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方式得到的地基承載力,不需要進行深寬修正A.靜力觸探試驗 B.靜荷載試驗C.當?shù)亟?jīng)驗值 D.臨界荷載公式P1/4計算2.【 C 】對于框架結(jié)構(gòu),地基變形一般由A.沉降量控制 B.沉降差控制C.傾斜控制 D.局部傾斜控制3.【 C 】采用在地表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曠場地中不少于10年實測最大凍深的平均值,稱為A. 設計凍深 B. 最小埋深C. 標準凍深 D. 最小凍土層的厚度4.【 C 】高聳結(jié)構(gòu)的基礎應控制A.沉降量 B.沉降差 C.傾斜 D.局部傾斜5.【 A 】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的縱向分布鋼筋直徑不宜小于A.8mm B.10mm C.12mm D.14mm6.【 D 】對于文克爾地基模型,壓力強度與該點的地基沉降量之間的比例系數(shù),稱為A.沉降系數(shù) B.承載力系數(shù) C.基礎彎曲系數(shù) D.基床系數(shù)7.【 B 】柱下條形基礎寬度的確定,一般應按A. 構(gòu)造要求確定 B. 地基承載力確定C. 抗沖切承載力確定 D. 基礎梁跨中最大彎矩確定8.【 D 】下列樁基,可考慮承臺效應的是A.端承型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