合在一起 .零 部件切換 ! 每次切換節(jié)約 25min Ex. Labeler in Purfleet, UK 實例 :功能標準化 灌裝機的導軌和星形輪具有二個功能 : 1. 固定導軌 /星形輪于機器上 可以 標準化 2. 導軌 /瓶支架 對每一產(chǎn)品均不同 以前 : 單色的 HDPE導軌和星形輪是用螺栓直接固定在灌裝機的殼體上從而與機器相連。星形輪同時也使用中心螺栓固定。藍色的用于 1升,黃色的用于 2升。星形輪通過鎖緊弧圈固定在多孔板上。 – 每 個人遵循一個固定的程序 – 對于平行操作建立信號 /通知系統(tǒng)以確保安全 改善前 (一人切換 ) 改善后 (二人切換 ) 平 行操作分析 操作工B 操作工A ? 甘特表可用來同步化及平衡兩人同時進行的切換操作 Ex. Nippon Lever, Japan 平衡 總 計 : A 153 min B 161 min 動作 步驟 完成 時間 Ex. 優(yōu)化 裝配 平 行操作及工具和配件的運輸 SMED研究后 配件貯存在機器附近 將配件在規(guī)格切換前拿到機器邊 為規(guī)格切換設立程序 所有班次按同一程序進行規(guī)格切換 工具放在機器邊并用工具的投影定位 使用 功能性夾具 ? 為 什么使用夾具 ? – 螺 栓易丟失 – 螺 栓不匹配 – 螺 栓緊固需長時間 ? 夾 具的類型 – 梨 型孔 – U 型 槽 – C 型 墊圈 – 劈開的螺紋 一 次轉(zhuǎn)動的方法 一 次接觸的方法 功 能性夾具實例 之前 :鎖定螺栓 彈 簧活塞 此 導軌原先通過運輸帶兩邊各五個塑料托架固定在機器上。托架用彈簧鎖緊的鉤子固定,在 導 軌上開槽以定位彈簧鉤子。 ? 盡量消除調(diào)試,而不僅是減少 ? 目標 :一次性成功 ? 在裝配過程中 使用 標準程序,并進行雙重檢查 ? 提高裝配技能 (一點課程 ) ? 提高裝配可靠性的技巧 – 使用標準設置以固定數(shù)字刻度 /標尺 – 可 視化的設置值和參照線 – 最 小公倍數(shù)原理 – 傻 瓜也能進行的裝配 (PokaYoke) 分析 調(diào)試操作 ? 調(diào) 試的作用? ? 調(diào)試如何進行? ? 為什么現(xiàn)在需要進行調(diào)試? – Why why why 分析 方法 ? 什么 狀況下需要進行調(diào)試 ? – 錯 誤的累積、較差的精度、沒有控制范圍、多次出現(xiàn)的小錯誤 – 缺 乏穩(wěn)定性 設備運轉(zhuǎn)時出現(xiàn)的問題 – 缺 少標準 每次裝配各不相同 – 缺 乏衡量方法 沒有量化 ? 如何改善能消除調(diào)試? 改善不可避免的調(diào)試 ? 量 化 – 什么 時候需要 ? (在 X個小時運轉(zhuǎn)或者生產(chǎn) Y個產(chǎn)品后 ) – 可以接受的 偏 差范圍 ? – 需要采集樣本 /數(shù)據(jù) ? ? 制訂 調(diào)試的程序 ? 提高 調(diào)試的技能 – 一 點課程 – 現(xiàn)場 培訓 固定 數(shù)字刻度 /標尺 依賴 于數(shù)值 而不是直覺 在 機器上的合適位置以數(shù)值顯示每種產(chǎn)品規(guī)格對應的設置 Avellaneda , 巴西 含刻度的 標 尺使得 設 置更加精確 移 動 部件 固定部件 可 視化設置值,參照線 可 視化中心線 對于 每種規(guī)格的可視化設置 Avallaneda 巴西 機器殼體 臺面 中心夾具 (V形片 ) 柱形桿 中心夾具 (V形片 ) 最 小公倍數(shù) ? 通過 裝置改變功能 – 保留 機器的機械裝置,通過裝置改進其功能 – 改進裝置而不是調(diào)試 前 : 每 種產(chǎn)品需進行調(diào)整 后 : 對于 每種產(chǎn)品的設置 (選擇合適的轉(zhuǎn)換 ) 前 : 每 種產(chǎn)品一種模式 后 : 轉(zhuǎn)動 軸桿以選擇模式 改 進 前 改 進 后 傻瓜 也能進行的裝配 前 : 橫 條上所有的插孔尺寸都一樣,指針的安裝順序可能會發(fā)生錯誤。裝配平臺上有一個銷子,應對應上襯套上的插孔。 improve storage and management of parts and tools to streamline external setup operations – Streamline all setup activities by implementing parallel operations, using functional clamping methods instead of bolts, eliminating adjustments, and mechanizing when necessary By addressing just the obvious things, like preparing and transporting tools and equipment while still running the machine , you can often cut setup by 50% Quick Change Over : Parallel Operations Leveler Roller Part Press 14 25 13 26 27 12 28 10 31 15 30 32 16 35 34 33 1 36 29 7 22 23 11 17 19 9 8 5 24 2 20 21 3 4 6 18 Materials Dryer Rail Slitter Pallet Kanban Before Improvement (oneperson changeover) Leveler Roller Part Press Materials Dryer Rail Slitter Pallet Kanban After Improvement (twoperson changeover)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7 QCO Benefits ? Increased Flexibility ? Quicker Delivery ? Better Q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