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了解語氣對表達文章主旨的作用。(2)、鉆研本文深意,把握作者意旨2、能力目標:比較《馬說》與此文的異同。3、情感目標:為古人才不得用鳴不平,珍惜今天才盡其能的好時機教學設想1、以研讀的方式,探究文章深意,把握作者意旨。2、探究文章語氣的表達,以達到了解作
2024-12-13 09:23
【摘要】送董邵南序韓愈唐代中期,“安史之亂”雖已平息,藩鎮(zhèn)名義上仍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他們憑借自己的軍事力量割據一方,專橫跋扈,勢力日漸強大,并且父子相傳,不服從朝廷調遣。當時的河北藩鎮(zhèn)割據一方,有些不得志之士則寄身于地方藩鎮(zhèn),以謀求個人出路。韓愈堅決反對藩鎮(zhèn)割據,主張維護國家統一,希望統治者能廣招賢才。
2024-08-29 00:23
【摘要】送董邵南序韓愈誦讀課文?讀出下列加藍顏色的字。?夫()以子之不遇時惡知()?矧()燕趙之士慕義強()仁?讀下列句子,注意句讀。?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連不得志于有司
2024-08-29 01:21
【摘要】《送董邵南序》導學案【學習目標】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及特殊用法。2.了解語氣對表達文章主旨的作用。3.熟讀并背誦課文。【學習重點】1.了解語氣對表達文章主旨的作用。2.為古人才不得用鳴不平,珍惜今天才盡其能的好時機?!緦W習難點】比較《馬說》與此文的異同?!緦W習方法】朗讀、品
2024-11-26 16:37
2025-08-10 22:41
【摘要】送董邵南序韓愈文體“序”?古代以“序”名篇的文章,有贈序一類,是為送別親友而寫的,內容多為頌贊勉勵之辭。唐代贈序之作,以韓愈為最多。韓愈擴大了贈序的內容,不僅一般地敘友誼,話別情,而且述主張,議時事,詠懷抱,勸德行等。?第1節(jié):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士,連不得志于有司,懷抱利器,郁郁
2024-11-27 13:38
【摘要】送董邵南序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習本課文體知識;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認識本文名送實留、含蓄委婉的表達特點。過程與方法:通過理解重點詞語疏通文意;結合本文寫作背景揣摩作者寫作意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文中流露出的真誠的友情。教學重點:1、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
2024-11-26 21:05
【摘要】作者簡介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今屬遼寧)。故他又自稱昌黎人,世稱韓昌黎。介紹“序”古代以“序”名篇的文章,有贈序一類,是為送別親友而寫的,內容多為頌贊勉勵之辭。唐代贈序之作,以韓愈為最多。韓愈擴大了贈序
2024-12-16 05:24
【摘要】《送董邵南序》同步練習一、基礎訓練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慕義強仁()矧()郁()吾惡知()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1)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感慨:)(2)吾知其必有合也(有合:)(3)為我吊望諸君之墓(吊:)(4)可以出而仕矣(
2024-12-11 07:05
【摘要】課時跟蹤檢測(十)送董邵南序(時間:40分鐘分值:55分)一、基礎達標(25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吾知其必有合..也有合:有所遇合B.為我吊望諸君...之墓望諸君:希望各位君子C.可以出而仕.矣仕:做官D.然
2024-11-23 06:48
【摘要】第一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翻譯及賞析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唐憲宗元和年間寫的一遍序文。對董少南懷才不遇深表同情,而又不贊成他投之藩鎮(zhèn),所以序中隱含有規(guī)勸之意。該作品通過對于朋...
2024-10-13 14:51
【摘要】教學目標:1、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2、了解序文的特點。3、理解韓愈當時的失意心理。4、對照手法運用。教學重點、難點:1、作者在描述了隱士所居的盤谷的可愛的同時,反映了自己的失意心理。2、作者還出色地運用了諷刺的筆調。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2024-12-17 04:44
【摘要】韓愈作者介紹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昌黎(今遼寧省凌源縣),韓愈在文中多次自稱“昌黎韓愈”,故人們也稱他韓昌黎。貞元八年中進士,歷任監(jiān)察御史、陽山令、潮州刺史、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曾兩次遭貶謫,但很快被召回京。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提倡三代兩漢散文,主張“文以載道”,強調文章內容的重
2024-11-25 11:06
【摘要】蘇軾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歐陽公言,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一篇而已。余亦謂唐無文章,唯韓退之《送李愿歸盤谷序》一篇而已。”是什么樣的魅力讓蘇軾做出這樣高的評價呢??1、掌握文中相關的字詞及句式。?2、了解序文的特點。?3、理解韓愈當時的失意心理。教學目標:
2024-11-26 08:52
【摘要】送李愿歸盤谷序韓愈李愿是韓愈的好朋友,生平不詳。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冬,韓愈在長安等候調官,因仕途不順,心情抑郁,故借李愿歸隱盤谷事,吐露心中郁抑不平之情。首段敘述盤谷環(huán)境之美及得名由來。接著三段借李愿之口,運用兩賓夾一主的手法,寫了三種人:聲威赫赫的顯貴、高潔不污的隱士和趨炎附勢的官迷,于映襯、對比中表達他對官場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