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過零丁洋》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理宗寶佑四年中狀元。與張世杰、陸秀夫等在福州堅持抗元。不久為元軍所敗,退入廣東。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經(jīng)威脅利誘,始終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2024-12-02 15:45
【摘要】?“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大意:?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xùn)|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舍生取義殺身成仁?子曰:“志士仁人
2024-08-17 23:05
【摘要】過零丁洋復(fù)習(xí)回味觀刈麥赤壁背誦文天祥過零丁洋作者簡介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寶佑四年(1256)舉進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長驅(qū)東下,文于家鄉(xiāng)起兵抗元。次年,臨安被圍,除右
2024-11-18 09:13
【摘要】過零丁洋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后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后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杰被稱為“宋末三杰”。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這首詩寫于詩人被俘
2024-12-02 16:13
【摘要】過零丁洋教者:劉霞看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宋末民族英雄,著名愛國詩人。他二十歲即中進士,作品集有《指南錄》、《指南后錄》、《吟嘯集》、《文山全集》。作者背景資料1278年底,文天祥兵敗被俘。第二年押
2024-11-29 01:36
【摘要】過零丁洋文天祥制作者:天??h民族中學(xué)武延福詩詞五首之四作者介紹:?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理宗時中狀元,官至丞相,封信國公。臨安危急時,他奉命至元營議和,因據(jù)理抗?fàn)幎痪?,后脫險逃出,并率兵抗元,兵敗而被俘。在拘囚中,經(jīng)敵人多方折磨,百般誘降,
2024-08-14 17:55
【摘要】文天祥殺身成仁?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釋義?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會因為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義,應(yīng)該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表示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驗榱司S護正義事業(yè)而犧牲生命。過零丁洋文天祥(七言律詩)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
2024-08-17 23:36
【摘要】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南宋大臣、文學(xué)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二十歲考取了進士第一,頭名狀元。官做到右丞相兼樞密使。1278年被俘,后來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在監(jiān)獄里被關(guān)押了三年。元軍屢次勸他投降,都被他堅決拒絕,表現(xiàn)了反抗侵略的英雄氣概。1283年1月9日,
2024-11-17 09:43
【摘要】閱讀理解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寂寥四周星。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學(xué)習(xí)目標(biāo)反復(fù)朗讀,輕松背誦
2024-12-06 22:47
2024-08-29 02:18
【摘要】作者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南宋大臣、文學(xué)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二十歲考取了進士第一,頭名狀元。官做到右丞相兼樞密使。1278年被俘,后來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在監(jiān)獄里被關(guān)押了三年。元軍屢次勸他投降,都被他堅決拒絕,表現(xiàn)了反抗侵略的英雄氣概。1283年1月9
2024-11-29 04:11
【摘要】義務(wù)教育七年級語文下冊第6課過零丁洋教者:劉霞看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宋末民族英雄,著名愛國詩人。他二十歲即中進士,作品集有《指南錄》、《指南后錄》、《吟嘯集》、《文山全集》。作者背景資料
2024-12-06 00:45
【摘要】《過零丁洋》教學(xué)設(shè)計 《過零丁洋》教學(xué)設(shè)計1教學(xué)目標(biāo): 1:了解作者生平及抗元故事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 3:品味詩中感情充沛的語言 4:體會本詩主旨,學(xué)習(xí)作者...
2024-12-06 01:31
【摘要】新華中學(xué)楊立輝?“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大意:?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xùn)|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只好
2024-12-16 08:34
2024-12-09 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