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筑新材料、移山填海工程等等,這些由人強加給地球的、體量足以與地球產物相當的東西,都可能對地球環(huán)境造成直接損傷。土木活動留下的痕跡深刻而久遠,是顯著影響地球環(huán)境的人類最重大活動之一,稍不留意就會像“大象在擺滿瓷器的房間里散步,隨時有可能把珍貴的東西打碎。地球有四大主要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地球表層是這四大圈層的交錯結合部位,是地球最活躍、最有生氣、也是最敏感的部位?!?想想地球環(huán)境是從荒蠻死寂的狀態(tài)演變而來的歷史,這段描述似乎聳人聽聞卻又不無道理。大自然又會以其在過去億萬年中所顯示的創(chuàng)造力而崛起于人類遺留的廢墟之上。德國著名醫(yī)學家狄特富爾特(Ditfurth H﹒V)在《人與自然》中寫道:“……如不立即制止按人類隨意判斷而進行的任性改造地球的活動,則在即將到來的災難中,人類首當其沖:……一旦人類因失卻生物生存的基礎(空氣、飲用水、土地、生物)而毀滅自己,自然界卻有可能隨即復原。進入工業(yè)文明的300年中,人類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了自己,使人的行為能力增長了千萬倍,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工程運動。土木工程與地球環(huán)境的哲學思考馬寶民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AbstractThe author surveys the influence exerted by human’s construction on the earth environment from the aspect of the earth evolution. The former includes single earth environment,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the supernatural and faintness of human, human and nature, the industrial and bioecology civilization, science’s twoedge effect etc.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 of civil engineering against the earth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touching the earth slightly, zero trace, and industrial selfcleaning.1. 前言曾幾何時,科學家堅定地認為地球是一部潤滑很好的機器,以不可改變的精確度工作著,可以追朔到任何遙遠的過去,預見到任何遙遠的未來。但今天,這種觀點難以維持了,越來越多的觀察表明人類活動影響了地球這個龐大機器的運轉。然而,把地球僅僅當作“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的錯誤自然觀,使人恣意地浪費不可再生資源,破壞生存環(huán)境,將地球環(huán)境推向了危險的邊緣。地球重歸平靜。人類在此星球上的數萬年存活史終將降格為一段插曲,一段很成問題、毫無結果的插曲。環(huán)境、工程、以及其中大量存在的哲學問題很值得思考,這些問題是目前人類面臨的最重大問題之一。土木工程活動恰恰是對這個敏感部位進行的人工改造。”近些年頻發(fā)的氣候異常災難,也許土木活動是最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