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合理的地方就不攻自破了。 這是深入研究的前提。由于時代變遷,本文重新總結了三個階段。張長虹先生在 2021 年劃分:以“文革”為界,把六十年來大陸的石濤研究分為兩個階段。二是整體看待《畫語錄》的內在邏輯。以下將詳述之。將“一畫”的研究成果整理 歸納,對《畫語錄》中理論的研究進行階段性的總結與整理,有利于我們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學界在此領域已經取的成果與不足,期望以此為基點,探詢今后研究的方向。這一時期,石濤研究進入高潮,學術氣氛自由而熱烈。在大量關于石濤“一畫”論的學術論文和專著文章中,或批判貶損或擁護贊嘆,即便是相同的觀點,其中也有不盡相同的理解。前者成果有 啟功、謝稚柳、汪世清等人的考證文章,后者有 俞劍華在 1959 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石濤畫語錄研究》, 鄭拙廬在 1946 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石濤研究》等,除此之外,在 《畫語錄》和《畫譜》的標點和注釋的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為 石濤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三個時期從八十年代初至今,這是石濤研究成績斐然,百家爭鳴的時期,有大量的研究專著和專題論文,研究專著如 韓林德在 1989 年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石濤與 畫語錄 研究》,楊成寅在1996 年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石濤畫學本義》,朱良志 2021 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石濤研究》等, 專題論文有 陳池瑜 2021 年《齊魯藝苑》的《石濤的山水藝術美學思想》,朱良志 2021 年《北京大學學報》的《“一畫”新詮》,閻 秀芝在 1995 年《清華大學學報》的《論石濤繪畫美學體系的特征》等。 1第一個階段是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末, 這一個階段的研究集中在石濤生平考證 2和 石濤《畫語錄》的版本考證上,有零星關于《畫語錄》的思想研究論文。本文借鑒并梳理了諸多前輩的觀點,研究重點放在《畫語錄》的內在結構邏輯的梳理,提出了“一畫”多層次的內涵以及它的其它諸多特性。對石濤的研究集中在“一畫”論而展開, 研究石濤的專著和 學術論文很豐富,并且在“一畫”的討論中形成了學問歸屬不同的大討論,雖然意見紛紜 ,但也達成了諸多局部的統(tǒng)一。 回顧 近 百年 以 來的 石濤 研究, 學術界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就,加之現(xiàn)代美術界泰斗吳冠中先生對石濤研究的情有獨鐘, 1998年在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生命的風景這些論文以石濤的“一畫”論為分析重點,考察“一畫”在石濤美學思想和中國畫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意義;蘇北民族大學的蘇繁昌在他的研究生學位論文《一畫論與一點論演進之研究》中將石濤的“一畫”論和黃賓虹的“一點”論進行對比研究;石濤“一畫”論研究相關的博士論文有 2021 年北京大學哲學系權善姬的《石濤以“一畫”為中心的繪畫美學思想研究》, 導師為葉朗教授,以及 2021 年中國人民大學賀志樸的《石濤繪畫美學思想研究》,導師為張法教授。 A century 緒論 ( 1) 本課題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二十世紀的美術思想研究集中在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濤及其《畫語錄》上,尤其是《畫語錄》中貫穿始終的概念“一畫”。 關鍵詞 : 石濤;一畫論;百年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 type of research review article about Shi Tao and his “ the primordial line”theory, the main body of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arts. The first part show us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Shi Tao and his “ the primordial line”theory , which pare the previous two hundred years and the past century to arrive Shi Tao and his “ the primordial line”theory in the higher status of Chinese art history and academic value. The second part began to research more deep about “ the primordial line”theory of the two major issues. From one side is on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discussion. Another side is on the concept of elaboration. The article bined research summary of the the primordial line an aesthetic sense. The third part is the theory of a subject forward, through a painting the study of a new perspective. The whole article made of three contents and seven parts to show us about the “ primordial line” academic thinking since the early eighties of the last century. I hope the overall significance to summing up the country and the early 1980s and the primordial line academic thinking. Key words: Shi Tao。全文三大部分七大內容,旨在多層次探究“一畫”的內涵。然后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總結“一畫”的美學意義。湖北美術學院 2021 屆本科畢業(yè)生 (申請文學學士學位論文) 石濤一畫論百年研究綜述 系 別 :美術學 專 業(yè) :美術學 學 號: 學生姓名 : 指導老師 : 2021 年 5 月 8 日 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本課題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二)研究范圍和目的 (三)研究方法 一、 “一畫”論研究歷史的總體回顧 (一) “一畫”論研究的歷史 (二) “一畫”論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和價值 二、 “一畫”論研究中的兩個重要問題 (一) “一畫”論的理論淵源 道家說 佛家說 易說 儒家說 綜合說 (二) “一 畫”論的概念闡述 畫道說 線說 法說 佛學說 自我論 一筆畫論 性靈論 綜合說 ( 1)“一畫”的多層次解讀 ( 2)“一畫”的特征 三、“一畫”論研究的總體趨勢 (一) 近年來“一畫”論研究的新視角 (二) “一畫”論研究發(fā)展趨勢 (三) “一畫”論研究不足之處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石濤一畫論百年研究綜述 孫潤之 內容提要 : 本文是一篇石濤“一畫”論研究的綜述類文章,本文正文的主體分為三個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回顧了石濤“一畫”論的三百年的研究歷史,將前二百年和近百年的石濤研究進行比對,從而得出石濤《畫語錄》 及其“一畫”的思想在中國美術史上的較高地位和學術價值。第二部分開始深入“一畫”研究的兩個重大問題,一個是“一畫”論理論淵源的討論;一個是“一畫”論的概念闡述。第三個部分是對“一畫”理論課題的展望,通過“一畫”研究的諸多新視角,提出了“一畫”論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和不足之處。希望全面地展示并且總結國內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至今有關“一畫”的學術思想。 the primordial line。 關于石 濤“一畫”論的研究論文很豐富,較為重要的有:張長虹在 2021 第 1 期《美術史研究》中發(fā)表《 60 年來中國大陸石濤研究綜述》;周怡在 2021 年第 11期《山東社會科學》中發(fā)表的《石濤“一畫”論研究的世紀回顧》,簡要的將學術界對“一畫”的各種學說進行了概括和總結; 董文運在 2021 年 4 月的《新美術》的《石濤〈畫語錄〉“一畫論”評述》中著重給石濤在藝術史上定位; 陳炳在《中國文化研究》 1997 年春之卷的《石濤畫學論》,還有唐濟川在 1998 年第 4期《山東師大學報》的《石濤繪畫美學思想初探》,以及劉波在《大連大學學報》第 4 卷第 2 期的《石濤畫論淺議》、閆秀芝在 1995 年第 1 期《清華大學學報》的《論石濤繪畫美學體系的特征》等學術論文中,對石濤繪畫美學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的論述;朱良志先生在 2021 年《北京大學學報》的《“一畫”新詮》,李靈紅在2021 年《文化藝術研究》的《淺析石濤繪畫理論體系的核心“一畫”論》 , 周燕弟在 2021 年第 6 期《藝術探索》的《從“道”和“一畫”看中國繪畫的美學精神》,朱路昕在 2021 年的《藝術探索》的《禪是“一畫”之髓 —— 朱良志先生〈石濤研究〉讀后》, 張紹華在 2021 第五期的《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的《靈智的競爭 才是美麗的生命試論石濤的一畫論》, 丘 孟 瑜在 1999 年第 6 期的 《 美苑 》的 《知 以行效 — 石 濤 “ 一 畫 ” 義辯 》, 束景南在 1992 年第 4 期《文藝研究》的《畫中禪魂禪中畫心 —— 石濤繪畫美學思想體系新論》。這些論文為我們全面的了解石濤美學思想中“一畫”的理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畫之法與萬點惡墨 —— 關于石濤畫語錄》,使石濤研究在近代再掀高潮。總結“一畫”理論的四大來源是:道家、佛家、儒家、易學,關于“一畫”的具體闡釋的幾種說法:“一畫”是“道”,是“線”,是佛學的延伸,是“法”,是“自我論”,是“一筆畫”論,是“性靈說”,是綜合了以上幾種的復合體等等。 ( 2) 研究范圍和目的 石濤研究肇始于上世紀初,國內的石濤研究開始較早,筆者認為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這一段時期的代表成果有傅抱石在 1936 年的研究成果《石濤上人年譜》;第二個階段從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這一個階段雖然也以資料收集和考證為主,但是同時也有研究論文和專著出現(xiàn)。 本文 的研究重點是石濤 《畫語錄》中的“一畫”論,學界對“一畫”論的研究比較集中在第三個時期。本文將對國內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至今,也即是上述劃分的第三個階段的有關“一畫”的理論進行整理歸納。 在近百年的石濤研究之中,學術界對“一畫”的范疇的理解意見紛紜,雖然僅僅于該范疇在《畫語錄》中的核心地位有了充分統(tǒng)一的認識,然而不同的學說各執(zhí)一詞。 ( 3) 研究方法 關于本文的研究方法,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文本研究方法,概括為兩點 : 一、進行整體的深入研究;二、正確解讀文本是研究的基礎。 一、要進行整體的深入研究 整體研究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整體的了解學術界對“一畫”這個理論的研究狀況,在這個基礎上繼續(xù)深入研究。因為“一畫”貫穿整個《畫語錄》的思想,只有將“一畫 ”安置在《畫語錄》的美學體系之中,才能更深入的了解“一畫”的內涵,從而使結論較為接近石濤本意, 1參考張長虹:《 60年來中國大陸石濤研究綜述》,自《美術史研究》第 2729頁, 2021年第一期。第一階段是 30年代起至 60年代初,第二階段是 70年代末至 90年代。 2石濤 的 生 卒 年齡 其說不 一 , 迄今 至 少 有 七種說 法 :鄭拙廬 《 石 濤研究 》 作 1642— 約 1717,新《 辭海 》 亦 從 此 說;徐邦達 《 中 國繪畫圖錄 》 作 1643— 1707, 韓 林德 《 石濤 與 畫 語錄研究 》沿 此 說; 閻麗 川 《 中 國 美術史 略 》 作 1636— 1710; 胡 海 超 《 中 國 繪 畫 趣談 》 作 1640— 1718;郭 因 《 中國繪 畫美 學史稿 》 作 1641— 1707; [美國 ]高居 翰 《 中 國繪畫 史 》 作 1641— 1717;王 伯 敏 主編 《 中 國 美術 通 史 》 第 六 卷 作 1642— 1718。由于學術界對《畫語錄》的研究多集中于學問本體的研究,偏重旁征博引朱子、莊子、老子來印證某個概念,忽略了《畫語錄》十八章結構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所以應該先從梳理《畫語錄》開始。 二、正確解讀文本是研究的基礎 史論結合,立論必先弄清史實,在 對歷史人物理論的研究中,既 要重視對人物身世交游、學養(yǎng)、觀念、心理等主觀因素的深入探討,同時也要結合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文化情景、社會地位、藝術生存狀態(tài)等客觀綜合因素。 學界的研究在梳理《畫語錄》這一方面存在著嚴重不足,本文在總結了前人的關于“一畫”的說法之后,進行總結并且補充梳理。 《一畫章第一》開宗明義,點出“一畫”的建立根據(jù),即是“一畫”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