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樂府民歌?繼《詩經》《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叫做“樂府”,它曾大放異彩,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一、“樂府”釋義?“樂府”,原是西漢音樂官署——亦即音樂管理部門的名稱,行政長官是樂府令。后來
2025-08-11 02:06
【摘要】第二部分秦漢文學?一、漢文學的歷史跨度:?西漢文學?東漢文學(文學史通常把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時期歸入魏晉文學范圍內)?二、漢文學的基本內容:?1、漢賦?2、兩漢政論文及其他散文?3、史傳文學(《史記》和《漢書》)?4、漢代詩歌(漢樂府和文人五言詩
2025-05-18 05:56
【摘要】漢樂府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也叫“敕勒歌”) 大草原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3.詠鵝(鵝鵝鵝),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也叫“敕勒歌”) 大草原北朝民歌 敕勒川,
2025-08-11 07:37
【摘要】漢代樂府民歌與文人詩歌漢代的樂府詩歌?樂府?樂府的原義是指朝廷設立的音樂機關,樂即音樂,官即官府。秦時就已設樂府,西漢設有樂府和太樂,樂府掌管俗樂,太樂掌管雅樂。樂府至哀帝時廢止。東漢雖無樂府但也有相當于樂府職能的音樂機關黃門鼓吹署,還有相當于太樂的太予樂署。樂府的職能除制定樂譜、訓練樂工、填寫歌詞和組織演奏歌唱外,還有組織文人創(chuàng)
2025-07-25 21:10
【摘要】第一篇:漢樂府《長歌行》 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解詞: 百川:許多條江河。復:再。少:少年時期。壯:成年時期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敗的老年時期。徒:徒然,...
2024-10-28 19:25
【摘要】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漢樂府兩首》教案 教學目的:; ; 重、難點: 2.“邪”“雨”“飲”的讀音、意義 導入:同學們,我們上個星期剛學了樂府詩歌《孔...
2025-04-03 21:07
【摘要】第一篇:長歌行漢樂府古詩 漢樂府“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秦及西漢輝帝時都設有“樂府令”。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長歌行漢樂府古詩,希望能幫到你! 《長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
2024-10-28 20:47
【摘要】第一篇:長歌行漢樂府讀后感 長歌行漢樂府讀后感 篇一:讀后感 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感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句出自《增廣賢文》,它所講述的大概意思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上進,年老...
2024-10-28 20:34
【摘要】導入新課一提到屈原,我們會想到什么?11、澤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離騷壽世,三閭遺恨泣秋風。2、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對聯(lián)頌名家天問千聲悲故國,江咽萬語吊斯人.沉思高舉潔白清忠,
2024-11-17 08:59
【摘要】第一篇:《漢樂府兩首》(粵教版)教案 《漢樂府兩首》(粵教版)教案 民間的愛往往最質樸。愛就是熱烈的愛,恨就是刻骨的恨,不摻雜什么功利色彩。她們直爽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愛?!渡闲啊分信魅斯О惆l(fā)誓表...
2024-10-20 21:01
【摘要】第四章漢代詩歌漢樂府與文人五言詩第一節(jié)樂府與樂府詩一、樂府的名稱?1、“樂府”是漢代掌管音樂的行政機關,至晚在漢武帝時設立。哀帝時廢除,從此樂府機構消失。東漢的黃門鼓吹署的職能大體相當于樂府。魏晉之后人們把樂府演唱的詩歌也稱為樂府,于是“樂府”也成為詩體的名稱。?2、樂府的職能包括采集民間詩歌、組織文人創(chuàng)
2025-08-07 13:37
【摘要】第一篇:《長歌行》漢樂府詩歌原文注釋翻譯賞析 《長歌行》漢樂府詩歌原文注釋翻譯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詩歌的類...
2024-10-13 15:19
【摘要】第一篇:長歌行古詩作者漢樂府教案 長歌行此詩從整體構思看,主要意思是說時節(jié)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fā)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給大家分享了長歌行古詩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教...
2024-11-05 04:05
【摘要】豫西民歌豫西是指河南省內、省會鄭州以西地區(qū)包括洛陽、三門峽、平頂山三個城市,即洛、虢、鷹三市。西接陜西,東靠中原,北依太行,南鄰黃河。位處亞歐大陸橋東段。豫西風貌豫西平原豫西山區(qū)?誕生并成長于獨特的豫西風貌的豫西民歌作為中州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多以盧氏的勞號尤為突出,其曲調粗獷樸
2025-05-09 18:19
【摘要】石獅市永寧中學龔金標精彩紛呈的曲藝演出?高甲戲:又名戈甲戲。在永寧地區(qū)節(jié)俗喜慶,迎神賽會最為普遍,以丑角表演見長。梨園戲?發(fā)源于宋元時期的泉州,以古樂“南音”作為唱腔。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木偶戲?提線木偶(嘉禮)與掌中木偶(布袋戲)南音?又稱“南曲,南管”,是中國現存最
2025-05-05 04:05