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別規(guī)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A 類推原則 B 罪刑法定原則C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 D 權力制約原則 E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下列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A 國防和外交行為 B 行政機關對其工作人員的獎懲決定 C 不具有強制性的行政指導行為 D 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fā)給撫恤金 E 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guī)定的經營自主權的三、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0分))AB法治所謂法治,即良法與守法的結合。A債的履行 B債的免除 E債的提存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是(ADE)。A 實施犯罪的行為和手段 B 法律所規(guī)定的犯罪的結果C 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犯罪行為侵害的社會關系 D 犯罪行為所侵害的對象在我國,因不動產糾紛提起民事訴訟,由(D)A 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B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C 協議選擇的人民法院管轄D 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二、多項選擇(每題3分,共15分)根據我國《公務員法》的規(guī)定,下列工作人員屬于公務員的是(abde)。A 國有公司、集體公司和中外合資公司 B 普通公司和特殊公司C 全民所有制企業(yè)和集體所有制企業(yè) D 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下列選項中可適用勞動仲裁的爭議有(C)A 羅某因其所在公司對其作出留用察看的處分不服而與公司發(fā)生的爭議 B 盛某因其所在公司取消其原有的勞保津貼而與公司發(fā)生的爭議 C 王某因其不服所在公司的人事任免事項而與公司發(fā)生的爭議 D 徐某因其所在公司的工資執(zhí)行標準而與公司發(fā)生的爭議環(huán)境保護法所指的環(huán)境問題不包括(A)。A 與其年齡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B 與其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C 與其年齡和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D 任何民事活動都需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才可以進行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下列不屬于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情形是(C)。這種行政行為是(C)。A 全民 B 統治階級 C 黨 D 整個社會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作業(yè)答題部分應當手寫完成,不得打印粘貼。學生應當獨立完成書面作業(yè),輔導教師應當批閱作業(yè)并客觀評分。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并辦理產權登記手續(xù),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固定房產另作規(guī)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論述離婚時進行財產分割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致害行為合法的,行為人也不承擔民事責任。二、因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使合同不能履行或造成自己權利損害的如果損害的發(fā)生完全是由于受害人自己的過錯所造成,則不能由行為人或者相關人對此承擔民事責任。不可抗力的法律含義,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它并不意味著行為人或者相關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而予以“豁免”。(三)公平責任原則是在法律沒有規(guī)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而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又顯失公平時,依公平原則在當事人之間分配損害的歸責原則。(二)無過錯責任原則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下,不以過錯的存在判斷行為人應否承擔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睹穹ㄍ▌t》第106條第2款就是該原則的一般規(guī)定。(一)過錯責任原則是以行為人的過錯為承擔民事責任要件的歸責原則。在我國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體系是由: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所構成。三、論述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論述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和免責條件。(2)甲、乙兩人是否構成共同犯罪?為什么?答:構成共同犯罪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共同犯罪人所侵犯的客體是一致的統一的 ,由共同的犯罪行為 ,必須是兩個以上具備犯罪主體條件的人 共同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從犯罪主體來看,甲乙犯罪嫌疑人均在主觀方面有犯罪意識,由于甲嫌疑人已經年滿16周歲 屬于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因此對所犯的罪行負刑事責任 但由于刑法規(guī)定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請問:(1)本案犯罪嫌疑人構成什么罪?并分析該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答:本案的犯罪甲嫌疑人構成入室盜竊罪,乙嫌疑人構成入室盜竊罪,但不承擔刑事責任。二人分工,由某乙放哨,某甲動手,去住戶家行竊,偷的高檔手提電腦、照相機、蘋果手機、金銀飾品及現金若干,價值近5萬元。2011年12月,臨近年關,口袋空空,生活窘迫。某甲,1995年10月出生,某乙,1996年5月出生。在遺產未分割時,劉丙去世。同年劉某去世。1997年劉某病重,立下自書遺囑,指定給劉戊現金2萬,房屋1間。1983年劉乙因車禍身亡,其妻王某一年后改嫁,其子劉戊隨祖父母即劉某、方某生活。次子劉乙娶妻王某,生子劉戊。劉某與妻子方某生有長子劉甲,次子劉乙,幼女劉丙。她父母的要求應否得到支持?答:《民法通則》規(guī)定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的生活來源,被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2009年12月,她用自己積攢的1000元錢給自己購買了一條金項鏈。王某,女,1992年5月出生。請問:乙賣給丙電腦的行為有效嗎?為什么?答:乙是無權代理行為,甲可以追人該行為。乙對丙說:“大家都是朋友,甲說最低要3000元,但我想2000元賣給你,他肯定也會同意的。 ,我國的刑法在溯及力問題是采取從舊兼從輕原則二、案例分析:(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2013年7月5日,甲授權乙將甲的一臺筆記本電腦出售,價格不低于3000元。答:,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guī)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行使管轄權的適用本法。民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答:平等原則自愿原則誠實信用原則等價有償原則 ,尊重社會公德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原則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條件有哪些?答: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單方民事行為三、受欺詐而為的民事行為四、受脅迫而為的民事行為五、乘人之危所為的單方民事行為六、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為七、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八、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行為九、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民事行為。第三篇:2014法律基礎離線作業(yè)浙江大學遠程教育學院考查課《法律基礎》課程作業(yè)—————————————————————————————一、簡答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法的本質是什么?答: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以權利義務為調整機制并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調整行為關系的社會規(guī)范 法具有以下特征;。,另一方以離婚后無房居住為由,要求暫住的,經查實可據情予以支持,但一般不超過兩年。分得房屋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于該房屋一半價值的補償。進行過擴建的,擴建部分的房屋應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入伙的財產可分給一方所有,分得入伙財產的一方對另一方給予相當于入伙財產一半價值的補償。分得該生產資料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于該財產一半價值的補償。答:對已認定的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應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具體處理時也可以有所差別,屬個人專用的物品,一般歸個人所有?!度舾梢?guī)定》沿襲了該《通知》所規(guī)定的上述免責事由的理由在于:盡管會計師事務所在企業(yè)登記時出具了不實驗資報告,但由于出資人在注冊登記后又補足的出資,利害關系人并未因出資不實而受到損害;即便在出資未補足之前受到損害,但該損害亦因補足出資而獲得彌補,因此利害關系人之損失與會計師事務所不實審計報告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所以會計師事務所據此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條件之五:出資人嗣后補足資金。但由于被審計單位在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真實的驗資報告后抽逃資本,從而導致驗資報告與被審計單位的資產、負債實際狀況不符的結果。在審計實踐中,在會計師事務所為被審計單位出具驗資報告后,被審計單位依據該驗資報告進行公司注冊登記,而后被審計單位將所繳出資暗中撤回,導致驗資報告與被審計單位的資產和債務實際狀況不符。條件之四:被審計單位抽逃資本。根據會計和審計實踐,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舞弊手段通常表現為:多計存貨價值、多計應收賬款、多計固定資產、費用任意遞延、漏列負債、隱瞞重要事項的揭露等。所謂舞弊,是指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治理層、員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騙手段獲取不當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為。條件之三:錯誤舞弊已予披露。否則,審計成本將無限提高,違反正常的審計理論。諸如,被審計單位的銀行債權,只要會計師事務所實施了恰當的審計程序,對該銀行債權進行了函證,銀行對賬單在得到債權銀行確認為真實后,就沒有必要再去懷疑銀行函證和對賬單的真實性。獨立審計的重要基礎就是:技術永遠是技術,任何技術都有其局限性?;趯徲嫵杀拘б嬖怼徲嫾夹g自身的局限性等因素,《若干規(guī)定》認為事務所對其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僅承擔合理的保證責任,而非絕對的保證責任。條件之二:外部證據存在瑕疵。會計師事務所在執(zhí)行審計時,如果已經保持了必要的職業(yè)謹慎,嚴格遵守了執(zhí)業(yè)準則并執(zhí)行了應當執(zhí)行的審計程序,說明其主客觀上皆沒有過錯。審計本身是一種公允性審計,由于審計自身的特性、審計成本效益的存在以及現代審計技術的局限,審計本身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發(fā)展至今形成了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公平責任為框架的歸責體系。(2)甲、乙兩人是否構成共同犯罪?為什么?答:甲乙兩人構成共同犯罪,因為甲某為實施盜竊行為者,乙某在此次犯罪行為中其輔助作用三、論述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論述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和免責條件。得手出來時被小區(qū)保安發(fā)現后被抓。兩人合計去某高檔小區(qū)“賺 ”上一筆就回家過年。兩人是初中同學,中學畢業(yè)后外出謀生。請問本案應如何繼承?答:劉某去世后首先將20萬元存款和8間房屋折價16萬元以及家用電器折價4萬元分割出一半給其妻方某,實際劉某的遺產折價為20萬元,然后按照劉某的遺囑給劉戊現金2萬元,房屋1間折價為2萬元,趙玉山1萬元,剩余的15萬元資產平均分給他的法定繼承人,劉甲的妻子在劉甲去世后盡到了贍養(yǎng)義務,所以具有繼承權,而養(yǎng)女的收養(yǎng)關系合法成立的,也具有繼承權,在遺產未分割時已產生了遺產繼承的法律效應,而劉丙實在此之后去世,所以她的份額由其丈夫陳某代繼承。經查,劉某與方某共有房屋8間(設每間價值2萬元),存款20萬元及家用電器等物品(折價4萬元)。多年好友趙玉山家境不好,可分得遺產1萬元。1990年劉甲病故,其妻吳某及養(yǎng)女劉丁與劉某、方某共同生活,盡到了贍養(yǎng)義務。幼女劉丙嫁夫陳某,生子陳戌。劉甲娶妻吳某,未生育,收養(yǎng)一女劉丁。她父母的要求應否得到支持?答:王某已滿17周歲,且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生活來源,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王某用自己勞動所得積攢的錢有權決定購買自己所要的東西,所以她父母的要求不能得到支持。2009年12月,她用自己積攢的1000元錢給自己購買了一條金項鏈。王某,女,1992年5月出生。請問:乙賣給丙電腦的行為有效嗎?為什么?答:根據規(guī)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fā)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該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而不直接歸為無效,乙是無權代理行為;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乙對丙說:“大家都是朋友,甲說最低要3000元,但我想2000元賣給你,他肯定也會同意的。答:一、我國刑法對地域的效力二、我國刑法對人的效力我國刑法對本國公民的效力我國刑法對外國人的效力我國刑法的普遍管轄權我國刑法對人的效力不受外國審判的約束三、我國刑法的時間效力刑法的生效、失效時間刑法的溯及力二、案例分析:(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2013年7月5日,甲授權乙將甲的一臺筆記本電腦出售,價格不低于3000元。另外,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期限,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在所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