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B. 郊廟歌辭 C. 鼓吹曲辭 D. 雜曲歌辭5. 從體裁上說,《陌上桑》是一首( D )。 A. 漢武帝時 B. 漢成帝時 C. 東漢 D. 魏晉以后3. 宋人郭茂倩編纂的、專門收錄樂府歌辭的總集是( B )?!赌吧仙!芬弧?單項選擇題1. “樂府”原本是音樂官署名,擴建于( C )。極力渲染將士們的英勇無畏。詩行中可聞震天的殺聲。2. 《國殤》敘議結合對表現思想內容有何作用?答:本詩分兩段,第一段是記敘,大筆勾勒出了敵我懸殊的拼殺場面。例如:“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實即“操吳戈,被犀甲,車錯轂,短兵接”,全詩通篇如此。本詩的獨到之處,是將“兮”字放置在每句六個字的正中。六、 分析題1. 試分析《國殤》的語言特點。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答:本詩描寫戰(zhàn)爭場面的句子有:“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本詩主題:本詩生動地描繪了將士們英勇拼殺、奮不顧身的壯烈戰(zhàn)斗場面,歌頌了他們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愛國主義情操和犧牲精神,抒發(fā)了作者對他們的無限欽佩之情。) 五、 簡答題1. 何謂“國殤”?試概括本詩主題。)5. 首身離兮心不懲。)4. 平原忽兮路超遠。躐,踐踏)3. 出不入兮往不反。)2. 凌余陣兮躐余行。(操,手拿著。(身體已經死亡,精神化為神靈)2. 子魂魄兮為鬼雄。A4. “國殤”的詞義是指未成年而死的人。B2.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 A. 兮 B. 矣 C. 哉 9. 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 B ?。? A. 楚國 B. 秦國 C. 齊國 7. 《國殤》選自屈原的哪部作品( B )。 A. 春秋前期 B. 春秋后期 C. 戰(zhàn)國前期 D. 戰(zhàn)國中后期5. 屈原的創(chuàng)作風格是( C )。 A. 屈原 B. 陶淵明 C. 李白 D. 杜甫2. 屈原根據楚地民歌改造的獨特詩體,稱為( B )。⑷章節(jié)重疊增強詩歌的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⑶語言準確、優(yōu)美,富于形象性?!〈穑孩啪拔锩鑼憣χ黝}的烘托作用?! 《际惆l(fā)了不可得的惆悵和無奈?!〈穑憾加幸粋€理想的化身:“窈窕淑女”和“所謂伊人”。除了指戀人外,還可指代賢人,姚際恒《詩經原始》:“此自是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詩。”“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答:根據朱熹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逑,匹配,配偶。B3.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A. 風 B. 賦 C. 比 三、判斷題1. 《詩經》六義是指風、雅、頌、賦、比、興。 A. 賦 B. 比 二、 多項選擇題1. 《詩經》根據音樂的不同,可分為( A B C )。 A. 305 B. 160 7. “關關雎鳩,在河之州”這句詩運用的表現手法是( C )。 A. 《詩經》 B. 《論語》 C. 《蒹葭》 D. 《關雎》5. 《詩經》原稱“《詩》”或“《詩》三百”,稱之為“經”始于( D )。 A. 國風 B. 大雅 C. 小雅 D. 頌3. 《詩經》中用于宗廟祭祀的詩歌是( D )。 《詩經》二首一、 單項選擇題1.《詩經》所收錄的詩歌時代是( B )。第四,具有節(jié)奏和韻律,富于音樂性。第二,講究留白,具有跳躍性的結構。答:一是有固定的詞調,而大多篇無定句,句無定字,以雜言為主,語言多口語化,通俗生動;二是音韻節(jié)奏上押韻比較自由,不講平仄、對仗;三是在表現手法上,除比興外,多用排比鋪陳,敘事曲折淋漓,長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來刻畫人物,塑造形象。B5. 詞是一種可配樂歌唱的詩體,形成于唐代,繁盛于宋代。A3. 自由詩不講究格律,但要有節(jié)奏,押大致相近的韻,美國詩人惠特曼為創(chuàng)始人。 三、 判斷題1. 抒情詩一般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A.《大學》 B.《中庸》 C.《論語》 D.《詩經》2. 下列那些著作屬于古代“五經”( A D )。A.《孔雀東南飛》 B.《周總理,你在哪里》 C.《吐魯番情歌》 D.《再別康橋》3. 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是一首( B?。?。詩歌的特點與鑒賞一、 單項選擇題1.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 D )。A.《大學》 B.《中庸》 C.《論語》 D.《詩經》2. 下列那些詩歌屬于敘事詩( A )?! 《?、 多項選擇題1. 下列那些著作屬于古代“四書”( A B C )。A.《詩經》 B.《論語》 C.《孟子》 D.《禮記》3. 按照語言的有無格律,詩歌可分為( C D )。B2. 中國格律詩分為律詩和絕句。A4. 格律詩是古體詩。A四、 簡答題1. 以李白的《將進酒》為例,概括歌行體的特點。2. 中國詩歌具有那些審美特征?答:第一,具有強烈的情感和豐富的想像。第三,語言特別凝練,更講究陌生化。第五,有特殊的詩法。 A. 商朝至西周 B.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 C. 西周末年至戰(zhàn)國 D. 春秋至戰(zhàn)國2. 《詩經》中收錄民間歌謠最多的是( A )。 A. 大雅 B. 小雅 C. 國風 D. 頌4.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出自( C )。 A. 春秋 B. 戰(zhàn)國 C. 秦朝 D. 漢代6.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詩歌( A )篇。 A. 賦 B. 比 C. 興 8.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句詩所運用的表現手法是( C )。 A. 風 B. 雅 C. 頌 2. 《詩經》常用的表現手法是( B C D )。A2. 《詩經》里的“風”有160國風。 A四、理解重點句子1. 寤寐思服(無論醒著或睡著都在思念)2.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想念啊,想念讓我翻來覆去不能入睡)3.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我思念的戀人卻在水的那一邊)4.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我逆流而上去找尋她,道路卻是艱難又漫長)5.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我順流而下去追尋她,她卻好像在水中央的高地上)五、解釋加點字詞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形容女子文靜嫻雅。)2. 白露未晞(晞,曬干)3. 道阻且躋(躋,上升,攀登)4. 道阻且右(右,迂回曲折)六、 問答題1. 何謂賦、比、興?結合《關雎》、《蒹葭》說明其運用。”“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伊人”除了指戀人,還有什么其他含義?答:“伊人”出自《蒹葭》中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捌摺?論述題1. 仔細體會《關雎》和《蒹葭》,說說它們的相同之處?! 《加幸粋€追求的過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等等,“溯洄”“溯游”等等。2. 以這兩首詩為例,歸納《詩經》的藝術特點。⑵形式上四言一句,隔句用韻,但不拘泥,富于變化。雙聲、疊韻、疊字的運用,描摹細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征,收到較大的藝術效果?!秶鴼憽芬?、 單項選擇題1. 我國古代第一個取得偉大成就的詩人是( A )。 A. 賦 B. 楚辭 C. 樂府詩 D. 五言詩4. 屈原生活的時代是( D )。 A. 現實主義 B. 自然主義 C. 浪漫主義 D. 寫實主義6.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的( A )人。 A. 《離騷》 B. 《九歌》 C. 《天問》 D.《九章》8. 屈原作品中用得最多的語氣詞是( A )?!. 莊子 二、 判斷題1. “楚辭”是屈原創(chuàng)作的。A3. “風騷”是指《詩經》和《離騷》。B三、 理解重點句子1. 身既死兮神以靈。(您的魂魄也是鬼中的英雄)四、 解釋加點的詞語1. 操吳戈兮被犀甲。被,通“披”。(凌,侵犯。(反,通“返”。(忽,迅速。(懲,悔恨。答:“殤”本指未成年而夭折或在外而死的人,“國殤”是指為國犧牲的人。2. 找出《國殤》詩中描寫戰(zhàn)爭場面的句子。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钡鹊取4穑呵鶕窀鑴?chuàng)立的“楚辭”,在語言上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式,以六、七言為主,長短參差,靈活多變,而且多用具有南方語言特色的語氣詞“兮”,這是其共有的特色。這樣,實質上便把原句劃分為兩個由三個字組成的結構或短句。這不僅使全詩語言形式整齊劃一,頗具美感;而且,那短促的節(jié)奏、鮮明的節(jié)拍,與全詩高昂激越的情緒、舍生忘死的愛國主義精神相配合,大大增加了詩歌的表現力。面對著如云的來敵、飛墜的箭矢,將士們奮勇迎敵。當形勢突變、戰(zhàn)陣方亂之際,一輛主帥的戰(zhàn)車凸現而出,好像狂瀾中的砥柱,在埋輪系馬后又擂響戰(zhàn)鼓。第二段基本上是議論,用戰(zhàn)后的慘烈來突出將士們的英雄氣慨,雖敗猶榮,讓讀者無限欽佩和敬仰,體現了祭詞的特點。 A. 秦始皇時 B. 漢高祖時 C. 漢武帝時 D. 三國時期2. “樂府”由音樂官署名稱轉變?yōu)樵婓w名稱是在( D )。 A. 《文選》 B. 《樂府詩集》 C. 《玉臺新詠》 D. 《全唐詩》4. 《陌上?!穼儆跇犯姷模? A )。A. 抒情詩 B. 寫景詩 C. 詠物詩 D. 敘事詩6. 樂府民歌繼承并發(fā)展了我國古代詩歌自《詩經》以來的( B )傳統(tǒng)。 A. 四 B. 三 C. 五 D. 七8. 《陌上?!分兴茉炝艘粋€美麗、機智、勇敢的女性形象( C )?!. 《陌上桑》 B. 《孔雀東南飛》 C. 《蒹葭》 D.《關雎》2. 《陌上?!分羞\用的創(chuàng)作方法是( B C )。(耕者、鋤者回來后相互抱怨,只是因貪看羅敷的美貌而耽誤了勞作)2.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在座的數千人,都夸贊夫婿優(yōu)秀出眾)四、 解釋加點的詞語1.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好,美麗)2.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但,只是,僅僅。寧可,愿不愿,肯不肯)5.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上頭,前列)6. 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何用,憑什么。答:本詩的主要內容是敘述一位采桑姑娘遭到屬于統(tǒng)治階級的“使君”調戲,她運用自己的聰明和智慧,巧妙予以拒絕的故事。2. 怎樣理解《陌上?!房坍嬃_敷形象時使用的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答:本詩在刻畫羅敷形象時,使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這集中體現在第一自然段。此外,南來的“使君”也正是垂涎羅敷的美貌,才見色生意,引發(fā)了整個故事,這實質也是一種深層烘托的手法。六、 分析題1. 分析秦羅敷的性格特征。 古詩十九首二首一、單項選擇題1. 《古詩十九首》以( B ?。橹鳌!. 五言詩 B. 四言詩 C. 七言詩 3.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出自( A?。!. 賦 B. 比 C. 興 D. 風二、理解重點句子1.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烏云遮住了日頭,出門在外的游子也因某種阻礙不想回家)2.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拋棄這些顧慮,不必再說了,希望你多吃飯好好保重身體)3.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所看到的都不是過去的事物,一切都在變化著,人怎能不迅速地衰老呢?)4.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事物的繁榮和枯萎有一定的時節(jié),恨自己立業(yè)太晚,盛年徒逝)5.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北方的馬南來之后依然依戀北風,南方的鳥北飛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樹枝)三、解釋加點字詞相1.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相去,相隔。)3.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晚,年終。涉,經歷)5.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考,老。)四、簡答題1. 歸納《行行重行行》和《回車駕言邁》這兩首詩的主題?!痘剀囻{言邁》抒游子之思。答:⑴長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⑶語言不假雕琢,淺近自然,但又異常精練,含義豐富。 A. 魏武帝 B. 魏文帝 C. 魏明帝 D. 魏王2. 曹操詩歌的基本風格是( D ) A. 新奇壯麗 B. 清新淡雅 C. 飄逸奔放 D. 蒼涼悲壯3. 《短歌行》的作者是( C ) A. 曹植 B. 劉備 C. 曹操 D. 陶淵明4. 《短歌行》中運用典故的一句是( B ) A. 唯有杜康 B. 周公吐哺 C. 青青子衿 D. 烏鵲南飛5. 《短歌行》是首( B ) A. 新題樂府詩 B. 樂府舊題詩 C. 仿《楚辭》而作 D. 仿《詩經》而作二、 多項選擇題1. “三曹”是指( A B C ) A. 曹操 B. 曹丕 C. 曹植 2. 曹操是漢魏間著名的( B C D )?!. 建安文學 B. 正始文學 C. 建安風骨 《短歌行》( A B D )。(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