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 食鹽市場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由于某種非價格因素的影響使食鹽產(chǎn)量下降20%,在這種情況下 A 食鹽生產(chǎn)者的收入減少,因為食鹽產(chǎn)量下降20% B 食鹽生產(chǎn)者的收入增加,因為食鹽價格上升低于20% C 食鹽生產(chǎn)者的收入增加,因為食鹽價格上升超過20% D 食鹽生產(chǎn)者的收入不變,因為食鹽價格上升等于20%13 在得出棉花種植戶的供給曲線時,下列除哪一個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為常數(shù) A 土壤的肥沃程度 B 棉花種植面積 C 技術水平 D 棉花的價格14 當某消費者的收入上升20%,其對某商品的需求量上升5%,則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 A 大于1 B 小于1 C 等于1 D 等于0 15 假定某耐用消費品的需求函數(shù)Qd=4005P時的均衡價格為50,當需求函數(shù)變?yōu)镼d=6005P時,(供給不變)均衡價格將 A 低于50 B 高于50 C 等于50 D 上升16 某日內(nèi),X商品的替代品價格上升和互補品價格上升,分別引起X商品的需求變動量為50單位和80單位,則在它們共同作用下,該日X商品的需求數(shù)量 A 增加30單位 B 減少30單位 C 增加130單位 D 減少130單位17 以下因素導致小麥的供給曲線向左移動 A 小麥的價格下降 B 小麥的種植技術提高 C 種植小麥的成本上升 D 預期小麥的價格下降18 . 若供給曲線上每一點的點彈性都等于1,則供給曲線只能是一條 A 過原點的45 線 B 過原點的直線 C 平行于橫軸的直線 D 垂直于橫軸的直線19 一種物品需求價格彈性的大小取決于 A 替代品的可獲得性 B 互補品的價格 C 收入 D 以上都正確20 一般情況下,商品的需求量與其價格呈反方向變動,這是因為A 收入效應的作用 B 替代效應的作用C 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同時發(fā)生作用 D 上述答案均不正確21 在兩種替代品之間,其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會使另一種商品的均衡價格(供給不變)A 上升 B 下降 C 不變 D 不確定22 在兩種互補品之間,其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會使另一種商品價格A 上升 B 下降 C 不變 D 不確定23 影響一種商品需求數(shù)量的因素包括A 商品本身的價格 B 消費者的收入水平C 相關商品的價格 D 消費者的偏好24 在一般情況下,供給曲線A 向右上方傾斜 B 向右下方傾斜 C 斜率為正 D 斜率為負25 當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發(fā)生變動時,這兩種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時增加或減少,則這兩種商品的需求交叉價格彈性為A 正值 B 負值 C 0 D 126 如果兩種商品是互補關系,則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與另一種商品的價格之間是A 反方向變動關系 B 同方向變動關系 C 沒有關系 D 難以確定 四 計算題1 已知某產(chǎn)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值Ed=,該產(chǎn)品原銷售量為Qd =1000件,單位產(chǎn)品價格P =10元,若該產(chǎn)品價格上調(diào)20%。17. 如果兩種商品具有替代關系,則相應的需求交叉價格彈性系數(shù)為負。15. 任何情況下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都是反方向變化的。13. 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則該商品需求彈性越大。11. 在幾何圖形上,需求的變動表現(xiàn)為商品的價格需求量組合點沿著同一條既定的需求曲線運動。9. 賣者提高價格肯定會增加銷售收入。7. Ed>1的商品,降低價格會增加廠商的銷售收入。5. 需求的變動是指商品本身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shù)量的變動。3 若某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Ed =,賣者提高價格肯定增加銷售收入。 第二章 需求和供給曲線概述以及有關的基本概念 一 、解釋概念 均衡價格 需求 需求價格彈性 比較靜態(tài)分析 需求收入彈性 供給 二、判斷 1. 價格分析是微觀經(jīng)濟學分析的核心。0318整理添加!《微觀經(jīng)濟學》習題 第一章 導論 一、 判斷1. 以薩繆爾森為首的新古典綜合派把經(jīng)濟學分為微觀經(jīng)濟學和宏觀經(jīng)濟學。二、 選擇題1. 21世紀30年代,西方經(jīng)濟學經(jīng)歷的第二次修改和補充A 出現(xiàn)于1936年 B 涉及壟斷問題C 代表人物是凱恩斯 D 為國家干預經(jīng)濟生活奠定了理論基礎三、 簡答題 1. 什么是西方經(jīng)濟學?2. 試述西方經(jīng)濟學企圖解決的兩個問題及兩重屬性。2. 微觀經(jīng)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包括單個消費者、單個生產(chǎn)者、單個市場在內(nèi)的個體經(jīng)濟單位。4. 需求缺乏彈性的商品的價格與銷售收入呈同方向變動關系。6. 當消費者的收入發(fā)生變化時,會引起需求曲線的移動。8. 若某商品的Ed<1,表明當該商品價格下降20%時,該商品需求量減少小于20%。10. 在幾何圖形上,供給量的變動表現(xiàn)為商品的價格供給量組合點沿著同一條既定的供給曲線運動。12. 當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發(fā)生變動時,這兩種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時增加或減少,則這兩種商品的需求交叉價格彈性系數(shù)為正。14. 商品用途越廣,需求價格彈性越大。16. 當對農(nóng)產(chǎn)品的需求缺乏彈性時,糧食豐收,糧價下跌,農(nóng)民收入反而會減少。18. 正常物品的需求量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變動。計算該產(chǎn)品提價后銷售收入變動多少元?2 試求需求曲線P==P=6 時的點彈性?3 某地牛奶產(chǎn)量為100噸,社會需求量為120噸,原價格為每噸500元,當價格上升為多少元時,才能使供給=需求?4 已知需求函數(shù)Qd=143P,供給函數(shù)Qs=2+6P,求該商品的均衡價格,以及均衡時的Ed、Es。8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彈性始終等于1,當價格P=2元時,需求量Qd=300,求該商品的需求函數(shù)。 五 簡答題 1 需求和供給的變動對均衡價格、均衡數(shù)量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2 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有哪些?3 何為需求價格彈性?需求價格彈性的大小與銷售收入變動有何關系? 六 論述題 1 運用供求曲線和彈性理論,分析糧食產(chǎn)量變動與農(nóng)民收入變動的關系。2. 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為固定常數(shù)時,表明兩種商品是完全互補的。4. 當邊際效用減少時,總效用也是減少的。6. 吉芬物品和低檔物品的需求曲線都向右上方傾斜。8.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應同價格呈同方向變動。10. 吉芬物品是一種需求量與價格同方向變化的特殊商品。12. 在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任意兩點對應的兩種商品不同數(shù)量組合所能帶來的邊際效用相等。14. 若MUx/Px>MUy/Py,消費者應增加X商品的購買,減少Y商品的購買,最終可實現(xiàn)效用最大化。2 已知Px=20元,Py=10元,x、y不同數(shù)量的邊際效用如下表: Qx MUx Qy MUy 1 16 1 10 2 14 2 8 3 12 3 4 5 4 7 5 2 5 6 1 6 6 7 8 5 9 10 4 若消費者的收入為80元,均衡時所購買的x、y的數(shù)量是多少?此時貨幣的邊際效用是多少?3 設某人效用函數(shù)U=X Y ,價格為PX =2, PY =5 ,收入I=100,求消費者均衡時的X 、 Y 購買量各是多少 ?4 已知某消費者的效用函數(shù)為U=3X Y ,兩種商品的價格分別為PX =1,P Y =2,消費者的收入是12,求均衡時消費者獲得的最大效用。6 用圖形分析正常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并說明其需求曲線的特征。2 序數(shù)效用論如何論證消費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的實現(xiàn)?3 序數(shù)效用論是如何通過對消費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的分析,進一步推導需求曲線的?4 比較基數(shù)效用理論與序數(shù)效用理論的異同,談談你對效用論的看法。2. 在一種可變投入生產(chǎn)函數(shù)條件下,可變要素合理投入?yún)^(qū)域應在MP>AP的第一階段。4. AP曲線與MP曲線交于MP曲線的最高點。6. 等產(chǎn)量曲線表示的是用同樣數(shù)量勞動和資本生產(chǎn)不同的產(chǎn)量。8. 邊際產(chǎn)量遞減,平均產(chǎn)量也遞減。10. 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決定MP曲線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勢。12. 在一種可變投入的生產(chǎn)函數(shù)中,企業(yè)處在合理投入?yún)^(qū)域時,MC必然遞減。 三 選擇題1. 理性的生產(chǎn)者選擇的生產(chǎn)區(qū)域應是 A MP>AP階段 B MP下降階段 C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